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在初中政治教学中的践行
2018-02-03郑锦琴
摘 要:初中政治作为一门重要的理论型、思想型学科,一直都在贯彻教师硬性灌输、学生被动学习的教学模式,考虑到初中生身体心理成长的特征和学习的现实情况,教师必须采用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以能更好培养学生的政治敏感度、政治思维和政治觉悟,为此,不断探索和创新初中政治教学模式势在必行。“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实施,切实获得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本文主要分析了学案导学的涵义,并针对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在初中政治教学中如何有效践行进行了详细说明。
关键词:“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初中政治教学;践行
一、 引言
当前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根本要求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实现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要实现自主学习的目标根本上就是完全凭借自身的能力了解和掌握更多的知识,同时这也是学习的制高点;同时,当学生遇到自己独立无法解决的问题,这时就需要提出、发现更多的问题,并分析和研究这些问题,此过程便是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独立思考、设疑提问、勇于创新能力的过程。
时代的发展对于人才的诉求也越来越严格,新时代人才不仅要具备自己独当一面的能力,还需具备团队协作能力、融进团队提升团队战斗力的双重品质。为适应新新课改的多重需要,“学案导学”教学模式为学生综合品质的培养构建了一个稳定、宽广的平台。
二、 “学案导学”的涵义分析
学案导学,主要指教师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和学习情况,将课本中的知识点重新编排整理拟定出全新的学习方案,它不同于教材、辅导书,是为学生量身定做的学习计划方案。“学案导学”是依赖于导学案为教学载体,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合作探究能力的一种全新教学模式,能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注重学生主体化地位的充分发挥,引导学生自发思考和独立解决问题,更加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三、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在政治学科教学中的优势
(一) 政治学科教学改革的必然选择
政治学科与其他科目不同,它需要学生具备政治敏感度、辩证思维的能力,然而,传统政治教学一直以教师单向讲授、学生被动接受的形式为主,教学过程以教案为载体,而学案导学则是以导学案为载体,这种教学模式则是将学生的地位转换为主体,教师转变为引导者,教师将有效的学习方法教给学生,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自发思考,这完全符合政治学科启发了解政治时事的诉求,是政治学科教育改革的必然选择。
(二) 培养了自主学习能力
学案导学改变了过去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学生依据导学案的形式预习、学习,认清了学习的主方向,学习步骤更为清晰明朗,学生潜移默化中掌握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大大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了自主学习能力。
(三) 减轻了课业压力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采用,学生们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掌握了新授的知识内容,一些练习题和思维训练都能在课上完成,课后习题和作业量就会减少很多,大大减轻了课业压力。
(四) 加强了学习效率
通过提前的预习,教学未开始前学生便了解了新授的知识内容,这样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学习方向明确、整体思路清晰,学习起来更为轻松容易,大大加强了学习效率。
四、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在初中政治教学中践行的方案
(一) 为学生制造自学的机会
学案导学完全是依据学生的身心成长特征和学习情况进行编排设计,以新课标、学生学习需求为原则,注重强化学生自学的针对性。学案导学是以学生自学为核心展开的,教师编排设计好导学案之后,学生依据导学案进行自主、探究学习,这个过程离不开教师的动态观察和巡回指导。
教师引导学生采用哪种阅读的方式,指出重点内容和须详细阅读,细到每一句话、每个词组都要理解其中的含义,一些次要内容需要粗读、略读,只需了解就可以,教师要来回巡视指导,掌握学生学习的基本情况和动态变化,并对重点、难点、疑点问题,进行针对性强化指导,实现学生思维的层次化突破和进展。
例如,在学习《学会拒绝不良诱惑》一课教学中,教师提前设计好的导学案“小强的快乐成长”引入到学习内容中,并引导学生说出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会遇到什么诱惑,学生们踊跃发言说出了“吸烟、喝酒、网游、泡吧、KTV”等等,接下来,教师要求学生上台发言,说出一段以“我如何抵制第一次诱惑”为主题的小故事,学生们共同分享彼此之间的故事,但一段时间过后,很多学生都觉得故事极为类似产生了不想倾听的念头。
于是,教师引入一个新话题“我是如何帮助咱班的王亮拒绝诱惑,并学会以后如何远离诱惑”,引导学生纷纷议论和探讨,教师在学生议论的过程中,指导学生了解和掌握哪些诱惑是影响我们身心成长的,哪些诱惑是必须要抵制和远离的,哪些不良行为是一定要纠正的,很多学生逐渐掌握了这些内容,得到了情感上的认同。
(二) 构建问题式的教学情境
“问题才能激发思维的创新和发展”,学案导学的课堂教学中,需要这些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思想。虽然学生在自学和探究学习之后,凭借自己的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了解和掌握了相应的知识内容,但是由于缺乏一些完整的知识结构系统,他们无法解决一些难点、疑点问题,这时教师就需要利用自己专业化的知识基础来进行针对性地讲解和分析,认真分析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并将那些易混淆、易出错的问题也都详细解说,时间不超过五分钟。
在讲授《权利义务伴我行》一课过程中,关于“权利”“义务”两者的关系,学生们在自学、讨论后也无法真正理解,不能掌握本课关键的知识点和重要内容,教师将案例引出进行详细提炼,引导学生逐渐掌握权利、义务两者关系的注解,同时,教师制作了一个格式化的表格,引导学生将公民的一些基本权利、义务进行总结,逐渐强化他们对本课内容知识的深刻认识和理解。
(三) 加强小组合作与交流
初中生虽然具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和有限的生活经验,但在自学中不足以解决各种难点问题,以及对重点知识内容、难点问题无法达到新课标的基本要求,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将这些无法理解、理解不透的知识内容进行整理提炼,将学生分为若干合作小组进行讨论、交流,彼此之间交换意见,抓住知识的契合点实现学生的共同进步和成长。
例如,在学习《善用法律保护自己》一课过程中,文中以小芳的案例作為导学案的案例,学生们分析和了解到父母不能虐待子女,保障适龄儿童的合法权利,教师引入《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一些内容,哪条符合本文中小芳的实际情况,她该采用哪种办法如何维护自身权益,法律的哪个部门分管不同的职责等。
教师根据小芳的案例作为讨论的核心内容,引导小组成员进行讨论,要求说出小芳该向什么部门求助,基本流程是什么?不同小组针对“是否采取直接诉讼手段”展开了对决,各小组都说出了各自的理由和观点,继而强化了对于知识点的深刻理解。
五、 结语
总体来说,“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在初中政治教学改革中的实践是极为有益和有效的,它使学生的主体化地位得到了提升,稳固了教师的主导性地位,为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学生的学习压力,大大提升了教学效率,实现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我坚信,在未来的日常教学中,我们一定用心思考、不断实践,在不断探索中实现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逐渐完善,保障初中政治课堂教学永远生意盎然。
参考文献:
[1]高菲菲.浅谈初中政治教学中导学案的运用与反思[J].甘肃教育,2014,(18):73-73.
[2]黄文璇.让学生走向自主学习之路——浅谈高中政治学案导学的构建和运用[J].教学研究,2016,(7):34-35.
[3]庄朝晖.导学案在初中政治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人生十六七(中旬刊),2017,(2):14-14.
作者简介:
郑锦琴,福建省福安市,福安市实验中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