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脾养儿颗粒联合酪酸梭菌活菌散治疗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
2018-02-03陈静静
陈静静
(淮安市妇女儿童医院<淮安市妇幼保健院>药剂科 江苏 淮安 223000)
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是常见儿科疾病,以腹泻、腹胀、腹痛和水样便伴随不消化食物等为临床主要表现,患儿食欲下降,严重者可发生营养不良。本研究对醒脾养儿颗粒联合酪酸梭菌活菌片治疗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的效果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文研究随机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140例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中39例男性、31例女性,年龄在4个月~6岁,平均(2.6±0.4)岁;实验组中38例男性、32例女性,年龄在5个月~6岁,平均(2.4±0.5)岁;两组患儿的临床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具备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儿入院后进行了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纠正,并对其进行用药指导、饮食调整、并发症预防等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如果患儿<1岁,2次/d,2g/次;如果患儿在1~2岁之间,2次/d,4g/次;如果患儿在3~6岁之间,3次/d,4g/次;如果患儿>6岁,2次/d,6~8g/次。而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又给予了酪酸梭菌活菌散治疗,通常是在饭后取1袋温水送服即可,2~3次/d。
1.3 疗效评价标准
(1)对两组患儿的腹胀、腹痛、腹泻、大便性状等好转时间进行记录和对比。(2)临床疗效。治愈:治疗后患儿大便性状恢复正常,腹泻发生频率≤2次/d,呕吐、发热等临床症状基本或完全消失;有效:治疗后患儿大便性状、呕吐、发热等临床症状出现明显好转,腹泻发生频率3~5次/d;无效:治疗后患儿大便性状、呕吐、发热、腹泻频率等症状未见改善。总有效率=(治愈+有效)/总例数×100%。(3)对两组患儿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记录和对比。
1.4 统计学处理
对两组患儿的临床指标改善情况、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借助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采用(%)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如果P<0.05,则说明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儿腹胀、腹痛、腹泻、大便性状等症状改善时间对比
统计发现,实验组患儿的腹胀、腹痛、腹泻、大便性状等改善时间均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儿腹胀、腹痛、腹泻、大便性状等症状改善时间对比(±s,d)
表1 两组患儿腹胀、腹痛、腹泻、大便性状等症状改善时间对比(±s,d)
组别 例数 腹胀 腹痛 腹泻 大便性状实验组 70 2.51±1.12 2.22±1.05 2.84±1.35 3.61±1.46对照组 70 3.75±1.23 3.47±1.21 4.97±1.65 5.35±1.65 P<0.05 <0.05 <0.05 <0.05
2.2 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对比
通过针对性治疗后,实验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好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2所示。
表2 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对比
2.3 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
统计发现,实验组患儿中有3例(4.29%)出现不良反应,其中2例便秘、1例大便干结;而对照组患儿中有12例(17.14%)出现不良反应,其中8例便秘、4例大便干结。他们之间的数据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属于临床常见病,细菌、真菌、病毒及寄生虫等都有可能引发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尤其是病毒,常见的病毒有埃可病毒、轮状病毒、冠状病毒、柯萨奇病毒以及肠道腺病毒等,因此做好腹泻患儿的临床治疗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醒脾养儿颗粒属于棕褐色颗粒,常用温水喂服,其化学成分主要有毛大丁草、蜘蛛香、一点红、山栀茶,以蔗糖作为辅料。具有养血安神、醒脾开胃、固肠止泻等功能,广泛应用于脾气虚引起的小儿腹泻便溏、厌食、烦躁盗汗等症状[1]。同时还可以增强胃蛋白酶活性,增多总酸排出量,从而达到助消化的效果。
酪酸梭菌活菌散属于肠道革兰阳性厌氧菌,主要用于肠道菌群紊乱而引发的消化道症状,其可以生成并分泌丁酸,其可以促进肠黏膜修复及再生,并在一定程度上阻碍黏膜损伤部位有害细菌的繁殖,使肠道正常菌群达到平衡[2]。同时酪酸梭菌活菌散还可以抑制肠道毒素的产生,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保证肠道的正常生理功能。
综上所述,对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患儿实施醒脾养儿颗粒联合酪酸梭菌活菌散治疗,其可以有效调节患儿的脾胃功能,并改善肠道功能,以更好的维持肠道正常菌群平衡,确保患儿的治疗效果。
[1]肖利丽.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小儿肺炎继发性腹泻40例临床观察[J].中医药导报,2013,(8):110-110,111.
[2]刘英,庞淑慧,冯芹等.酪酸梭菌活菌散治疗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的效果观察[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7,(5):9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