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速公路施工建设水土保持设计

2018-02-04高丽丽

智能城市 2018年23期
关键词:护坡水土保持植被

高丽丽

宁夏交通科学研究所有限公司,宁夏银川 750011

经济水平的提高离不开高速公路的快速发展,而一个高质量的公路建设应当从多方面入手。在较长的一段时期内,水土流失问题没有得到足够地注重,由此引发的一系列不良影响,比如,公路建设周边植被受到了极为严重的破坏,这与我们所提倡的生态文明建设相背驰。因此,在公路建设过程中借助有效的手段与方式做好水土保持工作是十分有必要的。

1 高速公路施工建设水土流失特点以及影响因素

1.1 水土流失特点

在公路建设过程中对周围环境所产生的破坏是无法避免的,主要表现为土壤结构上的破坏,以及相应植被的破坏。此外,其水土流失包含如下几方面特点。

1.1.1 受人为因素影响

水土流失之所以产生,既包括自然因素,同时也包括人为原因,但结合历史有关数据得出,后者所占整体比例较大。多年的数据显示,我国所出现的大部分水土流失问题均是人为因素所导致的,因此,要想从根本上解决水土流失问题,首先需要从此方面入手。

1.1.2 道路沿线为水土流失的主要区域

就现阶段来看,在实际的工程中所进行的渣场建造、土石方开挖等工作都可能会带来水土流失问题,而这些工作多数需要在高速公路旁完成,由此很容易导致水土流失问题,所以,道路沿线为水土流失的主要区域。

1.1.3 线路长,加大了预防与管控难度

线路较长为其中最明显的特征,高速公路建设的主要目的在于将本来距离比较远的地区以一种有效方式联系起来。因此,在具体的建设过程中,为了追求一定的性价比,短距离高速公路是十分少见的。此外,越长的公路越难以管理,这是必然现象,由此便加大了施工难度,也为管控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1.1.4 有比较高的治理标准要求

由于高速公路所承载的客运量以及货运量较大,应当针对其进行恰当科学的设计。倘若道路四周发生泥石流、崩塌等灾害,势必会造成交通拥堵,严重威胁人类的财产与生命安全。因此,我们需要通过分析与判断高速公路水土保持情况,进而判断该区域相应的生态文明建设程度。所以,关于高速公路相应的水土保持控制措施有着相对较高的治理标准。

1.2 水土流失常见成因

1.2.1 植被被破坏

植被与水土的联系十分紧密,前者能够保护后者,而后者所出现的某些问题也与前者存在直接联系。公路在进行具体的建设时,需要使用到土地。土地结构一旦被破坏,会影响地上结构,相应的植被面积会有所减少。由此,土壤与植被二者间所存在的平衡关系势必会被打破,进而引发水土流失问题。

1.2.2 开挖边坡

在实际施工阶段,为了更加方便地开展工作,人工边坡会越来越多,这阻碍植被了对水土的保持,进而出现了土壤侵蚀现象。

1.2.3 挖方、填方

在具体建设时,所进行的挖土以及填方等工作会改变之前的地形坡度,所以有可能会出现峡谷,使得地形高低不一,而地形所产生的变化会引发土壤流失情况。

1.2.4 原有水文情况被改变

就目前公路建设实况而言,在针对路面进行实际的建设时,大多数情况下均运用到了不透水沥青,其最大的特点在于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降水渗透地下。但如此一来,原有的水文生态势必出现某种变化。在此种改变下加剧了水土流失问题。

2 高速公路施工建设水土保持设计

2.1 恰当确定路基高度

通过调查得知,我国在修建高速公路时,特别是在某些平原地带,为了防止出现民众跨越被交道,或者攀越等情况,在针对路基进行实际设计时一般要高出原地面很多,因此,在实际施工中就要使用大量的土方。因此,在确保符合技术要求的情况下,可以适当降低路基高度,节约土地资源。

2.2 选择恰当的路基填料

在之前的较长一段时间,修路基时大多数情况下均用素土做填料,但其实使用其他填料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比如山皮土,以及粉煤灰等,这些材料的共同之处在于对含水量的要求并不高,能够有效地推动工程的进行。

2.3 路基边坡防护

切割护坡、路基护坡两道工序对于路基防护来说是相对关键的,而要想最大限度地避免水土流失,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这两点。在实际的施工阶段,黏性土壤为首选土壤之一,大部分原因在于相较于其他类型的土壤黏性土壤较不容易被侵蚀。倘若填土斜坡高度达到了3m,甚至以上,那么护坡需要利用混凝土拱粗加工的电网保护,而且可以在网格中种植适量的植被用于防护。

2.4 取土场防护

在设计时为了节约土地资源,促使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应按照地形特点选择恰当的施工地,针对取土场的防护主要包括以下2点。

2.4.1 工程措施

地面可以使用粗颗粒平整、覆盖,以防止风蚀的发生。取土场的位置确定需要征得相关部门许可,注意防汛泄洪,可以借助于浆砌石等形成的结构进而预防。需要注意的是,使用完成后应当确保取土场地面平坦。在实际的施工阶段在挖完表层土之后,应当妥善保存,在整体工程竣工后将这些表层土进行复垦。

2.4.2 植物措施

取土场在正式开始施工前,应当建立10~30cm的表层土,目的在于保存之前的植被,也方便之后所开展的维护工作。依据具体情况进行种子的选择。工程结束后,要积极进行地貌的恢复工作。此外,按照土壤类型基进而来降低基坑坡度。

2.5 弃土场水土保持设计

2.5.1 拦渣及护坡

就大多数情况而言,需要让坡渣与熔渣设备二者始终有着1:1.7的斜率,而相应的桩顶坡则是在2%~5%之间,倘若高度超出10m,那么需要以10m为一个间隔设置相应的分层压实桩。如果压实度达到85%或以上,顶层需要适当绿化。倘若地形坡度超出一般情况许多,那么在针对该地区进行具体的建设时,为了避免在底部土壤被破坏的情况下出现的水土流失问题,可以配置块脊或块渣坝等。

2.5.2 排水工程

对于某些排水工程可以以梯形形状设置于横向坡度以及土壤田间。如果是极其容易出现急流的边坡,在针对其进行具体的建设时,需要按照原斜面坡度把排水工程放在斜面与底部,采取分级设置,使水土流失能够承受多个级别的边坡能量耗散,进而减小排水饱和所带来的不良影响。

2.6 临时工程水土保持设计

2.6.1 场地处理

(1)在正式开始施工前把10~30cm的表层植被与土壤实施分离,按照实际情况加以保存,接下来需要使用水泥,或者相应的硬沙进行填充。在实际的处理过程中需要确保其清洁光滑然后再拆除临时建筑。

(2)把将要进行建设的建筑工地进行有效恰当的整理和压实,可以挑选石砖,并以其作为建筑工地,施工顺利完成后以石头作为原材料进行片状护坡。绿化需要就周边地形地貌进行考察,再进行种子的播种,以混合播种方法为最佳。

2.6.2 施工便道

“少用地”原则在这一环节中同样适用。施工便道的宽度以4~6m为最佳,倘若与线路设计存在某些差异的话,可避免长直线。为降低地表径流速度,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需禁止行人或者车辆越线。

2.7 雨季应急水保设计

暴雨与洪水的发生势必会影响高速公路施工。因此,建设单位需要与气象部门保持密切有效的沟通,了解降水时间以及水量。对此也可以进行相应的保护措施,比如在暴雨到来之前压实铺,可以使用保护垫、稻草进行覆盖。

2.8 植被边坡措施

植被的一大特点在于涵水固土,利用这一原理对边坡进行防护,可以实现绿化美化的目的。植被护坡需要使用到坡面植物地下根系,以及地上茎叶,在二者的共同作用下进行护坡,其作用主要包括如下2点:(1)可以深根的锚固,使根更加的坚固,减少由于坡体孔隙水所导致的压力,减少截留,也可以削弱贱蚀等;(2)具有改善环境的作用,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恢复已经被破坏的生态环境,减少各类噪声、光污染,确保人们行车安全。此外,还有净化环境的作用。

3 结语

经济全球化的当下,各行业均取得了快速发展。在这种良好的大环境中,交通运输的作用愈加的明显,这不仅关乎着我们个人,同时也关乎着社会整体的发展。而判断交通运输的好坏与否,可以先分析高速公路的发展情况。本文正是在此种现实情况的角度上探究了水土流失问题。相关部门与机构应当明确水土流失的根本所在,结合具体情况设计出恰当的防护措施,借助有效举措努力做好水土防护工作。

猜你喜欢

护坡水土保持植被
基于植被复绿技术的孔植试验及应用
水土保持探新路 三十九年写春秋
生态护坡技术在河道治理中的应用探究
《水土保持通报》征稿简则
某变电站护坡现存缺陷原因及危害分析
与生命赛跑的“沙漠植被之王”——梭梭
水土保持监测
水土保持
生态护坡在城市道路边坡设计中的应用
绿色植被在溯溪旅游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