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台艺术对人民群众的文化熏陶
2018-02-03孙志虹郭越刘俊杰
孙志虹+郭越+刘俊杰
摘 要:长期以来,舞台艺术对人们文化熏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了满足当前高校改革的需求,需要提升大学生的文化素养,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精神。从教育社会学的角度来看,在进行大学生教育过程中,实现个体的社会化,提升他们的人文素质,继承和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为学生以后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本文主要以戏剧社团为例,戏剧社团对大学生群体的文化熏陶及社会交互进行分析,为做好当前大学生教育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做好大学生的文化熏陶。
关键词:舞台艺术;戏剧社团;大学生;文化熏陶;社会交互
大学生作为特殊的群体,承载着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希望,但是大学生很容易出现迷茫、放任自我以及诚信意识淡薄等问题,导致学生理想信念比较迷惑,道德界限比较模糊,缺乏必要的人文素养。高校要结合实际情况,针对大学生存在的价值困惑,不断扶持大学生戏剧社团的发展,通过艺术舞台的形式,宣扬积极向上的价值观,提升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因此,本文就以大学戏剧社团为例,就如何实现群体文化熏陶与社会交互关系展开论述,并且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和建议。
一、戏剧舞台艺术在大学生推广存在的问题
随着当前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对大学生而言,业余生活有了更多的选择,但是很少有人选择戏剧,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第一,缺乏优秀的演出节目。根据当前大学生戏剧社团在组织活动过程中,依然模仿传统的戏剧项目,缺乏创新性,与学生实际生活相差太远,如果大学生对戏剧不感兴趣,不会关注演出节目。并且由于不同文化的差异,学生欣赏水平有限,有的演出节目不能获得学生的认可。第二,缺乏经费。在高校戏剧社团发展过程中,资金短缺是普遍问题,成为影响社团顺利发展的根本因素。与其他普通社团相比,戏剧社团需要更多的服装和道具,在准备环节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经常出现入不敷出的情况。同时为了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迎合当前大学生的经济能力,就会设置很低的票价,大大降低了戏剧社团的创收能力。因此,戏剧社团需要获得学校和社会的资助。第三,专业水准不高。戏剧具有艺术性和专业性,为了保证演出质量,社团需要培训新人,但是在实际培训过程中,存在不少的问题。首先,由于戏剧社团不仅需要良好的表演能力,还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理论知识培训缺乏传承性,经常出现人才断层的情况,主要由于戏剧社团人员流动控制不到位,对高校戏剧社团的长远发展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其次,由于高校缺乏专业的戏剧课程和师资,导致戏剧社团在组织活动过程中,在出现问题以后,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降低戏剧表演的专业水准,影响了戏剧社团的长远发展。第三,缺乏戏剧表演的艺术性。对当下戏剧而言,主要的观众就是广大的学生,为了提升上座率,戏剧社团要结合当前大学生的特点,满足他们的审美需求。但是在戏剧精神内涵传播过程中,宣扬的价值观念不积极,经常出现无厘头的搞笑,忽视了戏剧精神意义的传达和精神内核,出现了原则性的错误。
二、高校校园戏剧的文化价值
与西方戏剧不同,中国戏剧存在的“精英一民间”二元体制,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京剧实现商埠与商业文化的结合,具有精英化和专业化的特点,而在我国农村,主要以民间艺人为主,表演的是俗部戏剧。高校戏剧汲取了中国传统戏剧的“精英一民间”的精华,成为发扬“精英一民间”二元体制的重要力量,呈现出我国校园戏剧重要的文化价值。
第二,对新生代的校园戏剧,为了推动戏剧社团的长远发展,就会不断通过各种方式需求社会商业赞助,获得更多的发展资金,为提升大学生良好的戏剧意识创造良好的条件,激发他们主体精神和文化精神。另外,随着高校戏剧社团的市场化运作,为推动专业戏剧院团产业化改革提供了重要的参考经验,为专业戏剧院团,培养了更多的潜在观众。第三,由于高校比较宽松的文化氛围和文化环境,推动了新生代校园戏剧的发展,对不同戏剧范型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进一步扩大了高校教育的视野,提升了教育的艺术含金量,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情商,推动戏剧社团的长远发展。第四,随着新生代校园戏剧的发展,主要采用小剧场表演的形式,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个性文化的审美取向,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对大学生而言,同时存在人文个性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从而反映我国当前的戏剧精神、艺术精神以及人文精神,对提升大学生的文化层次,制定长远的文化发展目标,制定有益的文化发展战略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
三、戲剧社团对大学生群体的文化熏陶及社会交互研究
为了推动高校戏剧社团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对大学生的文化熏陶,高校戏剧社团需要针对自身存在的问题,优化内部结构,不断规范大学生的社团发展目标,为高校戏剧社团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满足当前戏剧社团发展的要求,实现对大学生群体的文化熏陶及社会交互,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
第一,需要进一步拓宽资金渠道。作为高校,要进一步加大对戏剧社团的扶持力度,为戏剧社团提供稳定的排练场地和资金支持。在实际发展过程中,需要加强兄弟社团的合作,共享信息资源,优化资源配置,不断降低拍戏成本,不断积累表演经验,比如在进行演出过程中,可以共享演出支架,这样就能减少支出。另外,戏剧社团可以与社会商家进行合作,赢得更多的资金支持,从而保证演出正常进行;为了进一步扩大自身影响力,可以积极组织各种形式的实践演出活动,可以加强社会专业戏剧演员的交流与沟通,从而创造更多的经济收益,实现内部的收支平衡。
第二,不断培养更多的戏剧人才。为了扶持高校戏剧社团的良性发展,学校要结合实际情况,为学生提供良好教育途径,不断创新学校文化艺术形式,创建更多的文化品牌。因此,在社团内部,需要建立良好的管理机制,做好戏剧排练,做好戏剧的传承,针对具体的戏剧项目,建立完善的系统性培训机制,避免戏剧文化在传承过程出现断层的情况,不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提升校园戏剧文化内涵。比如戏剧社团可以设置“表演工作坊”,针对演员的实际情况,进行表演培训,布置相应的表演任务,实现老演员与新演员之间的互动交流,满足当前戏剧发展的要求。endprint
第三,提升戏剧的艺术性。学校要针对校园戏剧发展的特点,发挥主导作用,对戏剧表演进行积极的引导,规范精神文明建设,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学生的人文精神。校园戏剧社团要发挥自身的优势,在戏剧选材上,要积极向大学生靠拢,不断提升戏剧表演的艺术性,坚守迎合观众的艺术底线。另外,高校戏剧社团要采用原创剧目和经典剧目相结合表演的方式,敬重经典,回归经典,不断探索经典戏剧剧目内在的人文精神和价值,然后转移到原创作品中,继承和发扬我国优秀的戏剧文化,创建独特的风格,推动校园戏剧社团的良性发展。
第四,需要加强戏剧的交流工作。高校要定期举办校园的戏剧节,加强不同戏剧社团之间的交流和合作。为了提升大学生校园戏剧社团的水平,实现专业化的发展,需要进一步做好宣传,扩大校园戏剧社团的影响力,同时,要建立固定的校园戏剧联盟,加强不同社团之间的协调合作。因此,为了提升校园戏剧社团的竞争力,消除潜在的运营风险,在进行实际发展过程中,要加强与其他社团的交流合作,通过对比分析发现自身发展存在的不足,然后进行调整,从而为以后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五,不断编排高质量的剧目。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文艺演出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校园戏剧社团在剧目编排过程中,要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创新编排意识,体现时代的特色,融入当前大学生的生活,从而吸引更多的学生观众。比如,在校园戏剧社团编排人员需要融入多元文化,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中国梦”融入到剧目编排中,积极抵制各种低俗、庸俗、媚俗的内容,让学生在欣赏优秀剧目的同时,提升学生精神文化思想水平。另外,在进行文艺节目编排过程中,要继承和发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需要结合当前大学生的特点,不断推陈出新,提升节目编排的艺术性,发挥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群体文化熏陶作用,让大学生认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从根本上提升戏剧剧目的文化底蕴。在进行戏剧节目推广过程中,需要针对年轻大学生的特点,设置学生喜闻乐见的节目,从而彰显戏剧节目的文化价值,满足学生个性化的需求,推动校园戏剧社团的良性发展。
四、结语
校园戏剧在实际发展过程中,体现着我国民族艺术精神和文化自信力,为了提升剧目的内在品质,需要在学校和社会的支持下,进一步拓宽资金渠道,加强戏剧的交流工作,编排高质量的戏剧剧目,做好新生代戏剧学生的培养,建立适合学生发展戏剧学,从而积极引导大学生的成长,发挥戏剧社团对大学生群体的文化熏陶和社会交互的作用,不斷开创校园戏剧发展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付胜利.高校戏剧社团建设的实践与思考——以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戏剧社为例[J]. 当代戏剧,2017,(04):46-48.
[2]权明明.浅谈如何提高剧院舞台艺术对人民群众的文化熏陶[J]. 甘肃科技,2015,31(24):110-111+101.
[3]金铮.小剧场,大舞台——从校园舞台剧《福二摩斯》观湖南大学生戏剧社团的现状及发展[J].戏剧之家,2015,(19):4-8.
[4]楼莹璐.校园戏剧的文化建构作用——以浙江师范大学阿西剧社为例[J].大众文艺,2013,(22):179-180.
[5]张佳蕾. 呼唤创造 呼唤思想 呼唤生命——近年来校园戏剧的倾向性问题[J]. 上海戏剧,2006,(06):11-1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