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堆里的“管家婆”
2018-02-03王同晟
文/王同晟
说起董艳红,在大兴农场家喻户晓,受过她帮助的女职工不计其数,女职工、贫困户有困难就找她,有难题就找她,她是大兴农场女人堆里的“拼命三郎”,也被女工朋友们亲切地称之为“管家婆”。
初春时节,乍暖还寒,3月10日一大早,董艳红像往常一样驱车前往养殖户王波的家中,看看她家近期的生活情况。今年五十多岁的王波和丈夫一直靠打工维持生活,生活并不富裕,农场女工委了解到她家的实际情况后,知道王波有养殖创业的想法,就帮助她办起了散鸡养殖场,为她们找到属于自己的事业。王波说:“去年抓了800多只小鸡,后来养了一年下来吧,也没有啥经验,糟践得多点,但是到年底,效益还可以,剩了3万多块钱,今年我准备扩大养殖,总结点经验,稍微多养点。”
“做了这份工作就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这是董艳红常说的一句话。42岁的董艳红自2009年担任大兴农场工会副主席、女工主任以来,一门心思地扶贫帮困,想方设法带领着全场女工创业致富,为职工群众谋福利,获得了全场职工的信任。如何解决贫困职工就医问题,就成了董艳红的一块心病。2009年她经过反复斟酌,与农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协调,建立了“特困病房”,至今已有100余户困难职工从中受益。大兴农场职工郭可碧大娘的老伴患有肺心病,两个儿子都患有强直性脊柱炎,不能从事体力劳动,小孙女还在上小学,一家人的经济负担全部压在了郭大娘的身上,自从“特困病房”成立之后,她的负担减轻了许多。郭大娘介绍说:“我家四口人,就有两个病号,每一年都得进医院住院五六次,从特困病房成立以后,对我家的照顾挺大,每一次住院就能节约100多元钱,一年五六次,都得省下1000多元钱,成立特困病房五六年来,累计一下,都能给我家省下将近6000元钱,对于我们这个困难家庭来说也不是个小数。”
董艳红说,设立这个特困病房,主要是为全场的低收入户、贫困户还有低保户解决一定的经济困难,在优惠政策上分两个档次,一个档次是低收入户和贫困户享受药品零利润,住院期间检测费用,比如心电、B超、X光都享受20%优惠政策,床费是全免的;第二个档次,就是低保户的享受待遇是药品零利润,住院期间的一些检测费用享受30%的优惠政策,床费免收。
随着特困病房的建立,越来越多的特困病号得到了救助,但困难职工的致富问题又开始困扰着她。2010年,大兴农场建立了扶低与自营经济相结合的蔬菜大棚、葡萄采摘园为一体的扶低基地,为贫困职工搭建致富平台,为女职工排忧解难,这让董艳红心里乐开了花。她经过反复调研、摸底向农场反应情况后,为49个低收入户提供了致富项目。大兴农场职工韩春花今年50多岁,她的爱人是公路站的退休职工,女儿还在外地上大学,一家三口人仅靠打工维持生计,农场大棚基地建成之后为她家找到了经济来源,她也成为第一个搬进蔬菜基地的贫困户。
董艳红不仅在扶低帮困工作中切实为职工群众解难题、办实事,为了解决有致富心愿却无资金来源的问题,2011年工会、民政组织成立“困难职工帮扶中心”“慈善救助接收站”和“爱心超市”为一体的帮扶机构,其中包括信访救助、法律援助、职业介绍培训救助、入学救助、医疗救助、生活救助,为女职工搭建资金平台,加快妇女致富步伐,让女职工互帮互助,打出一片自己的蓝天。
妇女基金会的成立,解决了女职工创业资金匮乏的问题,而“困难帮扶中心”则资助过无数个学生完成了梦想,考上理想的学府。大兴农场职工刘科梅大娘和老伴都70多岁了,儿子患有精神疾病,都没有经济收入,靠低保为生,在农场贫困基金的帮助下,小孙女顺利地完成了九年义务教育,现在就读于农垦建三江管理局第一高中,学习成绩名列前茅。
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集体的力量是强大的,董艳红还积极发挥工会的帮扶组织作用,带领全场的干部职工一同加入到增收致富的行列中,她创新帮扶模式,采用两个“2+1”,即:农场工会出资2万元,党员干部出资1万元;2名党员干部帮扶1个低收入户。根据建三江管理局职工共同富裕行动“保、扶”提档升级工程实施方案,几年来,大兴农场共扶持低收入户678户,其中以地扶低478户,以岗扶低112户,以业扶低88户,共为他们筹集资金1369万元,其中农场1000万元,干部出资369万元。
俗语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董艳红不仅为妇女职工寻找致富项目,提供致富信息,她还以女职工学校、农场科技园区、巾帼科技示范基地为阵地和平台,以“双学双比”“巾帼建功”活动为载体,组织全场妇女干部深入开展了“学、练、创”活动,促进农场广大妇女提升素质、岗位建功。围绕种植、养殖、手工编织等内容开展实用技术培训,共举办各类科技培训20期,培训妇女2000余人次。
作为一名女性,董艳红坚信只有自尊、自立、自信、自强,保持高度的事业心、责任感,才能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她构建了“巾帼维权”“魅力女性”“姐妹爱心”三大平台,积极组织庆三八联欢活动、道德知识讲堂、妇女维权讲座、女性保健知识讲座,开展妇女体检等系列活动。2013年秋季,她带领基层女工委成立妇女秋收互助小组,每个互助小组人员从十几人到三十几人,每天都集中到晒场,帮助种植户对水稻进行集中晾晒和传堆,每年累计互助活动480小时,节约生产成本近20万元。
她就是这样一个身处平凡岗位的新时代女性,用自己的好学、勤奋和爱心为广大妇女树立了榜样,同时也赢得了领导和同事的信赖与尊重。在她的带领下,大兴农场女工委2012年荣获黑龙江省城乡妇女岗位建功(“双学双比”)活动先进集体的称号。她个人曾获得黑龙江省农垦总局“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今年她荣获了省农村妇女岗位建功活动先进工作者的称号。“春日花葳蕤,娇艳绽芳菲。”董艳红以朴实的工作理念、优异的工作成绩、巾帼不让须眉的精神,在岗位上谱写了新时代女性的卓越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