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农艺结合增强小麦防灾减灾能力
2018-02-02孙彦玲邰凤雷李平冯佐龙耿立星赵海涛
孙彦玲 邰凤雷 李平 冯佐龙 耿立星 赵海涛
摘 要: 小麦产量波动小则影响种粮农民的收入,大则影响国家粮食安全。农机和农技人员及时分析总结不利气候条件下小麦减产的各种因素,为农民、农机手提供技术指导,做好防灾减灾,能够减少损失,有利粮食稳产。
关键词: 农机;农艺;结合;小麦;防灾
中图分类号: F323.3 文獻标识码: A
doi:10.14031/j.cnki.njwx.2018.12.056
2017~2018年小麦生长期间,由于遭遇天气灾害影响,我省部分地区小麦生产遇到难题,农民收入受到损失,管理部门有忧虑。小麦是北方地区居民的主要粮食作物,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国人要把饭碗端在自己手里,而且要装自己的粮食”。为此,我们有必要就小麦减产构成因素进行认真分析总结,希望为以后防灾减灾提供参考。
1 土壤墒情大,影响播种质量
2017年小麦秋播期间,我省局部雨水较大,播种时土壤含水量大,尤其部分麦田属黏性土质,播种机行进过程中出现开沟器壅堵,不能正常作业,开沟深度不一致,播种深浅不一致;开沟器堵塞,拖拉机停车,造成局部落籽多,出现“疙瘩苗”;有的田块使用带旋耕功能的复合式播种机进行播种作业,旋耕刀粘带土壤多,清理不及时,拨土不正常,致使后面种子上方覆盖的土壤达不到3~5 cm,造成“露籽”影响出苗,或局部覆土过深造成弱苗;河北大部分麦区属小麦、玉米一年两茬轮作区,雨水大玉米秸秆韧性大,仍按往年秸秆粉碎1~2遍,秸秆粉碎质量较差,播种机作业时出现缠绕,行走不畅,造成缺苗断垅。有时会出现土壤过湿、 渍、涝现象,对小麦播种、出苗不利。
2 不重视播后镇压,死苗死孽
目前,河北省大部分地区小麦种植采用旋耕播种+秸秆还田模式,秸秆粉碎后不翻耕,用旋耕机把秸秆翻耕到13~15 cm的土层,会造成土壤松暄;如果播后不镇压,小麦种子与土壤接触不紧密,造成出苗困难;秋冬季因为小麦生长缓慢,直至停止生长,不需要太多水分,尚无问题,但到春季,小麦返青时节生长加快,此时根系与土壤接触不密切,吸水困难,就会造成死苗现象发生。小麦播后镇压,能粉碎土块,踏实土壤,提墒保湿,促进出苗。目前,播种机所带镇压器大都重量较轻,再加上部分农户不重视,2017年恰逢部分地区整个越冬期无有效降水,造成不同程度的死苗死蘖。
镇压强度根据土壤墒情和土质决定,一般黏性土质、土壤墒情大,镇压强度要减小;沙壤土或前期墒情差,镇压强度要适当加大;中壤土、墒情适中的情况下,镇压强度一般在100~150 kg/m2,要采用专用镇压器进行镇压作业,镇压后最好用铁耙耥一遍,弥补裂纹,保证表层暄土。
3 气候因素不利,部分麦田苗情先天不足
2017年小麦秋播期间,局部雨水较大,造成部分麦田播种推迟,晚播麦田因抢种时地太湿,土壤结团,不利于麦苗扎根,造成苗弱、苗小、根系不发达,未长成冬前壮苗,又遇到秋末冬初降温明显,小麦抗逆能力较差,既不抗旱,又不抗冻,再加上越冬期间基本未形成有效降水,造成黄苗、死苗。如此秋季小麦生长期间有效积温缺乏,叶少蘖少群体少。
进入冬季以后,气温一直低迷,到了春季气温回升较常年缓慢,以辛集某合作社麦田为例,2018年3月5日返青期调查,亩茎数73.8万个,单株叶片数4.9片,单株分蘖2.82个,单株次生根2.42条,群体适中,一类苗面积占30.78%,二类苗面积占51.09%,三类苗面积占18.13%。成熟期调查亩穗数44.7万,比常年低0.8万穗,影响产量。
4 倒春寒影响小穗分化
2018年春季,石家庄附近部分地区低温大风形成倒春寒,当时小麦正处于起身末至拔节初期,穗分化正处于消化原基分化末期到雌雄蕊原基分化初期,雌雄蕊分化受抑制,造成最终穗子还算完整,但穗粒数严重欠缺或“缺位”的现象。
5 降水多,病害多发
2017年小麦减产区域的气候特点是,小麦整个生育期降水多,抽穗期前后发生多次降雨过程,多次大范围的降雨过程造成小麦生长期赤霉病较严重,初期在小穗和颖片上产生水浸状浅褐色斑,逐渐扩大至整个小穗,小穗枯黄。湿度大时,病斑处产生粉红色胶状霉层。后期籽粒干瘪并伴有白色至粉红色霉。小穗发病后扩展至穗轴,病部枯褐,使被害部以上小穗形成枯白穗,最终造成麦穗上半部花而不实。
另外,镰刀菌引起的小麦根腐病也有发生,且发病早、传播快;田间湿度大,后期叶锈、白粉病都偏重发生。当地农技人员反映,小麦播种前多次宣讲宣传增施有机肥、菌肥,减少化肥用量(根腐病防治目前没有特效药,只能采用提高植株自身免疫力的办法);播种期降雨后及时宣传排水,早播种;小麦穗期多次宣讲病虫害综合防治,尤其是扬花期后遇雨,赤霉病的二次防治;有的农民仍然重视程度不够,造成赤霉病发生,并对产量形成较大影响。病害多发地区,穗期病虫害防治仍按常年采用“飞防”作业,用水量太小,也会影响小麦杀菌剂的防治效果。
6 重度干热风,造成千粒重降低
正常年份小麦的灌浆高峰大致出现在开花后20~25天,千粒重日增重约为2.3 g左右,而在2018年6月重度干热风年,灌浆高峰提前5天以上,日增千粒重最高2 g,少于常年。灌浆时间也缩短了4~5天,造成平均粒重下降,产量低于往年。
本世纪以来,天气变化异常,极端天气状况增多,农业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的破坏不容小觑,要稳定粮食生产,防灾减灾至关重要。灾损减一分,产量多几许。各级农业部门在关注高产的同时,也更加注重粮食稳产能力,切实发挥技术指导作用,把各项防灾减灾措施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