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抛物线
2018-02-03
桥梁设计师唐寰澄在活页本上勾勒了一幅人生抛物线。年过七旬,一些往事时不时就蹦了出来。十七岁那年,学校请来一位哲学教师,讲人生犹如抛物线,有起有落,社会的抛物线则彰显发展活力。唐寰澄把横坐标设定为年龄,纵坐标是一条起伏跳跃的曲线,他人生的第一个高点在1956年前后,接着是一个断崖式的下跌。
1948年秋天,汉口胜利街行人稀少,一个年轻人来到中国桥梁公司汉口分公司楼前,他沿着木板楼梯径直上到四楼,轻轻推开经理室大门。办公室不大,墙面贴满长江大桥的设计图,一位衣着讲究的中年人起身相迎,这是唐寰澄与梅旸春的首次见面。唐寰澄刚从国立上海交大土木工程专业毕业前来求职,梅旸春则受托于茅以升在武汉筹备建长江大桥。正是这次见面,让唐寰澄与桥梁终身结缘。
转眼到了1953年,铁道部武汉大桥工程局成立,梅旸春任副总工程师,唐寰澄当技术员负责大桥施工组织设计。1954年,武汉遭遇特大洪水,江汉关水位直逼29.73米,大桥局一部分人抢修汉水铁桥,一部分人泡在江水中抗洪筑堤,梅旸春和苏联专家带着设计组上庐山开始大桥整体设计。工作虽然紧张,但环境舒适,唐寰澄住在小洋楼里,查阅资料,为桥头和引桥设计做了大量准备工作。
根据政务院的决定,在正桥方案确定之后,联系正桥与引桥的桥台及引桥方案要向全国征集。大桥局彭敏局长邀请全国桥梁专家就此开了一个预备会议,就武汉长江大桥的规模,正桥的形式和可能采取的引桥方案作了介绍,唐寰澄列席了会议。不久,大桥局就向全国发出征集函,应征单位有清华、同济等著名院校及其建筑事务所。而对大桥局内部是否推荐方案存在争议,在彭敏和苏联专家吉赫诺夫的支持下,唐寰澄也提交了方案,排在末尾的25号。
1955年2月,大桥局召集专家评审会,地点在汉口滨江饭店。25套方案100多张图纸依次摆开,评委有茅以升、王度、李国豪、鲍鼎、李学海等,现场气氛热烈紧张,评委时而驻足细观,时而小声交谈。评选奖项环节,评委们各执一词,反复比较,一直持续到晚上,一、二、三个奖次才有结果,25号被评为三等奖。
同年3月,全部方案和评选结果上报铁道部,陈列于中南海怀仁堂,最后周总理一锤定音,采用25号方案。
一位初出茅庐的结构工程师,打败了国内顶级的建筑设计师,让人惊愕。这一结果,既出人预料,又在情理之中。从唐寰澄的成长经历中似乎可以找到某些答案。他出生于上海金山一个富庶家庭,从小受传统文化的熏陶;上海交大的学习,让他有了系统的土木专业知识;铁道部武汉大桥工程局在武汉,让他有更多机会接触到苏联和国内建桥专家,西林、吉赫诺夫、罗英、李文骥、茅以升、汪菊潜、王序森等都给了他直接的帮助。他深入考察过中国古桥建筑,对大桥的民族风格、大桥与龟山、蛇山、黄鹤楼、晴川阁的环境、文化协调统一有过长久的思考。他是一个志向宏大、心气极高的年轻人,长江大桥的蓝图早在他心里默默勾划。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国际时局的变幻。20世纪50年代,在中苏友好的背景下,国内建筑大都学习苏联的建筑形式。我现在难以找到25套方案的全部,但从现有的资料中可以窥斑见豹,引桥和桥台的方案都具有大体量、高基台的新古典主义特色。1953年斯大林去世,赫鲁晓夫上台,推行简单、实用的建筑样式,也必然波及中国建筑思潮的转向。比如北京中国科学院大楼,就被撤销了大屋顶。当中国建筑界尚未了解这一变化时,有一个人已经敏锐察觉到事态的走向,他就是被誉为“中国桥梁之父”的茅以升。他提醒唐寰澄要好好研究赫鲁晓夫在苏共大会上的报告。25号方案提交最晚,却以鲜明的民族特色、经济实用的形式赢得了上位。据说梁思成在给学生上课时,曾把此事作为案例,他问:如果斯大林晚死一年,长江大桥早建一年,结果又会如何?历史没有假设,偶然就是必然,可以说,25号方案并不是最好的,但是最合适的。
一个留芳百世的机会落到了一个未满30岁的年轻人身上。这一年,唐寰澄用局里给的1800元奖金,购买了家具,带上新婚妻子到北京蜜月旅行。大桥局提升他为主任工程师,负责大桥的美化设计。国人平生梦想的“他乡遇故知”“金榜题名时”“洞房花烛夜”,对他来说似乎来得太快、太顺。没料到,接下来发生的事却让他措手不及。
1957年7月,就在长江大桥竣工前夕,一场突如其来的反右斗争开始了。湖北省召开党外人士征求意见会,唐寰澄正患病在家休息,他不顾妻子反对,去参加会议。省里将他的发言提纲转回大桥局,他成为批斗的对象。1958年,他被戴上“右派”帽子,降职为技术员,分配到重庆白沙坨大桥工地劳动,一切又回到了零点。这段往事让唐寰澄不堪回首,他有过总结:少年得志,人生之大忌。
唐寰澄变了,变得沉默寡言。
以前的他性格开朗,踌躇满志。交大读书时,他组织学生团体“国乐社”。他弹得一手好琵琶,喜欢写诗、篆刻、书法,是个有名的文艺青年。妻子是一位文静漂亮的医学院毕业生,他们在舞会上相识,成为终生伴侣。唐寰澄还是个美食家,并烧得一手上海菜,同学曾送他外号“唐九只”,因为他一次能吃九只螃蟹。
这种变化也深深影响了唐寰澄的家人。我向他的长子唐浩了解其父亲的生活细节时,得到的答复是一家人聚少离多,他对父亲几乎没留下什么印象,只记得小时候听写记不住单词,常常遭父亲用带木柄的毛刷抽打手心的情节。弟弟八岁时,受人欺辱,怀孕的母亲找人评理,被折断了手指,拍X光片、吃药,受此影响,他小妹生下十几个小时便夭折了,父亲悲痛欲绝,给未见一面的女儿取名“萍儿”,一生都在责备自己。唐浩1974年高中毕业下放农村,1977年国家恢复高考时,考了220分。当时180分的成绩可上华工,他报考上海交大的志愿书却如泥牛入海,不知是否有父亲的原因。
唐寰澄晚年多病,记忆力衰退,他把积累一生的文献资料传给唐浩。在整理资料的过程中,唐浩才慢慢读懂了父亲。身处逆境的父亲,无论是在工地劳动轧断手指,还是劳动改造扫厕所,都要在晚上夜深人静时看书、做笔记。夏天没电扇,他打着赤膊、披条湿毛巾查阅资料,他把全部的精力都用在桥梁史的研究上。自1957年《中国古代桥梁》出版以来,唐寰澄先后编著了《中国古桥技术史》《桥梁建筑史》《桥梁美的哲学》《世界跨海交通工程》及《世界桥梁美学》等18种著作。2008年获茅以升科技奖最高奖——桥梁大奖,这是他人生抛物线中的又一个高峰。
2014年,著名桥梁专家唐寰澄去世,享年88岁。根据父亲遗愿,唐浩将整理好的书籍、设计稿、手稿、照片、证书共271件无偿捐给了上海市金山区档案馆,凝结一代建桥人梦想的珍贵遗物魂归故里。
1.唐寰澄与武汉长江大桥模型。
2.唐寰澄夫妇在北京苏联展览馆新婚旅行留念。
本文摘自《大桥》一书。
2017年2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