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有色金属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2018-02-03任世赢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18年1期
关键词:有色金属矿产资源矿山

任世赢

(江西财经大学,南昌 330013)

2016年,国务院颁布了《全国矿产资源规划(2016-2020年)》,该规划指出要进一步夯实国内资源保障基础,进一步加强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到2020年,基本形成节约高效、环境友好、矿地和谐的绿色矿业发展模式,基本建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富有活力的现代矿业市场体系。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如何进一步推动我国有色金属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的发展,已成为一项重要研究课题。

1 我国有色金属矿产资源的特点

1.1 资源总量大,人均占有量低

我国拥有广袤的陆地与辽阔的海洋,地质结构多样,孕育了总量丰富的有色金属矿产资源。从资源总量上看,2012年,我国已探明的铜储量达300万t、铝土矿储量8.3亿t、铅储量1 400万t、锌储量4 300万t[1]。可以说,我国是一个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大国。然而,从人均占有量上看,我国人口数量众多,对有色金属的需求量以及消耗量较大,有色金属矿产资源人均占有量较低。因而,我国同时也是一个有色金属矿产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

1.2 共生、伴生床矿多,单一床矿少

勘探数据显示,我国有色金属矿床中共生、伴生床矿较多,有色金属矿山共伴生元素共计40多种,80%以上矿床含有铝、铜、锌、铅等10多种共生、伴生元素。

1.3 多贫矿、少富矿,开发难度大

我国有色金属矿床数量较多,种类丰富,但从品味而言,多贫矿、少富矿。以铜矿为例,我国铜矿床的平均品位只有0.87%,远远低于赞比亚、智利等国家的铜矿床品位。贫矿较多、富矿较少的矿床特点大大增加了有色金属资源开采利用的难度。例如,高铝、高硅、低铁是我国铝土矿的显著优点,可大部分是难选冶的硬铝土矿,这严重限制了我国矿产资源可开采量,加大了矿山建设以及开采成本,造成资源浪费。

1.4 分布范围广泛,地域分布不均衡

我国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分布广泛,各个省市均有分布,但是地域分布较为不均衡。特别是从资源开采情况看,我国铅锌矿开采除保持了广西、湖南、广东、江西等华南地区的原有开采外,正在重点向云南、内蒙古、甘肃、陕西、青海等西部地区转移。

2 我国有色金属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现状

2.1 共伴生有色金属矿产资源综合利用

综合利用共伴生有色金属矿产资源,需要依靠先进的采矿方法与科学的选矿技术,将主要矿产元素与共伴生矿产元素同时开采并分别加以利用,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共赢[2]。目前,我国有色金属共伴生床矿资源综合利用率仅为40%,比世界发达国家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低约20%。

2.2 “三废”资源综合利用

综合利用矿山开采过程中的“三废”资源是指依靠先进的工艺技术剥离有价值的元素,并对其进行分类回收利用,实现变废为宝、化害为利。这不仅消除了“三废”对环境的污染,也产生了一定的经济效益。随着近年来的发展,我国对“三废”资源的综合利用取得较大的进步,特别是我国尾矿、剥离围岩利用取得了较大进展。统计资料显示,在抽查的43个矿山中,有19个矿山对尾矿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综合利用,占总数的44.18%,其中有5个矿山的尾矿利用水平很高。

3 我国有色金属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企业规模较小,资源开采盲目

目前,有色金属矿山开采行业准入门槛较低,我国有色金属开采企业大多规模较小,实力雄厚的矿山开采企业较少。小规模企业的开采势必造成设备基本建设成本较高,资金与技术支持不足,难以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与选矿工艺,存在设备与技术落后等问题。同时,由于小规模企业数量众多,企业难以实现科学规模开采,行业内资源争夺激烈,盲目开采、乱挖乱开、采易弃难、取厚丢薄、浪费共伴生资源的现象十分严重,这严重浪费了我国宝贵的矿产资源,不仅造成开采成本较高,也破坏了生态环境。

3.2 技术水平较低,产业结构失调

在生产工艺上,由于我国大多数采矿企业规模小、企业间的合作交流少,我国大多数采矿企业的采矿技术和设备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同时,采矿技术的专业研发团队较少,对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开采及综合利用技术的研发创新不足。虽然从开采数量而言,我国矿产资开采总量能够满足社会生产的需求,并有一定的初级矿产资源出口到国外,但是这些初级矿产资源的经济附加值低,产生的经济效益较低,使我国的资源优势并未良好发挥。同时,我国仍需要从国外大量进口一些高纯度有色金属来满足国防及科研的需求。

在产业结构方面,由于缺乏严格的监管及开采指导,我国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在选矿、采矿、冶炼及加工方面的结构比例严重制衡,造成精矿保障能力低于有色金属冶炼能力、有色金属冶炼能力低于有色金属加工能力的现状,引发了众多技术与资源方面的矛盾。同时,我国矿产资源开发企业只注重短期资源开采效益,缺乏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眼光,忽略了环境生态效益及资源有限的前提,大规模扩建采矿区,大肆开采与破坏矿山,使资源开采量远远超过自然资源的承受范围,大大减少了有色金属矿产资源的未来可使用量。

3.3 资源开采与生态保护矛盾日益尖锐

在我国落后的开采技术以及重开发、轻治理的监管背景下,有色金属矿产资源的开采利用带来较多的环境问题,破坏了生态环境。首先,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开发作为一个耗能较高的产业,在开采、冶炼、加工过程中均需要消耗大量的水、煤等资源。其次,有色矿产资源的开采、冶炼和加工过程会产生大量的废渣、废气及废水,其中可能含有放射性物质及有毒物质。有色金属矿山“三废”的排放,不仅污染环境、影响人类健康,也使得环保成本增加,使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开采与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

4 我国有色金属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的发展对策

4.1 发挥资源综合利用潜能,实现经济与生态共赢

我国有色金属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率较低,有很大的发展潜能。在众多的矿山开发项目中,有一批项目因受到企业实力与外界环境因素的制约而未能实现资源综合利用的目标,如融资、技术及市场等因素。特别是贫铜矿资源的综合利用具有较大的发展潜能。因而,我国政府及企业应努力克服上述限制因素,开拓融资渠道,开发市场,加大使用低污染、低耗能、高产能的环保工艺,充分挖掘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的潜能。同时,重点推广矿产资源共伴生元素分离、富集、利用技术及设备,提高共伴生元素的回收利用率,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共赢[3]。

4.2 大力引进技术及人才,提倡绿色生态开采

有色金属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的发展离不开先进的技术及优秀的专业人才支持。因而,我国政府应该加大对引进采矿设备的政策支持,通过拓宽融资渠道、降低设备购入税等政策鼓励企业加大对设备引进的投入。小规模企业应该加强合作交流,通过联合开采提高资金及技术实力,引进先进的采、选、冶工业技术,提高资源开采效益及效率,发挥大规模开采的经济效益。同时,企业应该积极引进专业技术人才,提高选矿、采矿及加工过程的科学性及先进性,促进我国产业结构由生产初级矿产品向深加工高精度矿产品转移,为企业注入绿色生态开采新理念、新工艺。

4.3 加大政府管理力度,完善法律监管体系

首先,我国政府应改变重开发、轻环保的管理理念,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提高对有色金属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的重视度,规范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开采的准入制度,加大对盲目开采、破坏生态等开采行为的惩治力度,落实矿产资源开发规划,积极引导矿山开发企业实现合规开采、绿色开采。同时,立法部门应该完善矿产资源开发法律体系,细化有色金属开采有关法律条款,明晰开矿人的生态责任,提高相关法律条款的适用性与完整性,为我国有色金属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提供一道强有力的法律屏障。

1 胡振亚,白 瑞,胡晓华.矿产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技术支撑[J].科技与经济,2012,25(3):16-20.

2 张进德,田 磊,张德强,等.加强矿产资源开发与矿山环境保护战略研究[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3,38(6):53-55.

3 李 颖.关于有色金属矿产资源的发展战略[J].科技创新报,2014,(8):85.

猜你喜欢

有色金属矿产资源矿山
四大“矿山修复”方法
在矿山里耕耘(国画)
智能化矿山建设在中小型矿山的应用探讨
我国矿企海外十大矿山简介
有色金属“回暖” 中长期谨慎乐观
自然资源部发布《中国矿产资源报告(2018)》
矿业权出让转让及矿产资源开发整合审计主要内容和方法
哈萨克斯坦矿产资源使用法将作重大修改——哈萨克斯坦《矿产资源与矿产资源使用法典(草案)》解析
筑底企稳有色金属行业已过最难阶段
有色金属设计 欢迎刊登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