林场尾叶桉病虫害发生现状及防治策略探讨
2018-02-04韦明源
韦明源
摘 要:随着我国林业的进一步发展,使得林场尾叶桉树的种植数量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增加,但是在尾叶桉树的实际种植过程中,还会出现一定的病虫害情况,并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生态损失。本文主要就林场尾叶桉病虫害的发生现状以及防治措施进行了探究分析。
关键词:林场;尾叶桉;病虫害;防治
中图分类号:S763.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81132183
近年来我国尾叶桉的种植面积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大,其种植区域内病虫害的爆发率也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提升,对于我国林业的发展也造成了比较大的影响。针对这一问题,就需要相关的林业部门能够对现阶段尾叶桉病虫害的发生现状有一个清晰的认知,并能够在此基础上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来获得良好的尾叶桉种植效果。
1 尾叶桉病虫害现状简析
1.1 重经济效益轻管理
现阶段我国的林场尾叶桉多是粗放式经营与管理模式,相关抚育措施跟不上,这也就导致了部分林场出现了生长不正常以及长势过于衰弱的问题,从而导致了一系列病虫害的发生。部分林场在进行尾叶桉的种植过程中,多是将经济价值放在首位,对于病虫害的防治工作重视程度不足。在现有的尾叶桉种植过程中,往往只有在病虫害大面积成灾之后才会采取相应的化学防治措施,其预防工作过于被动,也就难以获得良好的病虫害防治效果。
1.2 林分结构缺乏合理性
近年来我国的营造林技术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其也能够在很短时间内就营造出大面积的尾叶桉纯林,但是在这一种植模式中,还会导致尾叶桉林出现生态效能过低以及病虫自然灾害抵抗能力过弱等问题,在遇到剧烈变化的外界因素之后,其遭受到自然灾害的可能性也会得到较大程度的提升,并且会造成非常严重的经济损失以及生态损失。
1.3 病虫害防治方法缺乏合理性
目前大部分尾叶桉林场都是采取化学防治的模式来进行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对于营造技术防治以及生物防治方面的研究力度还不足,也未曾获得良好的防治效果。通过光谱性化学杀虫剂的应用,虽然能够在短时间内压下病虫害,但是对于其天敌也会造成一定的杀伤力,这也就导致了尾叶桉的自然控制能力以及生态平衡能力得到较大程度的破坏,也就无法获得良好的病虫害防治效果。
1.4 经费投入不足
现阶段在具体的病虫害防治过程中还未曾将责任进行充分的落实,各分场对于病虫害的防治重视程度不足,在小面积病虫害发生之后也未曾进行及时的汇报与处理,导致最后病虫害成灾,从而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病虫害防治经费的不足也就导致了部分临床难以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来进行病虫害防治,对于林木的健康成长也会造成比较严重的影响。
2 优化尾叶桉病虫害防治的几点措施
2.1 对营林措施进行不断的优化与改善
为了获得一个良好的尾叶桉病虫害防治效果,也就需要在营林基础上,将生态学、经济学理论作为指导,然后再结合了林业生产周期长以及成林之后防治困难等特点的基础上,来进行病虫害防治措施的合理构建。可以说只有将病虫害防治工作纳入到林业生产的各个环节之中,并积极采取相应的系统性预防措施,才能够起到良好的生态环境改善效果,对于病虫害的发生也能够起到一定的抵抗作用。因此各种植单位还需要通过进行树种结构调整以及进行混交林的合理营造等模式,来对桉树以及各种病虫害天敌的生存环境进行不断的优化,借此来达到安全、持久以及经济的病虫害防治效果。
2.2 加强对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基础研究工作
目前对于很多病虫害的发生、危害规律以及特点都不够清楚,在防治的选择过程中也存在有诸多的缺陷。针对这一问题,就要求各林场能够不断加强其生物防治技术的研究力度,并需要对尾叶桉病虫害的发展趋勢进行有效的研究,在此基础上对现有的病虫害防治措施进行不断的优化与完善。还需要积极进行生物防治技术的应用,并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尾叶桉病虫害的监测跟防治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够促进其防治质量得到更进一步的提升,从而获得良好的病虫害防治效果。在病虫害防治过程中还需要积极进行新型林业技术跟科学技术的应用,来促进其种植效益得到有效的提升。
3 结语
随着我国尾叶桉林种植面积的进一步增加,也就要求各林场能够进一步加强对尾叶桉病虫害的防治力度,这样才能够有效避免因为病虫害所造成的各种损失。而只有将病虫害防治作为一项系统工作,并在标本兼治的原则下来进行综合治理,才能够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从而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以及生态效益。
参考文献
[1]韩立华.林业病虫害发生原因分析及防治对策[J].吉林农业, 2018(5):83.
[2]康俊楠,李晓建,付丽,等.探讨林业病虫害防治技术与方法[J].现代园艺,2018(6):50.
[3]王斌.林业病虫害的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浅谈[J].现代园艺, 2018(6):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