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东北高油和高蛋白大豆高产栽培技术的探究
2018-02-04李想
李想
摘 要:东北作为国内大豆的传统种植区,在自然条件上,土壤中的砂土及壤土等各种成分非常适合大豆的种植,而且光照充足,土地广袤肥沃,水分光照都极其适合大豆的生长,再加上东北人民勤劳,使得东北成为我国传统的大豆丰产区。在种植结构改革的新机遇前,应当根据生态类型和市场需求,选择生育期适宜,抗逆性强、高产的高油、高蛋白大豆的种植技术理念。
关键词:东北;高油;高蛋白;大豆;高产;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S5650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81132133
大豆作为我国原产的农作物,一直在农业种植过程中占有首要地位,在经过多年的种植经验后,大豆高产栽培技术已经相当成熟,但近年来,随着大豆进口关税的取消,数以百万吨的进口大豆大量涌入国内消费市场,严重冲击了国内大豆市场价格,致使近年来大豆种植经济效益下降,农民种植大豆面积锐减,在此基础上,国家大豆种植政策频繁出台,种植补贴,保护收购,生产补贴等接连退出,2018年东北地区更加大了政府对大豆种植面积的推广力度。种植结构的改革,种植品种的更新,导致种植技术也将进一步完善,作为东北大豆传统种植区,要树立先进的典范。在此,笔者结合多年工作经验,加之适应现今市场需求,对东北高油、高蛋白大豆的种植技术做了详细探究,以供广大读者参考。
1 选择优质豆种
选择优质、高产、抗逆性强的优良品种。随着振兴东北大豆种植计划的开始,东北大豆主产区已相继育成了一批高油、高蛋白大豆新品种。但由于各地区自然因素不同,仍有较大区别,其中主要推荐、含油率、蛋白含量、丰产性和抗性比较好的就有23个品种,贡献率可以达到80%以上。
2 优化豆种
2.1 豆种的二次精选
播种前必须进行机械选种,选用饱满、粒大作为良种。机械剔除病斑粒、破损粒、杂质。
2.2 种子包衣
种衣剂的使用,加速了大豆幼苗的生长速度,增加营养成分;也防止苗期病虫害,增加豆种成活率。
3 选择种植结构
种植地应尽量实行3a以上合理轮作,切忌重茬、迎茬,减轻连作带来病虫害加重对大豆产量和品质的影响,适宜轮作方式为实行玉米-大豆-玉米的3a轮作制。
4 选择种植条件
主要從气候和土壤方面选择,气候保证阳光充足,温度适合,尽量加大昼夜温差度。土壤需确保水资源和土地肥力,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
5 科学田间管理
间苗补缺、补种:科学地进行田间管理,在大豆出苗后,要对幼苗进行查缺补漏,将密集豆苗向稀疏、缺失的地区补充,移栽时要选择阴天,并且带土移栽。如幼苗不足,可补种,但补种种子需在水中浸泡3h以上,最好在雨后或带水补种;去除杂草中耕:中耕应选择幼苗刚刚出土,为第1次中耕,中耕深度在3cm左右;第2次中耕应选择在苗高10cm左右时,中耕深度在5cm以上;在大豆开花时,要进行最后一次中耕,中耕过程中还可进行培土,培土高度要超过子叶节以上。化学除草,在播种后出苗前用12.5%拿扑净1.5L/hm2,兑水400kg进行喷雾,遇干旱时,应适当加大兑水量,以提高杀草效果。预防田间病虫害:大豆病虫害是田间管理中的重点难题,科学的田间管理,大豆的生长各个阶段中都会发生,不同阶段病虫害不同,必须根据不同阶段来使用不同的农药来防治。例如蚜虫采取熏蒸防治方法,减少农药使用量。田地杂草过多,最好化学除草,但在除草剂的选择上要遵循高效、低毒、低残留的除草剂。大豆结荚期,为保证大豆产量,可增加化学调控剂,但需根据地块生长情况,酌情挑选。
6 适时收割
大豆生长末期,豆叶发黄脱落,大豆籽粒归圆,这时大豆生长进入了响荚期,可准备收割,收割宜选在清晨,空气湿润时,有利于收割、脱粒损失率下降,也将减小大豆破碎、泥花脸的概率。最后进行机械清选,使大豆达到国家等级标准。
7 合理科学存储
大豆在经过收割、清选、晾晒等工序后,重点是科学储藏。长期储藏水分在12%以下,短期储藏水分也应在13.5%以下,如储存时水分过高,容易发霉,变软、侵油。储藏在通风、干燥、散热性好的仓储库内,做好防潮去湿准备,否则东北春、秋季节自然条件极易造成大豆质量下降。
参考文献
[1]庞志刚.开封正大公司研制出高产高油大豆[J].中国商办工业,2002(8):37.
[2]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认真实施丰收计划 增强大豆市场竞争力——2002年东北地区高油大豆品种与生产技术推广项目总结[J].中国农技推广,2002(6):22-24.
[3]农业部.农业部推荐一批高油大豆品种[J].农民科技培训, 2002(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