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露地韭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2018-02-03李芳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1期
关键词: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摘要 介绍了露地韭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包括品种选择、地块选择、培育壮苗、适时定植、定植后管理、病虫草害防治、收割、定期轮作等方面内容,以供种植户参考。

关键词 露地韭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633.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8)01-0069-01

韭菜是一种典型的多年生茎叶类绿色蔬菜,营养丰富、气味芳香,深受人们喜爱[1]。韭菜属百合科,抗寒又耐热,一年四季均能生产,可周年供应市场。韭菜栽培可分为保护地栽培和露地栽培。保护地栽培的韭菜可以使韭菜提前和延后上市,价格高,效益好;但其水分含量高、香味不浓,口感不及露地韭菜好,而且保护地栽培的韭菜投资成本高于露地。因此,宝应县安宜镇化庄村近郊菜农针对市场消费需求,运用科学的栽培措施,采用露地栽培的方式,精心管理,使露地韭菜产量高达75 t/hm2以上,平均售价3~5元/kg,总产值超过22.5万元/hm2,效益十分顯著。现将其露地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 品种选择

依据韭菜生物学特性和当地气候环境,当地菜农选用了耐热、抗寒、冬季“回根”晚、春季发棵早、叶嫩、纤维少、适合本地栽培的韭菜品种。一般选用的品种主要有791、平韭1号、平韭2号等。

2 地块选择

露地韭菜栽培应选择地势平坦、排灌方便、土壤耕层深厚、肥沃疏松且近3年内未种过葱蒜类作物的砂壤土或壤土地块[2]。

3 培育壮苗

3.1 苗床准备

于播前3~5 d撒施优质灰杂肥37.5~52.5 t/hm2或精猪粪37.5 t/hm2、氮、磷、钾三元复合肥750 kg/hm2在苗床上作底肥,并耕翻,耕后细耙,做成宽1.2 m的畦。

3.2 播种

当地温稳定在12 ℃时即可播种,本地一般在惊蛰至清明期间播种,用种量112.5~150.0 kg/hm2,播种方式为撒播。一般1 hm2苗床的幼苗可栽4~5 hm2大田。由于韭菜种皮坚硬,不易吸水,发芽缓慢,因而播种前要先浇足底水,保证种子吸足水分和保持土壤湿润,然后再撒播经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拌过的干种,撒播后再覆盖1.5~2.0 cm厚的湿润细土。最后在覆盖的湿润细土上再铺盖1层稻草,以提高苗床温度和防止水分散失,促进幼苗早发快发,并提高发芽率[3]。

3.3 苗床管理

苗床管理总体上应掌握“前促后蹲”的原则。当大部分种子发芽且叶尖露出土面时要及时撤去稻草并浇足1次水。韭菜幼苗从出土长出第1片真叶至2~3片叶期间,根系细弱且多分布在土表层。因此,苗床不能缺水,一般5~7 d浇1次水保持土壤湿润。苗高达10 cm左右时随水追施尿素150~180 kg/hm2。当苗高达15~18 cm时,韭菜幼苗根系已经比较发达,此时要适当控制水分,防止韭菜苗生长过高过细,造成入伏后发生倒伏。育苗期间要及时用药防治病虫。

4 整地定植

定植前大田施腐熟鸡粪37.5~45.0 t/hm2或精猪粪75 t/hm2左右,及氮、磷、钾三元复合肥750 kg/hm2、硫酸锌30~45 kg/hm2整地做畦。整地时要求土块细碎、畦面平整,畦面宽3~4 m,畦面要低于畦埂5 cm左右。

当春播的韭菜苗株高达15~20 cm、有4~5片真叶时即可定植,本地定植期一般在芒种前后。起苗前2~3 d育苗畦要浇1次足水,以便于起苗。韭菜起苗后需抖尽泥土,并剪除根须末端,留须根约3 cm;同时剪去叶尖端,仅留10 cm左右叶长。定植时要注意随起随栽,不栽隔夜苗。并要求栽平、栽实。韭菜的定植方式为小丛密植,每丛8~10株苗,行距20 cm,丛距10 cm。定植深度为2.5~3.0 cm,不宜过深或过浅。土壤含水量过多,氧气含量不足,易影响新根发生甚至造成烂根;而气温过高,蒸腾作用过盛,则易引起叶片过量失水而干枯,延迟缓苗。因此,韭菜定植时最好避开高温高湿季节。

5 定植后管理

5.1 科学浇水

定植后浇1次足水,以后隔1 d浇1次,连续2~3次后,当韭菜长出新根和新叶时再浇1次水,然后中耕蹲苗,在整个生长与收获阶段应保持土壤湿润。土壤干时于傍晚或清晨浇水;遇涝时注意及时排水,防止韭菜受涝发病或死苗,尤其在多雨期如梅雨季节等,要保持沟系畅通。进入10月以后,气温逐渐下降,韭菜生长速度减缓,根系吸收能力减弱,叶片中的营养物质逐渐向地下部运输,贮藏于鳞茎和根系中。此时应减少浇水,掌握地面不干不浇水的原则。若浇水过多,则会导致植株恋青,影响营养物质积累。

5.2 刀刀追肥

施肥原则上要求有机肥、无机肥相结合,速效肥与迟效肥相结合,提高韭菜品质。每次收割后2~3 d要及时追施肥料1次[4],一般施腐熟的猪粪尿37.5~45.0 t/hm2或腐熟的菜籽饼1 050~1 200 kg/hm2+尿素225~300 kg/hm2,以满足韭菜茎叶大量生长所需养分。施肥方式上猪粪尿采用泼浇,而饼肥和尿素一般都在韭菜行间拉沟施。

5.3 早春覆土

韭菜具有跳根特性,每年早春韭菜新芽萌发前都要覆盖一层肥沃、无病虫、无杂草种子的酥土,覆土厚度约2 cm,以利于韭菜新根萌发及对养分的吸收和储藏。

6 病虫草害防治

露地栽培韭菜的病害主要有灰霉病、疫病,虫害主要有韭蛆、蓟马和潜叶蝇。防治灰霉病一般选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 000~1 500倍液喷雾,每收割1~2刀喷药1次。如发现有韭菜疫病中心应立即喷洒72%锰锌·霜脉可湿性粉剂700倍液,每隔10 d防治1次,连续2~3次。防治韭蛆一般于夏、秋季选用50%辛硫磷或40%乐果1 000倍液叶面喷雾或灌根;蓟马和潜叶蝇可用吡虫啉及菊酯类农药防治。杂草是露地韭菜生产上的大敌,播后苗前可喷施33%除草通乳油,出苗后可用20%拿捕净乳油进行茎叶喷雾。

7 适时收割

本地露地栽培的韭菜从3月底至11月上旬均可收割。夏、秋时节气温高,韭菜生长快,每隔15 d左右即可收割1刀;早春和秋末气温较低时,韭菜生长缓慢,每隔20~25 d收割1刀。韭菜收割过早,产量低;收割过迟,则叶尖黄叶增多,叶片纤维增加,品质下降。一般掌握叶子“圆尖”后收割。收割宜在晴天早晨进行,留茬2~3 cm,阴雨天气可以全天收割。每收割1刀后及时中耕,耧平畦面。当下刀韭菜茎叶萌发8~10 cm时伤口愈合,即可追肥浇水。

8 定期轮作

韭菜虽然为多年生蔬菜,但在同一地块生长的年份也不宜过长。一般3~4年要轮作1次,或将老韭菜根刨起,剪去下层老根茎,重新定植到新的田块[5]。否则,会导致韭菜产量降低、病虫害加重、品质退化、全年效益明显下降。

9 参考文献

[1] 杨春艳.露地韭菜高效栽培技术[J].农村科技开发,2003(8):15.

[2] 杨宛玉,尹守恒.韭菜优质丰产高效生产技术模式[J].中国果菜,2010(9):8-10.

[3] 薛捷,黄玲玲.大棚韭菜高效栽培技术[J].上海蔬菜,2010(5):36-37.

[4] 王磊.辽西北地区露地韭菜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2017(7):7.

[5] 周爱芹,李芳,薛彭俊,等.露地青韭高产高效栽培技术[J].当代蔬菜,2006(4):27.

猜你喜欢

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我国育成高产高抗水稻新品系
提高提问的有效性, 构筑高效的语文课堂
打造务实、创新、高效的语文课堂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玉米高产优质高效益简化栽培新技术
淮北地区马铃薯优质高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