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对小学语文课堂提问艺术的探讨

2018-02-02刘桂峰

神州·下旬刊 2017年12期
关键词:语文课堂思维语文

刘桂峰

摘要:问题是思考的源泉,是学习的不竭动力。有效的课堂提问有利于激发小学生的語文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思维方向、激活课堂气氛和提高课堂效率。新课标的不断推进,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和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越来越多的受到青睐,适时适当地提出问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所学知识,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本文探讨了小学语文有效提问艺术,抛砖引玉,致力于高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构建,以期为一线教师教育教学工作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提问

“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课堂提问目的是为了激发小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思考,帮助学生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效的课堂提问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精心设计的巧妙的课堂提问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

一、巧妙提问,发挥想象

爱因斯坦曾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小学生的思维能力正处于形成和发展阶段,小学处于学生学习的奠基阶段,语文教师应注重对学生思维想象能力的激发和培养,充分发展小学生创造性思维,为培养创新型人才夯实基础。

例如,笔者在教学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捞铁牛》这一课时,鼓励学生思考打捞铁牛的其他办法。“想象一下你当时也在场,对于如何将笨重的铁牛打捞上岸,你能想出什么好的办法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思路瞬间打开,林同学说:“换作我的话,我会准备两艘大船,前面一艘满是划桨的船夫,后面那艘装满砂石,双柱铁牛,前面的船员划桨,后面的砂石船卸掉砂子,水的浮力加上人力,一定可以将铁牛拔上来。”

同学生纷纷鼓掌同意,这样的语文课堂设问,尊重了学生的主体性和创新精神,学生的想象力得到很好的发挥,课堂教学充满了思维的灵动和创新的火花。有效课堂问题的设计是高效小学语文课堂构建的重要保证,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必须根据课本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特征,设计出巧妙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和探究热情,发挥创新性思维,课堂在有效的问题情境中实现良好发展,在实现高效的小学语文课堂同时,也实现教师个人的专业成长。

二、难易适中,循序渐进

据心理学研究发现,课堂提问的问题难度应当以全班半数左右的学生经思考能答上来为宜,既不能让思考的果实触手可及,也不可让果实可望不可及。而应当是让学生“跳一跳,才能摘到果子”,即经过努力思考后方能找到正确答案,既能激起学生的思维共鸣,又能使学生享受思考后找到答案的成就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教师要准确把握课堂教学提问的难度,首先要吃透教材,熟悉学生,不仅要备课文也要备学生,根据教学目标、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习惯把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最后确定问题的难易程度。其次对于学生的问题教师要因势利导,对于学生提出的比较容易的问题,要变换提问的角度以增加思维的深度。

例如:在教学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的过程中,可以这样提问,图上有几个人?他们都在做什么?显然学生回答这些问题几乎不用动脑筋,思维也得不到锻炼。若变换一个角度提出问题:他们生活的怎么样?我们从哪里可以看出来的?

此时学生就会主动观察人物的生活环境、人物的衣着、人物的神态等,这样由浅入深、从易到难、层层深入的提问,逐步引导学生的思维向纵深发展,最终达到完成教学任务,解决教学重点与难点的问题,而且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好学、乐学,变被动为主动,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三、设置悬念,引人入胜

课堂提问一定要具有启发性,课堂问题的设置可以和创设情境结合起来,教师通过多角度、多层面、多视角的挖掘课程设置的主题和精髓,达到“启其蒙,激其趣,品其味,现其神”的教学目的。通过设置悬念,采用灵活迂回提问的方式,使提问过程别致新颖富有情趣,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其深入思考,独立欣赏。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采用学生喜闻乐答的方式,让学生思维拐个弯,从问题侧翼寻找思维的切入口,渐进式导入,可以达到曲径通幽的效果。例如:在教学《清平乐.村居》里“最喜小儿无赖”一句,解释“无赖”时,没有采用无赖是什么意思这种常规问法,而是别出心裁地发问:“小儿子既然是个无赖,为什么大家还这么喜欢他呢?”课堂上的气氛顿时活跃起来,学生纷纷答出“无赖”一词意义古今不同,从而从词义的演进方面切入,让学生掌握需知识点。这种设置悬念、迂回的提问方法新鲜有趣,调动了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加深了学生对句中“无赖”意思的理解,取得了四两拨千斤之的效果。同时兼用“逆向提问”,即有意从相反的方面设置悬念,进行假定,引发学生之间的激烈辩论和智慧交锋,通过多视角的方式使问题越辩越明。总之,教师在教学中通过采用不同的提问方法,机动灵活的设置问题,创造引起学生发散思维的情境,可以实现课堂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四、鼓励质疑,树立信心

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是小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需要培养和训练的重要内容。创新学习方法,培养问题意识和良好的思维习惯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发展规律。首先,教师交给学生“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的道理,鼓励学生敢于打破常规性思维,大胆提出自己独特想法。学生提出的问题不管多么简单,教师都要耐心倾听,尊重学生,使学生在提出问题时有安全感。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智慧的“火花”,及时给予肯定,使学生享受到提问的快乐,增强发问的信心。其次,要教会学生学会提问,提高学生提问的质量。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紧扣题眼提问、抓住课文中的关键词句提问、抓住反常现象及矛盾之处质疑和从标点符号的特殊运用上提问等。引导学生树立不唯书,不唯师的专研精神,敢于发表自己的独特意见,帮助学生从敢问到善问,从多思到善思。质疑是开启学生思维大门的钥匙,消除学生学习的依赖性,使学生的求知欲由潜伏状态转入活跃状态。在释疑的过程中,师生共享知识、共享经验、共享智慧,真正做到了教学相长。endprint

猜你喜欢

语文课堂思维语文
巧用应答器,提高小学语文课堂实效
浅谈游戏化教学提升低年级语文课堂实效的策略研究
基于思维能力培养的语文课堂生成资源运用例析
“表现性”语文课堂风景——建瓯市东峰中学课改观摩侧记
思维总动员(二十五)
思维总动员
善问让思维走向深刻
我的语文书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