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个性化才能高分化

2018-02-03于道科

作文周刊(高考版) 2017年34期
关键词:高考作文选材记叙文

于道科

什么叫个性化?《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要求作文要有创新:“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新巧,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有个性色彩。”有创新就是有自己独特的一面,也就是说:个性化就是在审题准确的前提下,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下面我们从审题、选材、结构等方面谈谈如何增添高考作文的个性色彩。

技法1 审题立意独辟蹊径

文章立意贵求人无我有,最忌讳人云亦云。试想,阅卷老师看到的作文立意雷同,前面几篇尚好,当他们看到第十篇、第一百篇都是一样的立意时,那是什么样的感受?此类作文哪里还会得到高分?所以,我们要想在众多作文中赢得阅卷老师的好感,就必须有个性。有个性的作文想他人之未想,说他人之未说,自然会让阅卷老师看了眼前一亮!

以2017年江苏卷高考作文举例,题目如下: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生活中离不开车。车,种类繁多,形态各异。车来车往,见证着时代的发展,承载了世间的真情;车来车往,折射出观念的变迁,蕴含着人生的哲理。

从高考阅卷情况来看,很多考生选择写从自行车到电动车到小汽车这一变化历程,或者选择其一来写,审题立意基本雷同。其实,认真审读题目,我们可以发现题目切入角度可以出新的方面,如“车,种类繁多,形态各异”,考生就可以写很多类型的车,在立意上追求个性化、新颖化。我们可以写传统的“牛车”,写象棋中的“车”,等等。选择写“牛车”,我们可以写散文,写自己对传统的回忆,突出对水乡的喜爱之情;选择写象棋中的“车”,我们可以写战车。这样,作文的个性化色彩就会鲜明。

在此,必须提醒考生,“有个性”一定要在审题准确的前提下进行;否则,纵使你妙笔生花,也不可能及格。2017年江苏卷高考作文百分之三十的跑题作文全都不及格就是惨痛的教训。

技法2 作文选材不落俗套

高考写作,不论是记叙文,还是议论文,其选材不但要真实,还要不落俗套,彰显个性。如此,才能成就独一无二的作文,才能让阅卷老师眼前一亮。

以2017年江苏高考的情况来看,素材撞车现象依然严重。议论文中的素材,如杨绛所写的《老王》的人力车,鲁迅所写的《一件小事》的黄包车,荀子所写的《劝学》的马车高频“出镜”。考生在写记叙文时,选材通常局限在爷爷、奶奶、爸爸的三轮车、自行车等,从小学写到高中,高度雷同!显然,这些作文的选材就落入了俗套,造成撞车惨重的后果,是注定得不到高分的!

我们在作文备考中,一定要反省自己:我是不是也落入了俗套?是不是李白、杜甫、爱迪生在我们的笔下高频亮相?在高考作文题日益生活化的今天,我们必须在选材上做到贴近自己的独特生活。

技法3 行文结构清晰独特

关于结构“清晰独特”,考生不能仅仅看到“清晰”,而忘了“独特”二字。

独特就是有个性。从高一开始我们就开始学习写并列式作文。这种作文结构是一种基本的行文结构。很多考生在考场作文中使用这种结构来行文。从最近两年的高考作文阅卷情况来看,并列式的满分作文已经难觅踪迹。有的考生就有了疑问,为什么呢?原因就是并列式作文虽然围绕一个观点,从不同角度展开论证,作文结构也清晰,但不独特。再加上考场上很多考生选择写这种结构的作文,结构撞车很严重,阅卷老师会认为其既没有思维深度,也没有创新、没有个性,故很难得到高分。怎么应对?我们分别从议论类和记叙类两类文体来看。

1.议论文结构的层进式

关于议论文,我们提倡写“层进式”的作文。因“层进式”层层深入,由表及里,体现了思维的深度和广度。这就符合了《考试说明》中的要求:“透过现象揭示本质,解释事物的内在联系。”具体做法,可以按照“三问”层进: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是什么”可以下定义,可以提出观点;“为什么”即解释原因;“怎么办”即提出解决办法。当然,递进的方式不一,也可以采用“摆出现象——分析危害——挖出根源——指出办法”的结构。

【范本示例】

开头:

《庄子·齐物论》里风吹万窍,声音各异,有的像呜咽声,有的像鬼哭狼嚎,也有动听的沉吟,“吹万不同”,可风一停,就没了声音,死气沉沉。这自由的风来得真好,一如自由地说话,别人无话可说处,你依然有话要说,也许是个性的彰显,也许是人来疯,也许是不相信皇帝真穿了新装的质疑,又或者是创新意识的灵光一现。有多少张牙舞爪的另类,也就有多少“老鱼跳波瘦蛟舞”的诗意,断不可少了这份自由。(是什么)

分析:

文中就“别人无话可说,或许后知后觉,不及你聪明。或许是大家畏惧权威”进行举例论证。(为什么)

然后指出:“可我们不会因噎废食,依然宽以待之,由他们各抒己见。因为,不把渠道堵死,才会有精彩之语,才有创新之见。”(怎么办)

结尾:

《一代宗师》中有句台词我很喜欢。八卦掌掌门人年事已高,承诺退隐,说:“年轻人要出头,总要给他个机会不是?”世界是属于年轻人的,年轻人要出头,不妨就给他们个机会吧,彰显个性,锐意创新。

2.记叙文结构的线索式

记叙文要写好,必须有好的线索,或是单线,或是双线。考生可以选择的单线有人物线索、事件线索、情感线索、实物线索、语言线索等;可以选择的双线有明暗并行、花开两朵(花开两朵各表一枝)、主次偕行等。

单线结构:

满分作文《皱纹中的智慧》,就是单线贯穿式。考生选择爷爷生活中三个充满文化底蕴的画面,再加上小标题的运用,使得思路显得非常清晰。

一、牛耕 二、珠算 三、戏曲

这种思路对不同水平的考生都有很强的示范作用。纵使写作水平较差的考生学习用这种“一线贯穿”法作文,也很容易成文,且出彩的可能性很大。

此種构思方法在高考满分作文中也不时出现。如高考满分作文《忧与爱》,围绕着“考语文,别喝水”的线索,串起同学、父母、监考老师对我的忧与爱。再如高考满分作文《智慧,就藏在房间某处》,也是这种写法。作文写爸爸在我上小学、初中、高中阶段不断地换房子的事,凸显了父母的智慧:“原来父母是为了让我上更好的学校,能更方便照顾我,让我少受奔波之苦。”

双线结构:

满分作文《糖醋排骨有点酸》构思新颖,由两条线索交替着进行叙述:前者比较实,是作文的主要内容;后者比较虚,起烘托渲染作用。

线索一:“我”与小伙伴相知、产生误会、发现真相、和好如初

线索二:“我”烧制糖醋排骨

由于两条线索的交替叙述,作文显得生动、新颖而富于韵味;作文的叙述节奏控制得很好,文字流畅、洗练。

记叙文有别于议论文,它不要求推理十分复杂,也不要求抽象地表现不同层次的思想观点,只要能表现出一个主导性的主题思想就行了。重要的是要看人物、情节、环境的描写是否准确、生动、形象,是否能调动多种艺术手段表现生活。如满分作文《路是月的痕》,这篇作文运用三条线索构成了朦胧的意象美。特别是笛声,既是父亲情感的宣泄,又是“我”认知的对象,还是刻画“父亲”性格的道具。父亲带“我”放牛时用笛声抒发“美妙”的感情,父亲与“我”有隔膜时用笛声传达“爱子之心”。

线索一:月

线索二:路

路线索三:笛声

由于考生十分熟悉农村生活,所以文中描写逼真而感人,如日暮听笛、月下路景等,其悠远的意境,优美的语言,深挚的浓情,无不留给读者美好的回味。endprint

猜你喜欢

高考作文选材记叙文
记叙文阅读专练
高考作文的得分点
考场作文选材如何“闯关”
如何写好记叙文
高考作文如何用“词”
高考作文两关注
让记叙文赢在构思
记叙文写作重在“有我”
记叙文的选材与主旨
你眼里的2016高考作文是怎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