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国彪院士:创新,从来不易
2018-02-03葛志伟宋文芳
葛志伟+宋文芳
目前,我国的能源结构正在新一轮的转型中。顾国彪院士认为,现在人们经常说的“新能源”只是一种大众的说法,应该称为“清洁能源”(或“洁净能源”);或称“可再生能源”更科学一点。又如新能源汽车,确切点应该称为电动车。
火电(煤、油、汽)、水电、风电、核电、太阳能热发电、太阳能光伏电池等不同的发电方式,作為能源都已应用。它们转换成电能以后都称为二次能源。当前应该重视解决火电的排放环保问题,以及电动车的充电、存放的安全问题。
顾院士介绍说,风能和太阳能的发电方式具有间歇性,太阳能每天只有六个小时能利用,风能密度小且不稳定。风能和太阳能离负荷中心比较远,这种清洁能源集中的地区电网是薄弱的,即使实现了预定的发展规划,也达到了装机容量,由于发电的不稳定,很难充分利用。现在风电的利用有着亟待解决的问题,就是在发展风电的同时必须要和电力系统结合起来,否则就会造成风电的大量浪费。
顾国彪院士建议,建设风电就要和储能系统配合,做好抽水蓄能以保障弥补风电的短板。在我国各地风电建设中,只有生产企业和整个产业链结合起来,协调发展,才能互赢共利。顾国院士举例说,在东北电力系统和华北电力系统的联网中,能源建设和当地的企业生产结合起来,有多少企业需要多少电能,根据当地资源情况综合考虑,因地制宜进行电力配置。几十年来,顾院士一直在提倡电力系统的多方位同步建设。
2011年,当我国三峡电站首台70万千瓦蒸发冷却水轮发电机成功运行的时候,以顾国彪院士为首的研发团队为了这项世界领先的蒸发冷却技术禅精竭虑53载。这项技术2016年被中国科学院评为标志性的重大科技成果。顾国彪用他的赤诚之心,引领着创新的道路。
2017年12月9日,顾国彪院士参加了中国科协在天津举办的第二届全国企业创新方法大赛,会后顾院士接受了本刊记者的采访,他向记者介绍了新能源、我国三峡电站首台70万千瓦蒸发冷却水轮发电机的成功运行,还谈到了他的创新观。
创新,就是不要重复其他人做过的事
“创新有两种,一是理论上的创新,二是技术上的创新。”针对技术创新顾院士说道,“即便是技术上的创新,也并不等于是马上就能投入使用,还需要经过工程技术人员的创新转化。现在我们强调工匠精神,在一个新技术的应用当中,必然会有很多新的工艺是要通过工匠来熔铸的。”
顾院士谈到他带领团队研发的蒸发冷却技术能够在我国湖北宜昌三峡工程中得到应用,就是因为除了从理论上创新以外还经历了数个阶段。从原理性的实验开始,证明这个理论和计算方法基本上可用。然后从原理性的研究进入到中间试验,即工业的“中试”,通过了之后再进一步把工艺完善,最后才投入工业应用。现在有很多的项目都还停留在中间试验的阶段,很难做到真正应用,而中间试验就是为了发现问题,改进问题,完善技术。尤其是大型、重要设备,从创新到工程应用的数个阶段必须要走得踏实。例如在高铁和磁悬浮技术的选择上,相对于技术上需要改进的磁悬浮,高铁有着更为成熟的技术体系,在经过无数次的验证后高铁自然就成为了我国建设的主要方向。
在发展的前期,跟踪创新是提高创新水平的切实方法。最早是完全引进购买,之后就是跟踪创新,引进消化吸收。但是在引进过程中,应该注意对技术的甄别,要理性地判断引进的价值,分清楚所引进的技术和产品,是在试验阶段,还是成熟阶段,抑或是淘汰阶段。国外有一些尚未成熟的先进技术,在自己无法完成验证的情况下想借助中国的环境条件进行试验和产业化,这时候如果不作鉴别地引进使用,就会产生诸多问题。反之,如果是即将被淘汰的技术,我们将处于被动地位,如我国早年间进口的冰箱、空调等,在我国大量生产时,CFC类氟利昂制冷剂却被国际社会限制。
现在我们确定了步骤,采用引进再改进的方式,逐步推动国产化,再研发创新,最后形成竞争力。引进是一个阶段性的方式,如果没有突破的理念,就没有创新的可能。有哪些不成熟的,我们就要改进,在技术上突破,甚至在原创上推翻重来,这个才能称为原始创新。没有任何一个东西绝对完善的,它一定有不完善的部分,也就是说任何一项技术,任何一个产品总会有它的缺陷,这就是未来创新的阶梯。一个可能的创新点,是一次没有先例的跨越,这样才能超越现有的技术水平,引领国际的创新。如果事物都是完美的,那也就没什么可以发展的了,而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然而从改进到创新的转型过程中,需要转变一些长期的固有观念,不能总认为发达国家的、世界名企的就是先进的,而对国产的、自主研发的缺乏信心。当国内真正的创新渴望崭露头角时,个别项目负责人用惯性思维去排斥、否定,这是对产品质量乃至发展全局的不负责。创新就是做其他国家、其他人没有想到、做到的事情,要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勇于支持,敢于尝试。对于创新工作者来说,想要将技术和成果投入到工业应用中,除了理论上的创新、设计方法的创新外,还有工艺方面的创新,要追求工匠精神,绝不是说两句空话就可以算作创新。
以生产工艺,锻造创新人才
国外一些知名企业的总工程师不仅熟谙技术理论,而且对实际的工艺生产也颇为了解。大学生毕业以后进入企业,往往都是从生产线上开始做起,不管学历如何都要从一线做起,在达到一定水平以后任其为工段长;再从工段长中间挑选,培养未来企业中的负责人或者工程师。这是一套值得我们学习的人才培养制度。中国在评价创新人才时,也应当从实际工作当中进行全方位的考量,确保培养出来的人才是真正了解工业生产过程的,其创新想法是真正能够切合实际、投入使用的,而不是将认识停留在文章层面。
顾国彪院士与我们分享了一个案例,某厂新引进了一名博士作车间领导,因其不懂得产品生产工艺,技术人员提交的设计画错了图纸也未能发现,在他签字后引发了失误,责任也自然就落到了他的头上。顾院士指出,实践出真知,实践出人才。培养人才需要有正确的认识。不能只会写论文、做实验就可以,必须回到实际生产工作当中,摸爬滚打,勤奋探索,总结规律。有很多工艺方面的情况需要切身学习了解。在大学毕业后,即使已经是博士甚至是教授了,也要先深入一线,做到一定程度以后,再考察其领导能力和组织能力,结合理论基础,以及对产品工艺过程的熟悉。如果具备了上述能力,这个时候再任命为总工程师,保证了他具备判断是非的能力,就可以避免诸多问题。endprint
培养人才更不能将被培养人的思维限定在框框之中。新的技术新的发明是随时都可能会出现的,必须时刻保持着创新思维。学习是在学老的一套办法,对于新的技术和新的产品,要勇于接受敢于尝试,切勿用传统的惯性思维去考量新的发明。顾院士感叹道,培养科技人才的目的在于不断地推出新技术新工艺新设计,现行的教育方法要不断更新,可以说要做好创新人才的培养是非常不容易的。
对一些年轻人来说,培养创新的激情也是十分必要的。现在从理念上鼓励万众创新,这就是建立一种创新的文化,让大家建立起创新的自信心,这一点很重要。但是如果远离实际工业产品的创新,那就是本末倒置了。
1936年6月生,195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电机系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专业。1958年至今在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工作。1997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顾国彪院士长期从事大型电机蒸发冷却自循环系统的研究与产业化工作,建立了相变传热应用于电机冷却系统的理论基础。从科学实验到工程实用,创建了我国自主研发的、国际领先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冷却技术,拓展了电机学科。
早期先行研制了两合蒸发冷却汽轮发电机(1.2兆瓦及50兆瓦),为工程技术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推动了水轮发电机不断研发新成果与产业化。1982年及1983年研发的两合10兆瓦在云南运行至今,1992年陕西安康50兆瓦运行至今,1999年李家峡400兆瓦运行至今,三峡地下电站两台700兆瓦蒸发冷却电机分别于2011年和2012年运行至今,均显示了蒸发冷却技术带来的优势、高效、安全、维护方便等技术经济性能。2016年被中国科学院评为标志性的重大科技成果。现在蒸发冷却技术已扩大应用到各种电气、电子等装备上,解决各种发热问题。
顾国彪院士曾先后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两次(1998年、2002年),部委级一等奖3次(1987年、2000年、2012年),此外2000年获四部委突出贡献奖,2005年荣获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009年荣获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科技成就奖。
1987年,顾国彪发起组织了中国首届国际电机会议,同年举办了中日韩国际电机及系统会议(ICEMS)。2000年,在法国举办的国际大电网会议( CIGRE)上,顾国彪院士负责“九五”国家重点项目李家峡400兆瓦(40万千瓦)蒸发冷却水轮发电机评为“旋转电机的四项新进展之一”。
2017年,在澳大利亚悉尼举行(ICEMS)30周年国际大会,大会授予顾国彪院士终身成就奖。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