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稻茬麦机械匀播高产栽培技术
2018-02-04陈松
陈松
摘 要:农用机械的使用不仅可以减轻农民的劳作压力,而且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促进了农民增产增收。稻茬麦机械匀播可以解决以往人工播种存在的密度不均匀、深度不一致的问题,但是对栽培技术和机械操作提出了较高要求,部分农户因为没有熟练运用该技术,导致稻茬麦机械匀播的优势没有得到体现。因此,有必要开展稻茬麦机械匀播高产栽培技术的探究和指导,切实为农户提高小麦产量提供技术帮助。
关键词:稻茬麦;机械匀播;应用优势;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S233.7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81132074
1 稻茬麦机械匀播技术的优势
1.1 作业效率高
机械匀播与传统的人工播种相比,同样播种面积下其工作效率可提高6倍左右;与普通的机械条播相比,由于节省了栽培环节,不需要在小麦播种后重新覆土,因此机械能耗也可以降低20%左右,节省了成本。
1.2 拓展播种期
根据当年气候条件的不同,小麦播种期也要适当进行调整,但是适宜的播种期通常在10~15d。如果播种过早可能因为地温过低,导致小麦种子休眠;反之,如果播种过晚,则导致小麦收获期延后,影响收成。使用稻茬麦机械匀播栽培技术,可以将适宜的播种期最长拓展到20d,从而使农民可以更加灵活地选择播种时间,这在一些播种面积较大或是劳动力不足的情况下有应用优势。
1.3 播种质量高
以往无论是采用人工播种还是机械条播,需要分为多个栽培阶段,例如整地、翻垦、播种、镇压等,这样不仅需要投入较多的精力和时间,而且播种质量不高。而使用稻茬麦机械匀播栽培技术,则可以将这些基础性的栽培工作一次性完成。由于该种栽培方式的播种密度均匀,因此出苗率更高,很少出现缺苗现象,减少了后期补苗或间苗。
1.4 节本增效明显
通过对比试验田和普通麦田的种植收益情况,发现使用稻茬麦机械匀播高产栽培技术的小麦比普通麦田每667m?增收约30kg,经济收益提高了55元。在麦种用量方面,稻茬麦机械匀播每667m2可节省小麦种子2kg左右。在后期的水肥供应、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稻茬麦机械匀播也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
2 稻茬麦机械匀播高产栽培的技术
2.1 收割同步碎草与碎草扩散匀铺
联合收割机收获作业是水稻秸秆还田的前提条件。常用的自走式半喂入联合收割机要求带有秸秆切碎装置,如久保田488、久保田588等机型。秸秆全量还田时选择秸秆切碎状态,作业时一般留茬 15cm左右,秸秆切碎(长度为8~10cm),并且均匀撒于田间。秸秆切碎是保证秸秆还田作业的重要前提。可以在秸秆还田之后适当进行麦田洒水,可以增加土壤含水量,有利于小麦种子萌发或是麦苗生长;也能够起到固定粉碎秸秆的效果,避免麦田秸稈再被风吹走。
2.2 反转灭茬高效还田
稻茬麦机械匀播充分利用了水稻收获后的稻茬,根据地块面积和平整度,如果有大块平整麦田,使用大型的旋耕机,在完成翻垦整地时,将稻茬粉碎还田。稻茬腐烂后可以重新作为肥料提高土壤肥力。如果是较为零散的麦田,则可以选择小型的拖拉机,同时安装秸秆还田机具,也可以达到类似的处理效果。反转灭茬还田还可以杀死土壤深部残留的一些害虫,对于后期小麦种子的发芽与小麦植株的生长也提供了良好环境。
2.3 适期精量半精量播种
通过分析近年来气温变化情况,发现由于秋冬温度有升高趋势,导致稻茬麦的收获期间也相应的延迟。在确定播种时间时,在正常播种时间上向后推迟6~10d,一般在10月中旬或下旬完成播种。种子质量要达到国家规定标准,播前要晒种、精选种,感纹枯病的品种应进行药剂拌种,保证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适期早播的采用精量播种,基本苗的数量需要控制在12万株/667m?左右;适期播种的采用半精量播种,基本苗的数量需要控制在15万株/667m?左右。
2.4 病虫草害综合防治
病虫害防治关系到稻茬麦机械匀播最终产量和质量的重要因素。虽然该种栽培技术能够有效提高小麦的抗病、抗虫能力,但是仍然需要农户做好田间管理,及时发现病情并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针对小麦常见的虫害,可在整地阶段施加腐熟肥,并且使用药剂拌种,提高种子自身抗病虫能力。还可在小麦植株生长过程中,针对出现的一些蚜虫等害虫,及时使用高效、低毒、无污染的新型农药,避免虫害的蔓延。对于病害防治,根据发病种类的不同,选择相应的农药,采用灌溉或喷雾防治。
采用新型栽培技术和使用现代化农机设备,是提高小麦产量与质量的关键。随着农业现代化发展,稻茬麦机械匀播高产栽培技术在各地农村地区也得到推广应用。地方农业部门应及时开展技术指导工作,帮助农民掌握稻茬麦机械匀播栽培的技术要点,让农民实现增产增收。
参考文献
[1]魏凤珍,王成雨,李金才.沿淮地区生态条件分析与稻茬麦应变抗逆栽培技术规程[J].安徽农业科学,2017,35(11):3196-3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