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发展苹果矮砧集约栽培示范基地建设项目的思考
2018-02-03李正君翟红霞
李正君+翟红霞
摘要 通过建设苹果矮砧集约栽培示范基地,提出具体发展目标、建设内容和技术方案,对产生的效益进行分析,以期为果农提供参考。
关键词 矮砧苹果;集约栽培;建设项目;发展目标;技术方案
中图分类号 S66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8)01-0086-02
为充分利用彭阳县光热资源,提高整合资金的综合效益,更大效益地发挥“两杏一果”在彭阳县农民增收的主导地位,在国家提出产业脱贫的背景下,发展矮砧苹果产业,结果早、产量高,脱贫快,且再不返贫。通过发展世界最先进的矮砧苹果,实现苹果的生产、加工、运输、销售的产业链条,带动彭阳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可以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主要来源,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精准扶贫做出贡献。
1 基本情况
项目区位于彭阳县红河镇常沟村,属黄土丘陵沟壑区,主要地貌类型为沟台、河谷、川道、沟壑等交错分布,境内水平地带性土壤为黑垆土,植被类型为半干旱干草原区。当地气候类型为典型的大陆性季风气候,属温带干旱气候区,年均日照时数2 358.3 h,年均太阳辐射量为533.89 kJ/cm2;年平均气温7.4~8.5 ℃,≥0 ℃积温3 000~5 000 ℃,≥10 ℃积温2 200 ℃,无霜期147~168 d;年均降雨量350~550 mm,降雨量分配差异大,雨季(7—9月)降雨占全年降雨量的60%以上。
2 发展目标
2.1 经济目标
彭阳县红河镇常沟村新建苹果示范基地13.33 hm2,辐射带动农户发展22 hm2。苹果树寿命按25年计算,纯收入可达到1.5亿元,提供项目区农民户均务工收入1 200元;劳动生产率和土地产出率大幅提高,基础生产生活设施进一步完善,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1]。
2.2 技术目标
第1年定植建园,第2年挂果,第4年有一定产量,第5年后进入盛果期,果品有较高收入。为了增产增效,采用标准化栽植技术(抗旱、防爆、抗寒、矮化)及节水灌溉设施化生产管理手段。
3 建设内容
3.1 建设地点及项目布局
主要布设在红河镇常沟村高河、常沟2个村民小组。
3.2 建设规模及内容
新建苹果矮砧集约栽培示范基地13.33 hm2,辐射带动农户发展22 hm2,品种全部为脱毒烟富3号。
3.3 建设期限及进度安排
3.3.1 建设期限。建设期限1年,即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
3.3.2 进度安排。2017年8—9月,完成建设地块的落实工作及方案的编制;2017年10—11月,完成13.33 hm2示范基地的土地整理、改良及苗木的招投标工作;2018年4—5月,完成整地、栽植、灌水等工作;2018年8月,完成自查驗收工作及整理完善各项内外业资料,申请财政、发改部门进行验收[2]。
4 技术方案
4.1 园址选择
应选择光照充足、土层深厚、质地疏松、黄土类及砂壤土,土壤深度在1.5 m以上,海拔1 000~1 700 m的山台地、塬地、川地均可,应远离工业废水、废气、废渣、粉尘等污染,交通便利,灌溉条件较好。
4.2 栽培品种选择
主栽品种选择烟富3号、授粉品种选择嘎啦。隔行配置授粉树种,主栽品种与授粉树种比例5∶1。
苗木标准:主栽烟富3号和授粉树嘎啦,选择二年生带侧枝大苗,地径1.5 cm以上的一级苗,要求嫁接部位愈合好、根系完整、芽体饱满、无病虫害,具有良好分枝[3]。
4.3 栽植方法
4.3.1 准备定植穴。挖直径80 cm、深80 cm的定植坑。按造林密度2 m×4 m进行测设打点,采用穴状整地方式进行整地。定植穴整修:以打好的点为中心,开挖规格为80 cm×80 cm的柱状坑穴,将底土和表土分别堆放在两侧,整块地开挖结束后再进行回填,先回填表土,再回填底土,回填距原田面10 cm处并适当踩实,修成盆状坑。
4.3.2 施足底肥。定植坑下面分层填入作物秸秆5 kg,表土和优质腐熟的农家肥20 kg、过磷酸钙0.5 kg、硫酸钾0.25 kg、和匀填入坑内,回填至地表20 cm左右踏实。
4.3.3 深栽浅埋。将苗木放入坑内,舒展根系,回填细土至全部根系埋住后提苗,以舒展根系,并进行第1次踩土,再回填细土,进行第2次踩土,使土壤紧密接触根系,深度以超过起苗时原印5 cm左右为准。边填土,边踏实。
4.3.4 水分管理。定根水灌足水(每株20~30 kg),使根系和土壤紧密接触,待水干后填土整平土壤。栽植后,每年利用机井、库坝、水窖等水利设施灌溉2~3次。同时,每年松土除草2~3次,并做好整形修剪、防寒、病虫鼠害综合防治等工作。
5 效益分析
5.1 经济效益
项目按期完成后,经过科学的土、肥、水和树体管理,新建苹果示范基地13.33 hm2,辐射带动农户发展22 hm2。苹果寿命按25年计算纯收入可达到1.5亿元,提供项目区农民户均务工收入1 200元。
5.2 生态效益
新建苹果示范基地13.33 hm2,辐射带动农户发展22 hm2,新增经济林面积35.33 hm2,农村人居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多种生态功能如保水固土、空气净化、小气候调节等发挥明显[4]。
5.3 社会效益
项目的顺利实施,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项目区农民的现代林业意识、经济意识、科技意识,一大批会管理、懂技术的现代新型果农将诞生,可辐射带动当地经济林产业的大发展。同时,可提供2 000个就业机会。
6 参考文献
[1] 冯德鹏.庆阳市苹果矮化栽培现状调查分析[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4.
[2] 王佳军,高洪岐,仉服春,等.苹果矮化栽培状况及应采取的技术措施[J].北方园艺,2011(14):60-61.
[3] 梁录瑞,谢宏伟,赵和平,等.苹果矮化栽培中的问题和解决途径[J].北方果树,2009(4):1-4.
[4] 卜范烈,陈桂玉,于国英.苹果矮化栽培中几个亟待解决的问题[J].果农之友,2017(9):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