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刺参土池养殖技术探讨
2018-02-03王树亮崔红徐宏刚杨本利
王树亮 崔红 徐宏刚 杨本利
刺参,作为“海八珍”之一,具有促进人体新陈代谢、提高免疫力的功效,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和健康意识的增强,人们对刺参的需求量逐年增大,这为刺参养殖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潍坊市拥有优质丰富的卤水资源,为刺参养殖提供有利条件,目前,该市刺参土池养殖面积达1 330 hm2,并且有进一步增长的趋势。然而,刺参土池养殖还面临许多困难和难题,特别是夏季的高温及降水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大面积死亡甚至绝产。本文就刺参土池养殖如何加强管理,顺利渡过夏季进行探讨。
1 控制养殖水体温度
刺参最适宜生长的水温为10~17 ℃,当水温为17.5~19 ℃时,刺参的摄食能力开始下降;水温超过20 ℃时,刺参的消化吸收能力开始下降;当水温超过23 ℃时,刺参生长明显放缓;水温超过30 ℃时,刺参的重量开始下降。然而,在夏季高溫期,养殖区局部气温可达40 ℃以上,严重影响刺参的生存及生长。
为了控制刺参养殖水体的温度,一般采用提升养殖水位和加大换水量的方法。提升水位应注意保持和控制池塘透明度,透明度过低,会造成刺参夏眠的池塘底部夜间严重缺氧,导致刺参发病甚至死亡;加大换水量应注意养殖水体温差一般控制在5 ℃范围以内,温差太大,易引起刺参产生应激性反应,导致刺参发病甚至死亡。
2 控制养殖水体盐度
刺参最适宜生长的盐度为25‰~32‰,当盐度在10‰以下时,刺参耳状幼体会在1 h后全部死亡,当盐度在20‰以下时,稚参会出现死亡个体。夏季降水丰富,养殖水体盐度易发生大幅度下降,会引发刺参应激性病变,出现死亡漂浮现象,后果非常严重。
降水后,一般采取排淡和投加海盐的措施,控制刺参养殖水体的盐度。排淡常用溢水法,因降水会导致水体出现盐度分层,上层盐度较低,只需及时排出上层水,注入适量海水,就会取得较好的排淡效果,注意勿大幅度换水,因为雨后池外蓄水的盐度也有所降低,如果大量换水,反而适得其反。换水后,可向养殖水体投加适量海盐及生态制剂,人为提高水体含盐量和营养成分,保持水体鲜活度,为刺参提供更加适宜的生长环境。
3 控制养殖水体有害藻类的繁殖生长
夏天温度升高后,刺参养殖土池内的川蔓藻、刚毛藻及海绵藻等有害藻类容易大量繁殖生长,它们占据养殖空间,消耗水体中的营养盐、氧气,这将会抑制基础饵料和单细胞藻类的生长,从而造成养殖水体营养物质匮乏;这些有害藻类一旦繁殖过快,便会大面积的死亡腐烂,使养殖水体氨氮含量急剧升高,不仅会严重污染水质,还能导致池底部恶化缺氧,造成刺参病害及死亡。预防及治理措施如下:
春季水温升高时,刺参土池养殖过程中应注意肥水,促使养殖水体中的硅藻、绿藻等有益浮游植物形成优势种群,可以有效抑制有害藻类的生长;在进水口处设置浮筏及过滤网等,对外海的有害海藻进行有效拦截,发现养殖水体有害藻类和杂草繁殖过快时,及时人工捞除,以保持池水清新;陈秀玲等[1]在试验中发现,篮子鱼对青苔、浒苔等藻类有特别的偏食习性,而且摄食强度和效果非常明显,刺参养殖土池中混养适量的篮子鱼,可有效控制苔草等藻类的繁衍生长;药物治理建议采用物理类配合生物类的方法(如腐植酸钠配合芽孢杆菌),不建议使用化学方法。
4 控制养殖水体溶氧量
夏季导致养殖水体溶氧量减少的原因有以下几个:一是多种大型藻类(刚毛藻、硬毛藻、浒苔及石莼等)在刺参池塘的适温期大量繁殖生长,高温时这些藻体会大规模死亡,在池底腐烂、发酵,产生了热量及大量有毒物质(氨氮、亚硝酸盐及硫化氢等),导致池塘缺氧;二是夏季大雨过后,养殖土池形成盐跃层,池水表层盐度低、密度小,底层盐度高、密度大,阻碍了整个水体上下溶解氧的交换,水体表层较高的溶氧难以到达底层,造成底层水体严重缺氧。
增加养殖水体溶氧量的措施:一是采用水车搅拌,既能增加上下层水体的交换,又能增加水体中的溶解氧;二是适当加大换水量,抽走底层缺氧水,注入新鲜溶氧量高的水;三是投放增氧片,如果情况比较严重,可采用此方法解决燃眉之急。
5 预防控制病害
5.1 应激性疾病
发病原因:大量降水导致养殖水体盐度变化过大;有害藻类大量繁殖等原因使养殖水体中的溶解氧量较低;残饵、粪便、大型藻类等腐败,致使水体中产生氨氮等有毒物质。
主要症状表现为:未夏眠的参苗伸展不好,僵硬、体色发红、变暗,体型呈细长条;已经进入夏眠的刺参有吐肠肿嘴现象,体色发白或呈透明状、化皮等。
预防治疗措施:有效控制有害藻类;立即开动增氧机,增加养殖水体溶氧量;对养殖水体进行消毒处理并施用抗应激类的药物,直至症状好转。
5.2 气泡病
发病原因:夏季高温季节,大雨过后连续晴天,促使小型藻类大量繁殖,它们产氧能力强,使得水中气体过度饱和,导致刺参发生气泡病。
主要症状表现为:发病刺参肉刺根部及表皮有大小不等的“白泡”,“白泡”破后形成创伤面溃烂,即“化皮”症状,严重可导致死亡。
预防治疗措施:排淡之后,应尽量及时注水,提高水位;雨后晴天尽量多开增氧机,同时用表面活性剂促进过饱和气体逸散;已经发生气泡病的池塘,连续使用2次聚维酮碘,可有效防治继发细菌感染。
在夏季休眠期内,刺参活力弱,摄食少,抗病力差,养殖水体环境一旦恶化,很容易引起刺参大面积的发病甚至死亡,难以控制和治疗。在这样的情况下,加强综合管理,做好疾病的预防显得尤为重要。主要做好以下几点:选择购买健康苗种;养殖密度合理;提高水位,及时换水,保持水质良好;防止有害藻类的大量滋生,控制养殖水体透明度;养殖用具专池专用,避免交叉感染;注意观察刺参活力、体表变化、摄食与粪便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6 日常管理
6.1 维持稳定的养殖水体环境
在进入夏天之前,逐渐注水提高养殖水体水位到2 m左右,养殖水体水量较大,从而降低了不可控的自然因素的影响力,避免养殖水体水温、盐度等指标较大幅度的波动。同时,由于水位升高,增大了池塘溶氧的贮备空间,减少了刺参因环境变化而产生应激性反应的情况,为刺参的生长提供更加适宜的环境。
6.2 加强观察、检测
每天定时巡塘,检查堤坝、闸门、闸网等是否损坏,刺参是否成群靠岸;定期进行水质监测,内容包括水温、盐度、溶解氧、pH值等,此外,对水色、透明度、水中的浮游生物的种类、数量等要经常进行观察,如有条件应对水中的营养盐含量进行定期监测,以便了解水质动态,及时发现问题,及早的做出相应的处理措施。
参考文献:
[1]
陈秀玲,刘绍成,高玉坡,等.海参池塘新型附着基生态高效养殖技术[J].河北渔业,2015(6):28-3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