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完善环境监测机制提高环境监测质量

2018-02-03郭茹新

环境与发展 2018年1期
关键词:环境监测

摘要: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由始至终贯穿于环境监测全过程,是环境监测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建立一套职能健全、功能完整的环境监测管理机制并通过不断拓展外部质量控制和加强体系内部质量管理对我国环境监测技术持续保持全球领先水平有着重要意义。为我国环境现状的监测提供真实可靠的数据和信息,为政府决断和环境部门的管理和执法等行为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环境监测;监测机制;环境监测质量

中图分类号:X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72X(2018)01-0164-02

DOI:10.16647/j.cnki.cn15-1369/X.2018.01.092

Improve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mechanism and improve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quality

Guo Ruoxin

(Dingxiang County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Station, Xinzhou, Shanxi 035400,China)

Abstract: Quality management of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runs through the whole process of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from start to finish and i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Therefore, a sound and fully functional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and management mechanism should be established. By constantly expanding external quality control and strengthening the system Internal quality managemen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our countrys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technology to continuously maintain the global leading level. Provide true and reliable data and information for the monitoring of the environmental status quo in our country, and provide a scientific basis for the governments decision and the administration and enforcement of environmental departments.

Keywords: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Monitoring mechanism;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quality

1 開展环境监测的重要意义

首先,环境监测工作是我国现阶段整体环境保护工作、环境污染修复工作和环境科学研究工作中的重要基石;其次,开展环境监测工作过程中所收集和获取的真实、有效地数据,可以为我国现阶段开展环境保护工作和颁布环境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提供有效地数据依据和理论支持;再次,人类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就必须坚持走能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发展经济的同时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人类只有一个地球,所以,提高环境监测水平,不断提高环境监测管理机制,加强环境监测的执法力度,提高环境监测的水平对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建设有着举足轻重的社会意义和历史意义。最后,环境监测工作还可以作为监督和督导环境保护部门开展环境保护工作效率和成果的检验工具。

2 现阶段我国环境监测机制的现状

2.1 我国环境监测机制的发展历程

上个世纪80年代以前,由于国内生产力水平较为落后,工业化水平还不够发达,我国的环境监测机制还处于起步阶段,各项制度和管理工作还不大健全。因此,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我国开展的环境监测技术手段和管理制度相对落后和散漫;导致监测过程中采取的监测手段和监测范围局限性很大,环境监测工作仅是对有效收集来的待检测的样品的最终检测数据进行单纯的数据统计与分析。虽然在样品的实验室检测和数据统计过程中普遍运用了严谨的技术分析手段和科学的技术分析方法,但是由于技术条件的制约无法对所分析样品的来源和取样过程进行严格的把控和监管,造成整个环境监测过程还存有明显的漏洞;无法真正意义上体现环境监测对象的真实数据水平和环境真实现状,严重缺少公信力。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随着人类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全球范围内环境状况的不断恶化,以及我国政府部门对环境监测的重视以及环境监测机制的不断发展,采用国际惯用的监测手段和管理模式已经逐渐形成了国际化的环境监测机制。随着我国众多优秀实验室的创建和环境计量、统计工作的大面积进行,使我国的环境监测技术和手段更上一层楼,并且逐步进入环境质量的控制阶段。

进入21世纪以后,随着国内环境监测体系的不断发展,通过一批又一批优秀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不懈努力,以及国家财政部门的大力支持,我国的环境监测体系内的仪器设备、组织机构、检测工作、环保制度、工作效率等方面工作质量,有着显著的提高。并且随着实验室通过能力的相关制度的颁布和推行,我国环境监测质量的机制不断创新。通过对多个西方发达国家的多年先进环境监测工作管理经验和技术手段的不断学习和经验总结,现阶段我国环境监测已经完全实现了全面质量管理和数字监控,并在后面的发展的过程中还将持续提高。

2.2 我国环境监测模式

由于我国环境监测的工作开展起步较晚,时至今日我国环境监测的体系仍未达到西方发达国家高度完善的水平。在我国一代一代的环保人的不断借鉴他国经验和技术摸索过程中也形成了一定的监测体系:一方面,以政府监测环境信息为主导,政府作为我国现阶段环境监测的中流砥柱,对环境监测工作的开展和扶持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政府通过其公权力与丰富的社会政治经济资源、数据资源、信息资源、人力物力资源,实现了环境监测的全过程量化清晰和程序衔接。并通过政府的公信力使民众相信监测数据的时效性和准确性。另一方面,以收集和实时监测企业生产环境信息为指导,企业行为和政府行为紧密结合,更能使环境监测行为愈发精准化和本土化

3 环境监测工作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

3.1 缺少健全的制度作保障

虽然我国早就已经制定并推行了一系列关于促进和保证环境监测工作质量和成效的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工业化水平和科技化水平的不断提供,社会分工更加复杂,一些符合当时国情的政府和条文沿用至今,已经无法满足我国当前开展环境监测工作的具体需求。陈旧、落后的环境监测工作体制和監测手段和实验室技术分析水平也制约了我国环境监测工作高速向前发展的脚步例如,对快速发展和不断更新换代的监测技术没有做出相应的技术性规范以及操作指导,致使环境监测工作收效甚微,投入和回报不成正比;此外,一线环境监测工作人员严重缺乏激励机制影响了环境监测工作的效率。

3.2 环境监测工作管理部门职能紊乱

根据我国现阶段环保工作的开展情况来分析,环境监测工作涉及的部门还比较多,容易造成各职能部分之间的工作相互推诿,不利于环境监测工作的执法和管理;且环境监测工作管理部门内部管理职能分工并不明确,造成“部分工作多人管,具体工作无人管”的现象发生。严重影响了环境监测工作的高效性和准确性。

3.3 环境监测工作人员专业水平不高

当前,我国环境监测工作队伍的技能水平良莠不齐,团队成员普遍学历偏低,专业的环境监测技术水平有限,对政府的环保政策和法规的熟悉程度不够,综合素质偏低的现象较为明显。对环境监测工作的水平产生直接影响。

4 提高环境监测质量的方法和途径

4.1 以完善监测机制提升监测质量

质量控制工作是衡量一个部门和机构能否完成工作任务的重要前提,环境监测工作也必须制定完整全面的环境监测质量控制计划,各级环保部门应根据监测站的实际情况适时的制定出详细的质量控制计划。主要包括仪器设备的质检、运检;核心设备的核查、校对以及环境监测的一线工作人员和实验室人员的工作培训等。只有制定出适合当地具体情况和切实可行的质量控制计划与质控措施,才能使环境监测工作顺利开展并取得显著成效。

4.2 制定系统完善的监测机制

首先,各级政府应将与环境保护相关的多个部门联合起来,建立并加强彼此之间的环境监测工作者联系的联系,相互配合、相互协调,整体提高环境监测的工作效率和工作水平,按时按量的完成环境监测的工作任务;打破部门与地域之间的人为限制和地方保护的障碍,将环境监测问题视为一个整体,建立健全一个完整统一、和谐的环境监测体制。环境监测机制的内部资源必须做到与民共享,接受所在地人们的调查和监督,建立专职的环境监测机构对环境监测的数据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整理,并对数据的准确性和有效性负责,为环境治理和环境修复工作提供全面、有效地数据和理论支持。

4.3 加强机制的监督

环境监测管理工作与各省市众多大、中、小型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甚至一些管理工作还涉及了部分行政人员和环境监测执法人员的自身利益,所以在环境监测的管理和执法过程中困难重重。对此,我们必须建立一个强大、健全的环境监测管理系统。形成监测信息的全民共享、民众监督、管理信息透明化的环境监测管理模式。并且要不断加强环境监测和监督工作一线执法人员的廉政教育,提高相关人员的警惕性和主人翁意识,并以此创建一个多元化且公开透明的工作机制。

5 结语

综上所述,只有不断强化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提高监测水平,才能迎接我国当前环境保护工作新挑战,

参考文献

[1]程卫东.完善环境监测机制提高环境监测质量[J].技术与市场,2014,(9):326-326.

[2]彭筱峻,袁文芳,朱艳芳.生态环境监测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江西化工,2009,(02):25-29.

[3]吉军凯. 我国环境监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2012.

[4]王婕. 完善宁波市环境监测体系的对策[D].宁波:宁波大学,2015.

收稿日期:2017-11-25

作者简介:郭茹新(1968-),女,工程师,毕业于兰州大学,研究方向为环境与生态学。

猜你喜欢

环境监测
土壤环境监测方法探讨
环境监测取样在农田土壤中的运用分析
关于强化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建设
环境监测水和废水现场采样的影响因素探究
分析3S技术在生态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环境监测在环保验收监测中的应用
新形势下环境监测科技发展现状与展望
严惩环境监测数据造假 谁签字谁负责
试论我国环境监测分析方法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强化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