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投二十年:砥砺前行 创新加速
2018-02-02郝杰
郝杰
过去是波澜壮阔,未来机遇与挑战并存。
1998年,在被称为“中国风险投资之父”的成思危先生的主导下,民建中央向全国政协九届一次会议提交了一份叫做《关于尽快发展我国风险投资事业》的提案,当时被誉为会议的一号提案,也成为中国创业投资的一个标志性的提案。
如今,中国的创投行业历经二十载,走过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一个历史进程。2016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促进创业投资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创投国十条”等引领新时代中国创业投资、创新发展的顶层设计和行动纲领,标志着我国创业投资行业开始了一个新的征程。
在这样一个重要的历史节点,认真回顾和深入地研究过去二十年创业投资行业的发展经验非常必要也非常及时。在由中国投资协会股权与创业投资专业委员会主办的中国创业投资二十年研究项目系列活动启动发布仪式上,重温中国创投事业的砥砺前行之路,并展望未来中国创投事业的发展蓝图。
红杉资本中国基金合伙人周逵:
投资需有长线思维
我在创投行业17年,一直在寻找新东西,什么是新东西?一个是科技创新,另外一个是模式创新。这么多年在市场的赢家、引人瞩目的创业者都有这样的特征。
第二个我想谈的叫机构在自身创新里面专注。好像专注跟创新是反的,实际上只有在这个行业,很多公司需要想的很清楚,或者有一个明确的方向感,有一个鲜明的产品再专注在你想的方向和产品上面发展自己的能力,去建立自己的网络,去寻找到创业者,时间长了之后,你会发现想法多的人很多,但专注的人很少。
第三个是学习。这个行业最珍贵的是专注,但是这个行业特点是你不断需要去找新的东西,不断要去看看你的同行什么地方做的比较好,不断感受刺激,一直处在这样的一个阶段,对于一个机构来说,学习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志。
投资如何落到实处?第一个就是用户的需求,需要做的就是讨好用户。第二个是落到实业,就是把社会资源、货币方式去配置到最有潜力的事业上面去,去配制最有能力最想干活的创业者身上去。不管是制造业,还是服务业,甚至包括金融,这些环节都是社会需求的东西。第三个落到实处是务实和专业。作为一个投资公司来说,我们眼里有无数的机会,务实和专业是你跟机会有什么关系,不然的话机会跟你没关系。如果不专注,我不相信有一个机构会变得很专业。另外一个环节是长线思维,这个行业很容易有太多的短线机会,但是长线思维让我们能积累自己的专业能力,第二我们能看得到更多更大的机会。所以投资需要长线的思维,需要看长线的机会,需要有一种长线的心态,这样行业健康水平也会更高一些。
中国投资协会创投委专职副会长胡芳日:
创投周期正在加速阶段
创投从1998年成思危老先生的一号提案开始来计算,到今年二十年。我们用短短二十年时间已经走过了美国五六十年的发展路数,它的数量和规模已经超过了发达国家的规模和发展速度。据证监会协会的备案数据,从12月底我们私募基金管理已经有22000家,管理的规模是11万亿元,我们私募股权和和创投都是投资,这块的管理员是130000,管理的基金的规模达到7万亿元,每年的增长数量已经超过美国和欧洲。
经过二十年的发展,我们的股权和制度体系已经基本形成,从最早发改委2005年的创投企业管理办法,到2016年国务院颁布的创投国十条,以及相关配套的税收、注册等方面的政策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创投的制度体系。
我们还有比较完善的创投扶持政策体系,一方面是70%的税收抵扣政策。另一方面是引导基金的政策。此外,我们不断拓宽募资渠道,从中小板、创业板到新三板以及全国的地方四板市场,为我们股权投资提供良好的退出渠道。
从发展周期来看,我们认为创投跟经济一样也是有一个周期的。1992年IDG进入中国,到1998年这段时间主要是外资创投。第二个周期是创业板及新三板的出现。第三个周期从2016年的创投国十条开始,这是创投发展新的时期。总体来看,基本上每八年一个周期。我们还发现有一个特征,每个周期创投数量、投资业绩都是在加速的阶段。
从存在的问题来看,总的来说就是一个“难”字。别看拿到钱了,拿到钱了投出去确实难,投資新兴产业、高科技企业,投的企业最好别亏损了,最好保本,但是我们做投资是一个长期的投资,谁都不能够预测未来到底能赚多少钱。投了退出也难,几万家管理公司,几万只管理基金,投了存量的案例估计好几万的案子,能够退出IPO的就几百,这么多年加起来也就一两千只。所以说这个行业是一个非常艰难的行业,需要有高端的人才。
源码资本创始合伙人曹毅:
过去机会繁荣,未来多浪叠加
创投行业的未来是多浪叠加,要素的变化参与到创新存量的改造,增量的新增,各个要素都变得更多,尤其是科技它的纬度。我们作为投资人判断上的难点,对于创业者来说也是一个战略上的难点。多浪不只是科技,还有模式、管理方式,包括组织成长的方式。比如区块链可能又是一种不同的纬度的力量,所以我觉得多浪叠加给创业者和投资人都带来眼花缭乱的机会,需要更独具慧眼才能去辨别里面的真伪,找到长期有价值的东西。
过去我想还是机会繁荣,来自传统行业有很多大的机会,信息产业+传统行业,+互联网带来很大的机会,这个机会确实不如以前这么容易用连接的方式去捕捉,需要的判断和能力会更多,所以我觉得未来大家可以使上劲的力量更多了,如果找对了爆发力和宽度还会有10倍甚至更大的空间,当然判断的难度也更大。
达晨创投合伙人傅忠红:
未来机遇与挑战并存
创投行业的过去是波澜壮阔,未来机遇与挑战并存。
机会有三个理由,第一个是中国崛起,中国政府在全球有很庞大的规划,政府在产业这块创业这块大力地扶持,这是大的背景,代表了机会。第二个是中国有最大的一个创业人群,很多企业家创业不是为了钱,都是想完成自己一个美好的梦想,已经跟硅谷很多的创始人有点相近了,所以未来的机会也很大。第三个是资本市场,中国的资本市场与美国还有几千家的差距,这个差距一年几百家将近十年的发展时期,未来的投资和退出可预期性更大了。
挑战也有三点,第一个是中国人追风,只要有机会,大量的人和资本都进入到这个行业里面来,不谈价格只谈自己的感觉,导致我们专业机构有时候挺被动,把我们的事情耽搁了,把企业也耽搁了。第二个跟资本市场有关,资本市场常态化以后,投资者对机构的考验越来越重要,以后IPO很容易,IPO不一定赚钱,未来这也是常态,我觉得对所有人来说投资到底怎么去退出,能不能退出,退出了能不能赚钱是未来的挑战。第三个是来自技术的挑战,现在的AI技术、国内外都有人在研究,未来的投资是不是不要人了,二级市场已经可以做到了智能头部,一级市场能不能做到,很多人在研究这个事,大量的人员也许未来会失业了,这个对我们从业人员也是很大的一个挑战。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