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2—4日辽宁省区域性降雨过程物理量场特征分析
2018-02-03李俊乐姚晔吕志红沈斌全美兰金钢刘明马骁颖刘帅李若楠乔延艳高志红
李俊乐+姚晔+吕志红+沈斌+全美兰+金钢+刘明+马骁颖+刘帅+李若楠+乔延艳+高志红
摘要 本文利用2016年5月2—4日NCEP/NCAR再分析资料对发生在辽宁地区一次区域性暴雨过程的物理量场特征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此次降雨过程高空冷涡区有明显的正涡度向下输送至黄淮气旋所在区域,黄淮气旋上空200~400 hPa为强辐散区,低层辐合、高层辐散的配置为暴雨的产生和维持提供很好的抬升条件,降雨天气剧烈。此次降雨过程辽宁东南部海面为水汽大值区,水汽输送带由此伸向辽宁地区,风逆时针旋转,急流携带大量东南部洋面的水汽源源不断地向辽宁地区输送,水汽在辽宁地区辐合,有利于暴雨的维持和加强。
关键词 暴雨;散度;涡度;水汽;辽宁省;2016年5月2—4日
中图分类号 P458.1+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8)01-0204-01
东北暴雨主要是西风带、副热带和热带环流系统相互作用的结果,具有突发性强、强度高、持续时间长等特点。多年来东北暴雨的预报和预警一直是我国东北地区气象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东北地区暴雨按照暴雨覆盖范围的大小可分为3类:局地暴雨、区域性暴雨和特大范围暴雨。暴雨是中国东北地区的主要灾害性天气之一,气旋类暴雨是东北地区较为常见的暴雨天气系统类别,气旋是造成我国东北地区区域性暴雨的主要系统之一,影响东北地区的气旋及气旋类暴雨多集中在7—8月。姚 晔等[1]在“辽宁省一次黄淮气旋爆发性降雨过程分析”中针对2016年5月2—4日降雨过程的天气形势进行了分析研究。本文主要对此次过程进行物理量场方面分析,初步探讨引发此次辽宁地区区域性暴雨过程的水汽源地及水汽的输送和集中。
1 散度场分析
从水平散度来看,2016年5月3日8:00辽宁低层为辐合区,辐合大值区位于辽宁东南部,高层为辐散区,辐散大值中心位于辽宁以东地区,低层辐合高层辐散的配置为暴雨的产生和维持提供了很好的抬升条件[2-3],从暴雨区散度时间-高度剖面来看,降雨开始前雨区整层散度较小,散度值约为0,整層辐合辐散不明显,降雨开始后雨区低层逐渐转为负散度区,高层转为正散度区,3日8:00左右低层有散度的负值中心,高层有散度的正值中心,此时低层辐合、高层辐散最为明显,降雨和大风天气剧烈(图1)。
2 涡度场分析
从500 hPa水平涡度来看,2016年5月3日8:00正涡度大值中心位于山东半岛东部,500 hPa辽宁处在其前部的正涡度区内,有上升运动,从暴雨区涡度时间-高度剖面来看,降雨开始前高低层整层涡度均为负值,降雨开始后整层涡度转为正值,低层涡度较小,高层为涡度的大值区,高空冷涡区有明显的正涡度向下输送至黄淮气旋所在区域,黄淮气旋上空200~400 hPa为强辐散区,对辽宁地区暴雨、大风天气的加强和维持比较有利[4-5](图2)。
3 水汽条件分析
由2016年5月3日8:00 850 hPa水汽通量散度以及水汽通量可知(图3),辽宁东南部海面为水汽大值区,水汽输送带由此伸向辽宁地区,暴雨区水汽通量不大,风逆时针旋转,急流携带大量东南部洋面的水汽源源不断地向辽宁地区输送,从水汽通量散度来看,辽宁地区为负值,水汽在辽宁地区辐合,有利于暴雨的维持和加强[6]。
4 结论
(1)2016年5月2—4日辽宁地区降水过程有较好的低层辐合、高层辐散的动力抬升条件和配合较好的水汽输送条件,使得此次降水过程持续时间较长。
(2)低层辐合、高层辐散的配置为暴雨的产生和维持提供很好的抬升条件,降雨和大风天气剧烈。
(3)高空冷涡区有明显的正涡度向下输送至黄淮气旋所在区域,黄淮气旋上空200~400 hPa为强辐散区,有利于辽宁地区暴雨、大风天气的加强和维持。
(4)辽宁东南部海面为水汽大值区,水汽输送带由此伸向辽宁地区,风逆时针旋转,急流携带大量东南部洋面的水汽源源不断地向辽宁地区输送,水汽在辽宁地区辐合,有利于暴雨的维持和加强。
5 参考文献
[1] 姚晔,李俊乐,赵思文,等.辽宁省一次黄淮气旋爆发性降雨过程分析[J].现代农业科技,2016(13):237-238.
[2] 杨克明,林建,康志明,等.2004年7月黄淮特大暴雨的天气动力学分析[J].高原气象,2006,25(5):781-791.
[3] 胡燕平,单铁良,殷广亚,等.2008年河南黄淮地区暴雨过程个例分析[J].气象科学,2009,29(6):821-826.
[4] 梁钰,王新敏,邵宇翔,等.河南省黄淮气旋暴雨的天气特征及个例诊断[J].气象与环境科学,2010,33(1):24-29.
[5] 苏华,杨予兵,刘建,等.“960628”黄淮气旋暴雨分析[J].气象与环境科学,1998(3):14-15.
[6] 王东海,钟水新,刘英,等.东北暴雨的研究[J].地球科学进展,2007,22(6):549-5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