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苗族刺绣对改善学龄前儿童负性心理行为作用的研究

2018-02-03郑丽娜徐映陈飞燕徐先军何兰英

考试周刊 2017年92期
关键词:学龄前儿童心理健康

郑丽娜+徐映+陈飞燕+徐先军+何兰英

摘 要:目的:对我园学龄前儿童的心理行为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分析,同时运用本地传统艺术——苗族刺绣教育活动,对存有负性心理行为的学龄前儿童进行教育干预,以探索对其的改善作用。方法:对筛查出的40例存有不同负性心理行为的在园儿童,通过改良后的苗族刺绣教育方案,进行有针对性的,为期6个月的教育干预活动;分别采用《Conners儿童行为问卷父母量表》和《心理健康诊断测验量表》,对30例研究对象进行干预前、中、后的测评。结果:对随机调查的150例在园学龄前儿童中,存有负性心理行为的儿童占比33.3%,主要体现在性格倾向、行为习惯、心神领会能力、人际交往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障碍;通过6个月的苗族刺绣教育干预活动和前后量表的测评,发现研究儿童在行为习惯、心神领会能力、人际交往方面的评分较前比较存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在性格倾向、精神状态方面的评分较前存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苗族刺绣教育干预活动可以提高学龄前儿童的兴趣爱好,对存有负性心理行为的儿童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关键词:苗族刺绣教育;学龄前儿童;心理健康

在上世纪90年代就有众多专家学者调查发现,当时的独生子女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让人堪忧,普遍存在着任性、娇气、胆怯、暴怒、社会交往能力及文化传统意识差等不良心理行为。而随着新的家庭结构和家庭养育方式的改变,新一代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更使人们关心和担忧。据最新研究和调查显示,有近1/3的儿童存有不同的心理行为障碍;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国内众多学者均在积极探索并开展各种纠正儿童不良行为的研究,特别是在绘画、书法、体育等方面的教育干预,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有心理学专家提出,由于各种儿童心理行为教育的普及和泛滥,已使不少现代儿童有了抵触情绪而失去了兴趣和爱好,如何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挖掘优秀传统艺术进行教育和训练,提高儿童和家长一致的兴趣,从而带动和纠正儿童不良心理行为,不失为新型教育的一种方式。就此,本文作者试图采用本地的苗族刺绣特色艺术,来探索对存有负性心理行为学龄前儿童的改善作用,为当前学前教育和如何纠正儿童心理亚健康提供参考依据。

一、 对象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选择2015年9月在本幼儿园就读的300名4-6岁儿童作为对象,采用整群抽样随机选择150名,其中男82名、女68名。共发放儿童父母调查问卷150份,回收有效父母问卷145份(96%)。由经过培训的小组成员根据量表因子赋分进行分值统计,将分值明显高于正常值2倍及2倍以上的40例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生22例、女生18例,平均年龄5.22±0.32岁;均系独生子女,均为父母带养,其中苗族16例、布依族10例、汉族4例。

2. 研究工具

采用《Conners儿童行为问卷父母量表》对儿童父母进行儿童行为变化的调查。《Conners儿童行为问卷父母量表》共48个问题,采用四级评分法(0、1、2、3),用公式X±2SD计算出总分的正常范围是-0.96~6.8,高出正常总分上限范围的2倍分值(13.6)的为负性心理行为明显异常,高于3倍正常分值的为负性心理行为非常明显异常。同时我们又对经培训过的带教教师结合儿童在校期间的心理行为反映情况,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量表》(Mental Health Test,MHT),对研究对象进行研究前、中、后的测评,以观察研究对象前后的心理健康水平。两种量表分别于研究前、中(3个月时)、结束(6个月时),分别由儿童父母、带教老师进行测评,采用前、中、后比较方式观察和统计分值变化和差异性。

3. 研究方法

(1) 教育教学活动方案与干预方法

① 选择本园大活动室作为教育教学活动中心,先期聘请本地专业苗族刺绣老师进行课题组教师的培训,订做适合儿童刺绣的工具和道具,并制定科学的教学计划和刺绣图案;② 刺绣创作班随机分成两组,在每周一至周五的下午进行,每周实施至少4次教育活动干预,每次教育干预时间为90~120分钟;③ 采取在园教学和家庭布置作业的形式,运用先易后难、切合实际、图文并茂的教学方式;④ 协助刺绣创作:在孩子的刺绣创作中,指导老师可以提供协助,但不能干预孩子的创作意图,协助范围仅限于帮助孩子将色彩或线条按孩子的意愿组合成有意义的画面;⑤ 作品回顾,触及心理困惑:让孩子依次讲述自己的作品及创作意图,鼓励其他孩子进行正面评价,融洽团体氛围;⑥ 通过倾诉,暴露心理困惑:指导老师通过作品洞悉孩子的心理困惑,引导孩子倾诉,共鸣孩子的心理体验,寻找干预切入点;⑦ 通过探讨,解决心理困惑:指导老师针对孩子呈现问题,分析根源,并鼓励有相似经历的孩子共同探讨问题的解决模式,让孩子在团队的帮助下自我反思,寻求支持,促进问题解决,最终实现心理治愈。

在整个教育干预活动中,指导老师应确保建立积极、安全、真诚、温馨的团队活动氛围,保证团队积极向上的动力,维持孩子的活动兴趣。

4. 统计学处理:所得数据均采用X±2SD表示(X为原始分数平均数,SD为标准差),采用SPSS20.0统计数据包进行统计、采用t检验进行前后数据对照和差异性比较。

二、 结果

1. 我园儿童的心理行为健康程度的总体状况

在随机抽取的有效145份《Conners儿童行为问卷父母量表》测评中,评分20分值以上的有48例,占比33.1%;排除因躯体疾病、先天性疾病儿童8例外,仍有40例儿童分值评分在14-30分之间,其负性心理行为发生率为27.6%。这与2010年之前国内的张丽珠、贵州省的郭浩冉教授對学龄前儿童存有负性心理健康行为的调查结果比较,我园儿童负性心理行为检出率要高于全国其他地区(22.6%)5个百分点,这可能与所采用的调查量表、当地文化民族及调查的城市类别有关。

2. 初次测评的40例《Conners儿童行为问卷父母量表》各项负性因子检出率和分值比较结果,见表1。endprint

从表1结果中可以看出,40例儿童各项负性因子测评平均分值均明显高于正常平均分值,其中在品行行为、学习问题、多动和冲动行为负性因子方面存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心神障碍、焦虑行为方面与正常分值比较存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这与其他作者在5年前的调查结果类似。

3. 初次测评的40例儿童的《心理健康诊断测验量表》各项负性因子检出率及分值结果,见表2。

从表2可以看出,40例儿童中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亚健康状态,其中在焦虑倾向、自私倾向、冲动倾向方面分值较高,与正常值比较存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在意志力薄弱环节、恐怖倾向方面分值与正常值比较存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孤僻、自责倾向及男女性别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这与胡春华在学龄期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结果基本相同,同时与儿童行为父母问卷测查结果也类似。

4. 在研究中、后期的《Conners儿童行为问卷父母量表》因子测评与初次测评比较结果,见表3。

从表3可以看出,经刺绣教育干预后3个月(中期)测评时,《Conners儿童行为问卷父母量表》中的各项负性因子得分较前均有明显降低,前后比较除品行行为因子无显著性差异外,其他各项因子与初期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冲动行为因子分值降低最为明显(P<0.01);随着教育活动干预的进度和力度不断强化以及随着儿童兴趣爱好和教学成绩的不断增加,测评的各项负性因子平均分值均在持续下降,中后期测评结果比较差异仍显著(P<0.05);当教育干预至6个月(后期)时再次测评,显示各项负性因子总分分值基本降至正常值范围内,各项负性因子平均分值与初期测评比较均存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5-0.01),特别是在心神障碍、焦虑、学习问题方面表现改善最为明显。

5. 研究中、后期的《心理健康诊断测验量表》因子测评与初次测评比较结果,见表4。

表4结果显示,中期测评的各项负性因子指标较初期测评分值均有明显降低,初中期测值比较除孤僻、自私倾向无显著性差异外(P>0.05),其余各项指标均于前比较存有显著性差异(P<0.05);随着教育活动干预的进度和力度不断强化以及随着儿童兴趣爱好和教学成绩的不断增加,各项分值均在持续降低;当教育活动干预至结束时再次测评比较显示,后期分值与中期比较均存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初期测评比较均存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

三、 讨论

1. 我园学龄前儿童存在的主要心理和行为问题

通过对150例学龄前儿童的心理和行为的调查和总结分析,发现有40余例儿童存在以下心理行为问题:(1)叛逆心理、冲动、抵触情绪等较明显,易和老师、同学以及家庭成员发生对抗矛盾;(2)安全感缺乏,对周围的部分事物表现冷淡和无视,易表现为“自私”、“敏感焦虑”、“暴躁易怒”等不良情绪和行为;(3)有的儿童表现性格胆小、怯懦、容易自责、心神不一,导致学习无规律性、学习动机普遍偏低,常容易遭到父母和家长的批评。

2. 通过苗族刺绣文化背景及开展教育活动干预取得的效果

我州身为苗族故里,有着深厚的苗族文化底蕴,近些年各种形式的苗族文化展览屡见报端。林耀华曾在对苗族刺绣艺术研究中发现,刺绣可以达到身心合一,从而提高想象力、改善不良行为、增强爱国爱家乡情绪的作用。龙在先也曾在苗族刺绣文化的现代传承分析中指出,培养儿童青少年刺绣爱好,对发展身心健康有着特殊的意义。苗族刺绣不仅对儿童存在着无比的诱惑及崇拜心理,也对其父母存有渴求而想得到真实的体验,故本项研究的开展,得到了儿童和父母的热捧,从而也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从本文结果中可以看到,当苗族刺绣教育活动干预至中期时,研究组儿童在各项负性行为因子、负性心理状态因子评分上较前均有了明显改善,其中冲动、心神障碍负性行为,及焦虑、冲动、恐怖倾向和意志力薄弱负性心理状态在干预中期就有了明显改善。当干预至后期阶段时,随着儿童操作的熟练和兴趣爱好培养的成熟,儿童在创作上有了自己的想法和题材,在提高了自信心和相互学习的互助精神的同时,在自我表现、主动倾诉、主动接纳方面也逐步有了明显改善,从而在干预结束时的心理行为测评上,各项负性因子分值均较干预前有了非常显著性的差异,大部分负性因子指标达到了正常值状态。故笔者认为,通过开展苗族刺绣教育活动,不仅满足了儿童对传统艺术的渴求,还能在团体活动中,分享彼此的快乐、分担彼此的困惑,同时丰富了他们的业余生活,减轻了孤独感,促使他们在活动中反思、体验,培养人际交往技能、团队合作精神,从而增强了归属感和自信心,最终促进自我成长,改善了不良负性心理行为,对儿童的健康成长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张惠玲.学龄前儿童心理卫生问题调查[J].中国学校卫生,1999,20(5):354.

[2]全国22个城市协作调查组.儿童行为问题影响因素分析:22城市协作调查24013名儿童少年报告[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3,7(1):13-14.

[3]薛平.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家庭生态观[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2008(3):262.

[4]张帆,刘琴,赵勇,等.我国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研究的系统评价[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1:(1):16.

[5]聂建军.儿童心理健康浅谈[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35):141.

[6]高云虹.浅谈如何促进幼儿园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J].幼儿教育杂志,2016,10(16):01.

[7]杨梦春.儿童心理健康规律促进儿童心理健康发展分析[J].健康必读(中旬刊),2013,12(1):10-12.

[8]孙亚娟.儿童行为问题的研究现况[J].中国临床医药研究杂志,2006,148(3):48-50.

[9]汪向东,王希林,马弘,等.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增订版,1992,2.

[10]张丽珠.3~6岁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分析[J].中国健康教育杂志,2002,18(3):178-180.

[11]郭浩冉.贵州地区不同留守类型儿童心理健康情况的研究[J].今日健康杂志,2015,14(10):482.

[12]胡春华,叶天惠,伍满妹,等.学龄期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J].护理学杂志,2003,18(3):213.

[13]林耀華.黔东南西江镇苗族刺绣图案的艺术研究,民族学通论[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0.

[14]龙业先.苗族刺绣文化的现代传承分析[J].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1.

作者简介:

郑丽娜,徐映,陈飞燕,徐先军,何兰英,贵州省黔南市,贵州省龙里县第三幼儿园。endprint

猜你喜欢

学龄前儿童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学龄前儿童家具设计与应用研究
学龄前儿童肥胖的综合干预研究
心理护理干预在学龄前儿童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探析
学龄前儿童第一恒磨牙应用窝沟封闭剂预防窝沟龋的临床效果分析
优质护理在学龄前儿童急诊清创缝合中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