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

2018-02-02钱红荧

神州·下旬刊 2017年12期
关键词:合作教学探究能力小学数学

钱红荧

摘要:在现代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受到了越来越多的教师的重视,这是现代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对小学数学提出的重要要求,对学生的探究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在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多思考,给学生独立自主解决问题的机会,而小学生的能力相对来说还比较弱,在这样的情况下,引导学生利用合作学习的模式来解决问题、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就会显得更加的有效,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地探索,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促进学生探究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小学数学;合作教学;探究能力;提升建议

在现代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如何通过科学有效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以促进学生的探究能力的提升是教师必须要正面思考的问题,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结合实际教学情况以及学生成长和发展的具体情况,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进行探索和尝试,探索找到引导学生通过合作学习提升探究能力的有效方法。

一、设计合适的课堂提问,引导学生主动思考

教师如果要在课堂上运用探究教学方法来进行教学,那么教师在课前需要有相关内容的准备。为了使学生尽快投入到学习中去,教师可以在讲授新课前为学生准备课前导入,来引出接下来要学习的新课,可以让学生在进入新课学习时有所准备,从而更好的学习新知识。在课堂上,教师在必要时可以通过提问问题的方式来指引学生主动思考,发散学生的思维。例如,在学习不同分母的分数相加时,可以在讲授新课时,列出几个同分母的分数相加的题目让学生做,指出这两者的区别,在讲授新课,这样学生有一个知识缓冲的时间,更容易接受新知识。让学生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探究会更有目标性和导向性。教师设置问题,就相当于引导学生去探究某一个具体问题。例如,在学习解一元一次方程时,教师可以先举几个计算的例子让学生计算,在让学生按倒序形式表示其中某一个数,这样就跟解方程差不多,学生也容易理解。在问题设置,有了情境引导,学生自然而然会对学内容充满探究欲望,注意力也能更加集中。

二、配合适当的合作探究,促进学生合作讨论

学生在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中的状态和学到的知识是不同的,课堂上,教师抛出一个问题后,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进行自主探究,然后让使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合作学习,共同解决问题。在小组中,每个人针对自己的理解已经有一种自己独到的见解,这时大家可以相互交流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小组讨论决定最合理的那一个。小组中学生之间可以进行沟通、交流、磨合,能够提高学生的协作、沟通、交流能力、还能够培养学生乐意倾听他人观点的耐心和能力,最重要的是经过讨论大家的思维得到了开放,越来越接近问题的真实答案。小组内学生遇到困难时,同组内的成员会互相帮忙,促进了学生的友谊。慢慢的学生就敢于发言、敢于表达自己对于问题的想法。

三、及时进行小结评价,给予学生鼓励建议

学生在经过自主探究和合作探之后,对问题和知识都有了一个较深的理解,也会愿意在课堂上表现自己、展示自己。教师在课程内容讲授完以后,要对本节课的内容做一个整体的总结,梳理一下本节课讲授的知识,加深学生的记忆,让学生对自己所学可以进行更深的梳理。在对学习内容进行总结之后,教师也要针对课堂上学生的表现给予学生表扬和鼓励,对于表现优秀的学生要不吝表扬,对于需要进步的学生进行积极正面的鼓励和激励,激烈学生充满斗志的学习。同时,一节课过后,总会给教师带来一定的反思和认识,教师要善于发现自己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进行及时的调整,结合学生的特点,探索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策略。例如,在一节课结束以后,可以让学生对自己和他人进行自评和他评,相互之间更加了解,发现自己的不足。

四、教师的角色扮演,是探究性学习活动顺利开展的关键因素

在开展合作探究性学习时,教师在提出问题的时候必须充当好提问者的角色,问题必须提到位,要让每一位学生能够真正的理解即将学习的相关知识。同时,在学生展开讨论与研究的过程中,教师不能够就此放手,应该时刻记住自己参与者与监督者的角色,不仅要适当的参与到学生对于问题的探讨之中,起到引导的作用,同时也要严格监督每一个小组学生在合作探究学习过程中的纪律。

五、教师的评价,是衡量合作探究性学习效果的指标

评价,不仅是对学生学习效果、成绩的认可,同时也是教师对教学质量的检验。对于学生在课堂中的合作探究性学习来说,教师良好的评价方式必然是其顺利开展的重要保证。目前很多教师对于学生合作探究性学习的反馈仅仅局限于口头上的回应,并没有对每一个小组的具体情况进行详细评价,更没有对各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成果进行记录,这就使得对后面的结论性评价不具备显著的影响,形成只关注结果性评价,不重视过程性评价的单一性倾向[3]。因此,教师完全可以放权,将评价工作交给学生来完成,这样的评价不仅更具针对性,也能够让学生在评价的过程中学习其他学生的学习经验,实现知识的互补。比如,在分数乘法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其分为若干个课时。前几个课时,教师通过详细的讲述来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分数乘法运算的相关理论。在最后一个课时中,教师即可以展开活动,来巩固学生对于分数乘法运算的掌握。此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小组内部展开相关于分数乘法的算术比赛。

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基础阶段,学生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也大都在这个阶段养成,因此,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在课堂上合理适度的运用探究教学方式来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开拓学生的思维能力,用有趣的、具有导向性的问题来引导学生主动寻求问题的解决,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必要时可以给学生一些提示来帮助他们主动解决问题。教师在探究教学时也要注意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在合适的时机给予学生合适时长的探究时间,合理安排讲授时间,并做好课堂记录。探究学习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还可以提高學生多方面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参考文献:

[1]李金洁.小学高年级数学探究式教学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5.

[2]金继堂,范欣欣.论如何构建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模式[J].学周刊,2014,08:125.endprint

猜你喜欢

合作教学探究能力小学数学
浅谈合作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合作初探
如何建构小学语文的高效课堂
高职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改革实践
加强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浅析加强物理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