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东北地区豆根蛇潜蝇发生因素和防治重点

2018-02-04佛明珠

农业与技术 2018年22期
关键词:防治危害

佛明珠

摘  要:豆根蛇潜蝇是大豆常见害虫之一,影响大豆产量和品质,本文重点分析豆根蛇潜蝇发生因素和防治重点,为种植户预防豆根蛇潜蝇发生提供参考。

关键词:豆根蛇潜蝇;危害;发生;防治

中图分类号:S435.65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81132054

豆根蛇潜蝇是大豆生产上的主要害虫之一,又名大豆根潜蝇,俗名大豆根蛆,为单食性害虫,只为害大豆和野生大豆,分布于东北三省、内蒙古、山东等地,以黑龙江和内蒙古受害较重。大豆植株平均受害率40%左右,比健株单株减产35.4%~46.7%。

1     生活习性

豆根蛇潜蝇在黑龙江省1a发生1代,蛹在大豆根茬附近或在土壤距土表5~10cm处越冬,翌年5月末—6月初羽化,6月上旬—中旬为成虫羽化盛期,成虫羽化后在豆株间活动,以产卵器刺破豆叶组织,舐食汁液,成虫羽化2~3d后即可交配,交配当日即可产卵。产卵盛期为6月中旬,产卵期4~7d,蝇成虫卵多散产,产卵时喜选择幼嫩的豆苗,每株着卵1粒,幼虫孵化后,沿胚轴表皮向根部蛀食为害,幼虫为害盛期持续20~40d,被害豆株根系不发达,根瘤少、侧根少,末龄幼虫在距土表5~10cm处化蛹后越冬,蛹期320~340d。

2     为害特点

豆根蛇潜蝇幼虫孵化后在大豆幼苗根部皮层钻蛀取食,成虫刺破和舐食大豆幼苗的子叶和真叶,被取食的叶子呈枯斑状。幼虫为害主根的皮层和本质部,阻碍大豆水分及养料的输送,被害植株根部肿胀变粗、变褐或纵裂、或畸形增生、或生腫瘤、或根皮腐烂,致使受害植株不能正常生长,植株矮小,茎秆细弱,叶片枯黄,严重时根部烂掉,植株逐渐枯死,造成死苗,降低大豆产量和品质。豆根蛇潜蝇幼虫在根部造成的伤口还会感染根部其他病害。

3     豆根蛇潜蝇发生因素

气候因素,黑龙江省5月—6月上旬温度为20~25℃,土壤湿度在25%~28%,正是豆根蛇潜蝇取食、交配、产卵的适宜温度和湿度,是该虫羽化出土盛期,降雨后土壤湿润,对成虫羽化出土非常有利,据调查,越冬蛹超过20头/m2,成虫羽化率在70%以上时,预计当年被害株率将超过50%,大豆将减产20%以上;耕作栽培,重迎茬。茬口影响豆根蛇潜蝇的发生程度。大豆重迎茬加剧豆根蛇潜蝇的危害,以重茬地发生为害最重,随重茬年限的增加,越冬虫源数量增多,危害呈递增趋势,大豆被害率为30%;迎茬地发生较轻,为15%,正茬地为7.5%;播种期,大豆晚播地块豆根蛇潜蝇发生比早播地块重,播期不同,发生程度不同,特别是5月20日后播种的地块发生较重,大豆幼苗根茎表皮细嫩的时候正是豆根蛇潜蝇幼虫盛发时,为此虫发生为害提供了很好的食源条件;土壤肥力,土壤肥沃程度影响着大豆苗的生长势。土壤有机质含量低于5%,幼苗生长瘦弱,豆根蛇潜蝇为害加重;有机质含量高于5%,豆根蛇潜蝇为害减轻。施肥量低的地块比施肥量高的地块豆根蛇潜蝇发生为害重,而不施肥的地块为害最严重。防治应以农业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化学防治幼虫应着重播前沟施农药或药剂拌种,成虫防治适期用药剂即可。

4     农业防治

轮作换茬,与禾本科等作物实行2a以上轮作,可以有效减轻大豆受根潜蝇危害程度;秋季深翻灭茬,秋耕深翻或灭茬地块发生轻,特别是深耕,可推迟蝇蛹羽化、降低羽化率。有数据显示,蝇蛹接近地面者羽化率为72%,土层深度5cm者为50%,土层深度20cm羽化率仅为10%,这说明深翻影响蝇蛹羽化率,蛹翻入土下30cm不能羽化。作物秋收后,正茬地、重、迎茬地块马上深翻40cm以上,耙平起垄和镇压,能把蝇蛹埋入土层较深处,深度越深蝇蛹羽化率越低,可减少虫源;秋耢时把在地表下越冬蛹带到地表,经冬季长期低温和干燥的影响,增加越冬蛹死亡率;适时早播,大豆适期早播,选用早熟品种,幼苗生长发育快,尽可能避开根蛇潜蝇成虫产卵和孵化盛期,当幼虫盛发时大豆植株主根的木质化程度已能忍耐幼虫钻蛀,可减轻为害。当土壤温度稳定通过8℃时进行播种,播后镇压;增施肥料,土壤有机质含量高于5%,水肥充足,可促进幼苗早发,适当增施磷、钾肥,促进幼苗生长发育健壮和根皮木质化,豆株的抗虫能力增加,即使受害,恢复也快;天敌防治,寄生离额茧蜂、捕食性蜘蛛是已知的豆根蛇潜蝇天敌,保护和利用天敌对抑制豆根蛇潜蝇的发生具有一定的作用,根蛇潜蝇幼虫和蛹受到真菌的寄生会引发规律性死亡。离额茧蜂寄生豆根蛇潜蝇卵和初孵幼虫的几率可达26.6%~39.3%。

5     化学防治

拌种,用50%辛硫磷乳油+多福合剂0.3%拌种,辛硫磷按种子重量的0.15%~0.20%,用量不能超过2%(大豆对辛硫磷敏感),用水量为种子重量的1%,阴干后播种。也可用久效磷或乐果拌种;种子包衣,用高巧600g/L按大豆种子重量1.25%包衣处理或用35%多福克种衣剂按大豆种子重量1.5%包衣处理,后阴干播种。

猜你喜欢

防治危害
降低烧烤带来的危害
药+酒 危害大
酗酒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