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式相亲鄙视链”流行的背后

2018-02-04杜浩

风流一代·青春 2017年9期
关键词:物质化拜金婚恋

杜浩

近日,有媒体总结的条“中国式相亲鄙视链”火了。“中国式相亲鄙视链”是份大都市的男女青年“相亲价目表”。在这份“相亲价目表”上,相亲的男性和女性择偶标准和条件,按照“户口”“房产”“学历”所具有的优势劣势,被分成了顶配、高配、标配、低配、简配、不考虑等几个等级,从身家、职业、收入、车子、相貌等方面衡量,明码标价。在北京,如果是“京籍京户”“中心城区及教育高地房产”“男性海归”“女性本科”,则被認为是相亲市场中最具竞争力的指标;而非北京户口无房产则“不予考虑”,一些相亲者不仅因为房产、户口等硬性条件,还因为“十羊九不全”这样的迷信、无厘头的民间说法被淘汰,遭到歧视……“中国式相亲鄙视链”迅速刷屏网络,引发人们热议。它是新旧交替时代的双重荒诞,折射的是社会的冷漠,是爱情、婚姻被彻底商业化、物化的表征。

在当代社会,征婚、相亲,已并非只是男女两情相悦、两性分享婚恋快乐这样的单纯行为,它实际上是个人在征婚、相亲这个人生命题面前,他(她)的思想、情感、志趣、教养和价值观的反映和折射。前几年泛滥的电视相亲节目中,有的女性青年甘做婚恋的“拜金女”,有的男青年择偶菲“富豪女”不娶,在文化视听空司赤裸裸地拜金与炫富,这种庸俗价值观被放大;而这个“中国式相亲鄙视链”则把婚恋男女这活生生的人,统统标签化、价格化、物质化,使人类的婚恋活动沦为 种买卖和交易……我们知道,爱情的深刻基础,是由生物因素和社会因素构成的,它必然要受到人们置身于其中的道德环境的影响,个人的思想、感情、理想、志趣、价值体系等等都在不同程度上参与婚恋生活这最隐私的领域的构成……如今,在这个“中国式相亲鄙视链”中,我们已经看不到男女当事人对于婚恋爱情的审美感受、伦理感受、责任义务等这些积极、健康、文明的社会文化的作用和影响,而更多的是对生物因素、物质欲念的展览和宣泄。

拜金、拜物主义,毒害着男女之间的正常关系,使当今男女的婚恋变得越来越物质化、欲望化。人们越发缺少爱情的自由快乐、幸福精神,获得爱情越发成为一种困难,于是,爱情,真正的爱情,便成了一种稀罕之物,成为种奢侈。

“中国式相亲鄙视链”让相亲成为赤裸裸的交易,折射些人人生价值观的迷失,它是社会“伤疤”的展示窗,也是爱情被“黑”得最惨的 次……其实,这种“中国式相亲鄙视链”,更像是一个“投影”和“窗口”,让我们看到了当下这样异化为物质交易的金钱婚恋的流行。这不禁让笔者想到一位伟人说过的话——只要还存在着资本权力,人的个性以及良心、爱情,都可能成为可以出卖的东西……这不是印证了今天这样的现实7

“中国式相亲鄙视链”让人看了感到悲哀,但我们相信马克思的一句名言“我们看到,商品爱货币,但是‘真爱情的道路决不是平坦的。”其实,这也在说明,不论在哪一个时代,真爱似乎总是奢侈的,唯有真心去争取的人,才可获得真正的幸福。endprint

猜你喜欢

物质化拜金婚恋
警惕精神的物质化
如释重负
时代漩涡中的罪与罚
“非物质化”的激励方法
拜金胜手
物质化的另一面
婚恋心理探秘
婚恋陋习
婚恋陋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