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岩景区全国研学旅游基地建设探讨
2018-02-03米思琪王跃李鸿
米思琪+王跃+李鸿
摘 要:2013年研学旅游被正式提出,开始发展。我们以重庆红岩景区为基础,通过对重庆巴南区中小学生问卷调查,以及对教务老师的调查访问,结合资料与分析,对全国研学旅游基地的建设进行探讨建议。
关键词:红色文化;研学旅游;研学产品
一、前言
从春秋时期我国孔子就曾带弟子周游列国,丰富知识阅历,崇尚一种学与游的统一,推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思想理念,到抗日时期陶行知倡导“新安旅行团”全国修学游活动,再到2013年国务院办公厅正式提出要”逐步推行中小学生研学旅游。从这一路的发展历程,我们不难看出,研学旅行在中国从古至今一直以不同的形式发展、成长着,而日后也将是中小学精神文明教育的重要方式。
我国红色旅游资源丰富且分布广泛,是我国精神文化中的宝贵遗产,同时它也承担着中小学生爱国精神的重要角色。将红色旅游与研学旅游相结合,是实现对中小学生的精神文明教育。在发展全域旅游的大背景下,大力推进“旅游+”是实现全域旅游的重要途径和方法,也是时代特征的具体产业体现。
重庆红岩景区研学旅游基地是以红色文化资源为主要内容形式,按照教育教学与旅游发展规律相结合的原则,充分体现了“旅游+学习”的全域旅游新形态,不仅提供了红色研学产品,更是让同学在一字一物一文中感受红色革命的精神。
二、研学旅游
(一)概念
研学旅游的概念并无一个确切定义。广义上是指饱含学习和求职欲望的旅游主体,离开常驻地点,进行异地探求寻知的旅游活动;狭义是指由学校根据区域特色、学生年龄特点和各学科教学内容需要,组织学生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的方式走出校园。
(二)国外研学现状
在日本被称为“修学旅行”,是日本学生最具特色的活动。起源于1946年的“修学旅行”,涉及从学习传统文化知识、参观国家公园、访问历史古迹,到涉及职业选择、自然体验、考察先进企业等等,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在韩国,几乎每个学生都参加过各种类型的研学旅游,其中较有特色的形式是毕业旅行。韩国教育部门将毕业旅行作为学生的一项必修课目,纳入学分管理,学生只有参加并修够相应学分,才可以毕业,并且研学旅游的范围也不囿于本国内。作为现代旅游业诞生地的英国,一直以来就有崇尚研学旅游的风气,被称为“大陆游学”的theGrandTour,实际就是研学旅游。由于欧盟国家间往来不需要签证,所以英国学生的境外研学旅游较之非欧盟国家的学生更为便利。美国家长较少有“望子成龙”的功利念头,孩子参加假期活动主要还是凭借兴趣爱好,所以研学旅游和夏令营、冬令营一样,为满足或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提供了多种多样的选择,是假期非常受学生欢迎的活动。此外,不少美国高中生会在假期里参加国内名校游,了解高校特色,为将来升学选择做准备。德国巴伐利亚州政府也明确将修学旅行及其载体青年旅社写入了当地的教育法,对修学旅行的课程、方式、时间等都作了明确的规定。
(三)类型
以资源类型分类,主要分为自然观赏型、知识科普型、自然观赏型、体验考察型、文化康乐型、励志拓展型。
(四)作用
研学旅游不仅拓宽了教育视野,使学生在旅行中获得新知,陶冶了学生情操,提高了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了团队意识,锻炼了他们的团队精神,而且寓教于乐,拉近了课堂与社会的距离。讓学生背边旅行边学习,避免了读死书、死读书的现象,弥补了课堂教学的不足。
三、研究方法
(一)问卷设计
问卷分为单选题、多选题与问答题三种形式,共计17小题。内容主要包括受访者人口与社会学特征、研学旅游的认知与参与、制约研学旅游开展的因素以及对研学旅游的客观建议。
(二)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本次调研对象以南岸区中小学生为主——重庆市辅仁中学、重庆江南小学、重庆南坪实验小学康德校区,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方式,以采访问答为辅。2017年6月-7月,发放问卷300份,回收问卷298份,问卷回收率99.3%,其中有效问卷292份,有效率98%。
(三)结果分析
通过对问卷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在调查的292位同学里,有接近一半的同学对研学旅游是非常感兴趣的,一般感兴趣的也占据了47.6%的高比例,然而了解研学旅游的学生只占31.51%,68.49%的学生是不了解研学旅游,其中参加过研学旅游的仅有22.6%的学生。并且在对同学的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对于“研学旅游”这个词语,更多的同学是陌生的,更易理解秋游、夏令营这一类的说法。通过对学校教务管理处的老师咨询,我们了解到,小学部低年级的更多的是布置给家长,让其家长带到科技馆、烈士墓等地参观学习,而四至六年级的孩子,学校将选择性的带一至两个班进行户外学习,即研学旅游。对于初中的学生,更多针对的是一二年级的班级,也是采取抽选一两个班,与学校以外的机构进行沟通洽谈,一些研学机构作为中间媒介,进行研学旅游,对于初三年级的学生,考虑升学考试的因素,一般是没有举行这类活动的。高中部学生更多的精力则是放在了学习上,学校基本不会组织集体性地研学旅游,更多的是向学生宣传推荐信用比较高的,与学校有过合作的研学机构组织的夏令营、冬令营等活动。同时我们还了解到,无论是对于学生、家长还是学校,出行安全是影响研学旅游进行的最大因素。
此外结合资料查询,重庆市教育局对中小学生研学旅行进行了试点学校的公布,整个重庆严格遵循《重庆市中小学研学旅行试点工作选题参考指南》的学校仅172所,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重庆研学旅游的普及率并不是很广泛。
四、红岩研学旅游基地发展状况
重庆红岩景区的核心景观地处重庆主城的渝中区与沙坪坝区,包括红岩革命纪念馆、红岩魂陈列馆、红岩魂广场、歌乐山烈士陵园、白公馆、渣滓洞等景点。
(一)年接待研学旅游者endprint
据景区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国庆八天红岩景区游客接待量共计达638180人次,比去年同期增加102610人次,同比增长19%。通过调查,从今年5月份开始,来红岩景区参观的游客数量呈增长趋势,从日均接待游客1.6万人次攀升到8月份的日均2.5万人次,其中党员干部和学生占主要客源。
(二)研学旅游产品
目前为止,重庆红岩基地已开发的研学旅游产品有“寻英烈足迹、传红岩精神”红岩故事宣讲团;针对青少年的项目有红岩文化班队、红岩故事宣讲、红岩文化室、小小讲解员、我和小萝卜头等;红岩党性教育基地。
(三)研学旅游基地建设存在问题
1.景区服务设施单一
与国内外一些博物馆、陈列馆相比较,红岩景区的装饰较为“简朴”,休闲设施、纪念品购物场所、游客安全急救中心等配套设施要么缺失,要么档次较低,又或者规模小。如红岩村游客接待中心,工作人员稀少,服务经营项目单一,缺乏特色文创产品。
2.安全隐患维修维护
文物保护任务本身是比较繁重的,随着游客量的逐年增加,较大程度威胁到革命遗址文物本身,景区的各处维修维护压力也逐渐增大。如红岩村一防空洞现目前正处于维修管理中。
3.道路交通拥堵依然严重
针对道路系统,红岩三大景区,只有红岩村景区是封闭式管理,禁止车辆通行出入。相较而言,歌乐山景区旅游道路中多过境道路,且路窄、弯急、坡度陡。即使最近几年对景区内道路有过改造,但路面的宽度未增加,完整的循环体系并未构成。遇见双休日、旅游高峰期时,交通秩序混乱,道路变得拥堵不堪,停车场内空间也变得拥挤狭窄,对游客的步行都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4.宣传服务水平较低
身处和平年代的青少年,对于红色文化的感触并不及上一代的深切。而红岩景区各个景点的陈列基本类似,特色不足,缺乏吸引力;除学校的教育宣传外,很少会有学生自主并多次学习;服务项目多为参观讲解,其参与性、体验性以及互动性是比较差的。
5.文化产业发展较为薄弱
现阶段研学产品发展还不充分,总体规模小,产品单一,贴近学生学习生活的红岩特色研学产品缺乏、产品品质不高,不太能够满足研学旅游的需求。对现有的人才、资金、技术、信息、项目之间的连接还没有做到最好;“旅游+学习”与互联网+的相互串联利用还不够。
五、红岩旅游基地建设意见
1.完善基础设施,提升服务管理质量。这对于一个景区而言是最基本的要求,只有基础设施完备,才能更好发展。
2.着眼于研學旅游基地,打造差异化景区。作为红色景区,要准确把握自身景区同其他景区,公园的区别,将红岩特色打造出来。
3.数字化园区建设。在纪念内几乎全是展览,可以在内营造虚拟景区,让人感觉真实回到那个时代,增加互动性,让游客可以和历史人物对话;同时增加视频等多媒体数据,使游客更加全面的了解那段历史。
4.红岩产品的完善。红岩基地目前仅有书籍类纪念品,而这类产品又具有完全的可替代性,景区应增加雕刻(如刻有红岩相关的刻石)饰品 (如红领巾)一系列具有红岩精神、文化的纪念品。
5.游览特色的丰富。目前景区全是展览类景,可以增加人和整个景区的互动,打造红色红岩诗歌文学区,将诗歌文学的朗诵出来,在听觉上丰富景区。打造模拟环境,利用雕塑,光线模拟如革命先烈的生活,斗争环境。
6.对于研学旅游者的不同情况进行不同的服务体系。如不同年龄段,民族,有着符合其接受能力的讲解服务。
六、结语
中国的研学旅游还处在基础发展阶段,需要探究和解决的问题还有很多。我们必须积极探索研学旅游发展的新形式、新方向,开发具有地域特色文化的研学旅游产品,创建以文化旅游为特色的研学旅游品牌。促进具有中国特色的“旅游+学习”的全域旅游的发展与升华。
参考文献:
[1]黄静佳.“研学旅行”该如何学”如何“行”?[EB /OL]. ( 2014-07-09)[2016-12-28].
[2]雷巧莉.红色旅游景区可持续发展的思考———以重庆歌乐山革命纪念馆为例[J].
[3]丁运超.研学旅行:一门新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J].中国德育,2014,9.
[4]杨艳利.研学旅行:撬动素质教育的杠杆[J].中国德育,2014,17.
[5]赵锐,关小凤,贾秋容.青少年研学旅游发展初探.2015.10刊.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