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弘扬民族剪纸探究发展与应用

2018-02-02张中红

祖国 2018年1期
关键词:剪纸应用发展

张中红

摘要:中国的剪纸艺术可谓源远流长。公元前16世纪至公元前11世纪就有了剪纸雏形;纸张的发明使剪纸得以进一步广泛在民间传播,并影响了烧瓷、印染、刺绣等相关工艺。由于其植根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生活的沃土所以能历经数千年而不衰。

关键词:剪纸 发展 应用

一提起剪纸,人们往往把它看作农村姑娘、媳妇、老太太们玩弄的小手艺,认为只是在春节间用作点缀窗棂的小小装饰品。豈不知,剪纸是一种具有广泛群众基础和深厚的中华民族文化底蕴的民间艺术。其表现内容之丰富,手法之独特,形式之质朴,寓意之深长,对某些艺术影响之深远,生命力之顽强,应用之广泛,不愧为民间艺术宝库中一颗耀眼的明珠。

剪纸艺术的发展可谓源远流长。在公元前十六世纪的商代,就有了把金、银锤打成片镂空制成的装饰品,这实为剪纸艺术的雏形。在汉唐时产生了一门精巧的手工艺叫“金银平脱”,即将金银箔片刻成镂空的花纹贴在器物表面,然后涂漆研磨,金(银)色的花纹便嵌于漆层中。后来皮革剪刻的艺术又得到了发展,除应用于皮影之外,还有的制成皮帽子。如果说镂刻金银制成的装饰品,精心剪刻制成的皮帽子可进大雅之堂,为富贵人家的奢侈品,那么随着价格低廉的纸张的问世,剪纸艺术在百姓寻常人家便植根并不断发展。据考古研究,发现了在南北朝时期的剪纸作品,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时至今日,剪纸艺术长盛而不衰。剪纸作品不仅广泛存在于百姓家庭,有些剪纸精品还悬挂于人民大会堂。也有一些技高一筹的剪纸艺人走出国门,以其精湛的技术,巧妙的构思,瞬间即成的独特作品,赢得国外友人的惊叹。他们中间的某些年轻人更是痴迷此道,潜心研究,有的还取得博士学位。我国的这些友好使者不仅向国际友人传播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而且也带去了中国人民深厚的友谊。

剪纸艺术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它发源于百姓家庭,而且历经两千多年而不衰。剪纸诞生至今,只有样式和使用方式的变化,无间断的年代。其流传面积之广,数量之大,样式之多,群众基础之深,比其它的艺术更为突出。即使在当今的社会,在我国百姓家庭中,无论是大江南北还是长城内外,有哪一家没有用过剪纸呢?也正是由于剪纸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所以在不同的地域形成了不同的剪纸风格。如陕西剪纸的粗犷,胶东剪纸的纤细,蔚县剪纸的彩晕,佛山剪纸的富丽,南京剪纸的“花中套花”……在历史上,曾有一些精于剪纸的民间艺人走街串巷,唱着动听的剪纸歌,出售一些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剪纸作品及五颜六色的丝线,既展现了自己的才艺,也可以做一些生活上的经济补偿。在现代城市中的一些工艺美术厂中,也有剪纸的专业艺人。在一些美术院校中,也有对剪纸颇有研究的专业工作者。这些不同层次的剪纸工作者形成了一个庞大的金字塔梯队,从而保障了我国剪纸艺术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剪纸艺术所表现的内容非常丰富。从自然到社会,从地面到天空,从现实到想象无处不及。纵观剪纸作品既有自然界的花、草、虫、鱼,也有社会上的人物形象;既有地上的走兽,也有空中的飞禽;既有现实中的人文景观,也有想象中的神话传说。剪纸艺术的表现手法更是独具一格,或赋予吉意,托物言志;或局部夸张,突出主题;或创意独特,寄托希冀。而表现形式则简练、质朴,散发着浓厚的乡土气息,充分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创意及善恶美丑观。如用蝙蝠、桃子、双钱相结合,标识“福寿双全”;用五只蝙蝠围绕寿字表示“五福捧寿”;用胖娃娃手持莲花,怀抱大鱼,表示“连年有余”;用喜鹊立在梅花枝头表示“喜上眉梢”;用松树、竹子、梅花表示“岁寒三友”;用并蒂莲花表示“夫妻恩爱”;用“麒麟送子”表示希望子女健康成长;把“五毒”组合在葫芦内表示“除恶扬善”;用刻画家禽、家畜、农作物反映劳动生活,希望风调雨顺,生活幸福……这些丰富多彩的剪纸作品,造型简练、质朴、观之赏心悦目,回想余味无穷。有些剪纸作品,表现神话传说、历史故事、戏曲人物,突出哪些情节,夸张什么部位,增删取金,排列布局创意独特,有许多不忠实于原作和自然规律的表现手法,从表面上看似乎有些矛盾,但仔细品味,其中隐含着辩证法,表现了中国人民美化了善恶观。

在漫漫历史长河中,剪纸艺术不断发展壮大,同时也影响了一些其他艺术门类。在纺织品的印染工艺上,曾经出现过以剪纸在织物上漏印花样,在瓷器的烧制工艺上,曾经使用贴烧在瓷器上剪纸花样;在刺绣工艺上,人们用剪纸作品作为底样;在近代的书籍装帧、商标广告、电视动画、舞台美术、邮票设计等艺术中,无不收到剪纸作品特征的影响,从而丰富了这些艺术的内涵,促进了它们的发展。剪纸艺术是广大群众喜闻乐见并积极参与的艺术。从诞生至今,应用日益广泛。剪纸产生于民间,美化了百姓人家的日常生活,渲染了民风民俗的节日气氛。正月初一,大年春节,门上春幡招展,窗上窗花斗艳,器具、瓶罐、炕围上的剪纸作品琳琅满目,充分渲染了节日的欢乐气氛,也表达了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正月十五元宵节,灯上的剪纸种类丰富多彩,别具一格的转灯更加引人注目;清明节祭祖扫墓,人们手持纸幡,祭品供品上摆衬剪纸,寄托对先人的哀思,五月五端午节,剪贴“ 五毒”与门窗、墙角,辟疫除邪,保佑健康;八月十五中秋节,丰收、团圆、嫦娥奔月等故事体裁也反映到剪纸作品中;婚姻乃人生特大喜事,迎亲车上贴有戴花的大双喜字,嫁妆上的喜花,迎亲路上的双喜字,洞房中的双喜花,拉花,增加了喜庆气氛;在殡丧礼仪中,纸幡、纸钱、纸做的车、马、人、物、花圈等,用以表达对已故亲人的哀悼之情;婴儿满月,煮鸡蛋,贴蛋花,望子成龙;老人寿诞,剪个大红寿字,帖在正堂之上,祝福长辈健康长寿……由此可见,剪纸已成为人们生活情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剪纸,自己的感情,表达自己的愿望及善恶丑观,也充分发挥了自己的艺术才智。现在,随着社会的发展,尽管许多民风民俗不断发生变化,但剪纸在人们生活中的应用只是内容的变化,式样的变化。在过去的历史长河中剪纸从来没有中断过,在以后的岁月中也绝对不会中断。只能持续发展。剪纸应用到刺绣工艺上,作为底样,深受广大群众欢迎。枕顶上、鞋垫上、护裙上、被套上、家用电气套上……以剪纸作品做底样的刺绣随处可见。在室内装饰上,一些木雕、玻璃浮雕的图案,电视动画、商品广告、舞台美术、邮票设计等方面,都充分利用了剪纸作品的艺术特征。一些少数民族,更是受剪纸的启发,用于美化服装。如海伦满族,以独特的拨云字为中心,以彩云为基体,把寓含形象的文字与装饰纹样组成千变万化姿态各异的有机体,用于美化服装,使之成为美化生活的重要手段。

我们也可以把剪纸艺术应用到中小学教育中。教师对学生可以通过内容丰富多彩的示范,让学生观摩一些剪纸精品,把学生引入五彩缤纷的剪纸世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进而让学生自制一些简单的剪纸作品,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当他们具备了一定的剪纸基础之后鼓励学生观察自然,深入生活,了解社会,搜集素材,大胆创新,处理素材,制作有创意的剪纸作品。也可以定期地组织一些剪纸作品展览或剪纸讨论会,让同学们开阔视野,取长补短,技术上精益求精。通过剪纸学习,既弘扬了中华民族文化,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创新思维、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这些能力正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

剪纸只用一把剪刀,一些彩纸,工具简单,材料易得却可以剪出一个充满希望,富含哲理的大千世界。剪刀像燕尾,燕子象征春天,让我们共同努力,剪出一个改革开放中色彩斑斓的明媚春天吧!

(作者单位: 山西省临汾市丁村民俗博物馆)endprint

猜你喜欢

剪纸应用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剪纸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剪纸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