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地区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2018-02-04许皓
许皓
摘 要:黑龙江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产区,玉米又是重要的粮食产物,加强研究黑龙江地区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和仓储充足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结合黑龙江地区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概述,深入分析具体的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关键词:黑龙江地区;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中图分類号:S51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81132121
前言
黑龙江土地种植面积广阔,且玉米产量很高,在我国粮食生产中占据较大比重,为有效保障黑龙江地区玉米种植产量与品质,满足现代社会日益增加的玉米产量需求,有必要进一步提升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水平。
1 黑龙江地区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黑龙江地区的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指的是针对黑龙江区域内的土壤条件、地形地貌条件、水源条件以及气候条件等各种自然环境因素所研究形成的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该技术主要是以光照温度、地理优势等为基础,在玉米栽培的各个阶段给予充足的支持,以有效提升玉米产品,保障玉米品质。
1.1 优化选地
要保障玉米种植产量,需要结合玉米生产需求,选择土层深厚且土质较为疏松的地块,并且相应地块中具有较高的速效养分与有机质含量,存水能力和存肥能力都较强,确保地块中土地需要有一定深翻基础。由于玉米在生长过程中根系较为发达,且茎高叶茂,对水和肥的需求量非常大,但其具有较差的耐涝性、耐酸性和耐碱性,在玉米种植过程中最好选择大豆茬、小麦茬或者马铃薯茬,避免在高粱茬和葵花茬中种植玉米。为降低玉米发生病虫害的几率,重茬玉米必须做好选种工作。
1.2 合理整地
黑龙江地区在春季很少有降雨,所以需要在秋季进行翻地和起垄,如果在秋季没有及时实现起垄,则要在早春化冻到10~15cm的时候打垄,合理镇压,以实现有效保墒。在秋天要定期翻地,并在每次翻地时保持约为20cm的深度。
1.3 科学选种并处理
相比水稻、大豆以及小麦,玉米在种植过程中需要稀植,也就是每一颗玉米种子相互之间存在较大的生长空间,也正是由于这一种植特点,需要高度关注玉米种子质量,以免劣质种子直接降低玉米产量。在玉米种植之前,需要对玉米种子进行精细化挑选,尽量确保每一颗种子都保持高质量,以此保证后期长出的秧苗较为茁壮,促使玉米产量和品质都有效提高。在挑选种子时,需要结合种植环境选择多产多抗且成熟期合适的品种,对于种植空间较大的区域,需要对不同种子进行搭配种植。在选好种子后,要对种子进行适当的处理。要对玉米种子进行精心挑选,挑除残粒、小粒以及病粒,确保种子质量优良。要在晴天对种子进行晒种,也注意定时翻动,在晚上之前收起种子,避免种子受冻,增强种子皮层的吸水性以及透水性,并提升后期发芽与生存能力。为了有效促进种子发芽与顺利出苗,需要使用优质玉米种衣剂进行拌种,这样才能有效防治病虫害。
1.4 加强施肥管理
在玉米栽培期间,要因地制宜选择底肥,选择富含钾、磷的有机肥。若所种地快为偏碱性土壤,需要按照10~20kg/hm2的量施用硫酸钾,避免土壤缺锌,底肥要在秋天翻地以及起垄之前进行施用。为了满足玉米生长前期的大量养分需求,需要适期施用种肥,以弥补底肥的不足。种肥一般按照75~715kg/hm2的量施用磷酸二铵,以及25~52kg/hm2的量施用尿素,但不要同位施肥,以免烧种。通常情况下,需要在拔节之后,抽穗之前进行追肥,结合实际土地情况,主要施用氮肥,并按照226kg/hm2左右的量施用尿素。
1.5 合理控制播种期
结合黑龙江地区的气候特点,由于该地区5月上旬气温通常保持在7~8℃,此时最适合玉米播种,过早或者过晚都不利于壮苗和玉米成长。
1.6 优化选择播种方法
在黑龙江地区种植玉米,一般都是通过机械化精量点播的形式播种,且播种深度一般保持在5~7cm,若种植土壤较为松散,可适当加深,若为黏重土壤,可以适当减少播种深度,但不可过浅,以免种子受到霜冻。玉米种植密度对其后期成长具有重要影响,要结合种子特性以及栽培条件合理把握种植空间。
1.7 做好田间管理
在黑龙江地区种植玉米,需要在播种后动态观察发芽情况,及时拔出烂芽粉种,并第一时间补种。当玉米长至三叶阶段,需要结合足苗标准实现间苗。中耕是田间管理的关键环节,可有效疏松土壤,促进空气流通,加快微生物活动,充分利用养料和水分。田间管理期间还要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优选抗病虫害品种,强化田间管理并适当通过药剂、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等方法防治病虫害,保障玉米茁壮成长,切实提升玉米产量。
2 结语
针对黑龙江地区的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涵盖了整地、玉米选种、施肥、播种以及田间管理整个种植流程,对提升我国玉米产量具有重要意义。文中介绍的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在黑龙江地区经过了多年的实践和观察,切实表明该技术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具有突出、稳定的增产效果,有必要加强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