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微孚”留下与海洋的美好影像
2018-02-02童谣
童谣
2015年3月,何伟是西北工业大学的研一学生,他创立了深圳微孚智能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本科的飞行器设计到研究生的导弹设计,何伟一直保持着对科技探索的热情。大四时,看到无人机发展势头迅猛,何伟想着在机器人相关领域创业,因为资金不足,加上保研的机会,何伟暂时搁置了创业。研究生入学后,创业想法在何伟心里疯长,他向同学借到了50万的启动资金,创建了微孚智能,打算在无人机领域施展一番作为。
何伟最开始是打算做无人机整机的,不过随着大疆、亿航等无人机公司的强势发展,市场上催生出近千家无人机企业,异常火爆。仔细分析形势后,何伟发现高清图传作为无人机中重要的一环,市面上能将其做好的团队还很少,售价又偏贵。于是,何伟避开了大家急着追上的风口,将创新研发方向定位为高清图传模块。何伟和团队专注于高清图传技术的突破,同时为客户做定制化服务,为客户提供模块产品、软件开发、SDK(软件开发工具包)等服务。变换了跑道,何伟将几百家潜在的无人机竞争对手转变成了合作伙伴。
无人机高清图传模块日臻成熟的同时,何伟感到“微孚智能”需要一个更大,天花板更高的市场,于是团队开始探索消费级水下机器人,这一举动为微孚智能带来了500万的天使轮融资,国成投资领投,英诺天使基金跟投。从2015年5月CCROV立项开始,到2016年6月,何伟和团队经过不停地尝试、改造后,基本上确立了最终的版本。8月,微孚智能举行了发布会,首款4K相机的消费级水下机器人CCROV正式面世。这场发布会后,CCROV有了许多的跟随者,并开始了长期量产工作。
和全球同一个行业级别相比,何伟自信团队精心研磨出的产品可以称得上是最好的。他介绍,CCROV 水下无人机配4K摄像头,6个水下推进器(4个水平推进器+2个垂直推进器),可以更加灵活地控制它。电子元件保存在铝合金的密封舱当中,可承受很高的水压。舱体嵌入了军用级复合泡沫,不仅可提供更高的稳定性,还能抵抗海水的腐蚀。
CCROV的大小和iPad尺寸相当,可以直接放在背包里,简单便携,随取随用。系统通信通过Wi-Fi和用户设备进行连接,然后用户通过遥控器或者手机控制CCROV,不仅可以完成深度100米以内的水下摄影,将图像传输到手机或iPad上,还支持沉浸式虚拟头盔或虚拟眼镜显示。
美国时间2016年9月13日14:00(北京时间2016年9月14日06:00),CCROV在INDIEGOGO(一个项目集体融资平台)正式开售。上线仅12小时就完成众筹目标,并得到INDIEGOG 排名推荐。目前CCROV的主要市场在欧洲,已经建立起几十家代理商与渠道。很多客户留言:“这是我体验过的最好的产品”、“It is my dream product。”产品为客户解决问题之余,也收到了反馈与改进的意见,何伟都记录下来,以完善产品。
心中有格局
公司成立的两年半里,微孚智能已经完成了Pre-A轮投资,并在20个月内估值翻了20倍。机器人高清图传实现千万级销售,完成了一个成功产品的闭环。在2015年12月,微孚智能第一届第一次董事会时,何伟在总经理年度报告时的题目就是《意气风发,厚积薄发,夺取2016千万销售业绩》。尽管当时的微孚智能只有7名全职员工,没有主营业务销售业绩,何偉还是选择了用一个明确的数字量化的目标,给自己一些压力。他说:“我深知创业公司随时会在一波浪潮中死去,活下来的只是很少的一部分。”
大疆无人机在全球受到的热捧,引爆了消费级无人机市场,互联网巨头也开始瞄准无人机市场。有媒体报道,国内无人机产业呈爆发式增长,珠三角的无人机企业有300多家,全国则有上千家。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获胜是每个创业者面临的难题与考验。坚持到如今,何伟看到身边不少创业公司发不出工资,宣告解散。他时刻提醒自己要“生于忧患”,同时也感慨,一家创业公司要想存活并且成功,需要天时地利人和。何伟认为,今时的创业和往昔不同,单打独斗闯出一片天的时代已经过去,团队是创业中的核心一环。《以奋斗者为本》是何伟经常翻阅的一本书,深知人才对企业的重要性,何伟希望通过核心骨干的期权激励计划与合伙人计划,给予为公司做出贡献的人最大的平台、支持与回报。
“商业的本质是创造利润与价值,通俗一点说,要么挣钱、要么值钱,这是公司生存的基础。”何伟回想起最初创业时的执念,一门心思想着自己公司有多么厉害的技术。“现在我们的想法是市场需要什么东西我们再去做,而不是自己能做什么东西,这是一个学习与积累的过程。”
创业,为了改变世界,这是何伟的想法。他创立微孚智能,就是想要改变世界探索海洋的方式,“让更多的普通消费者有探索海洋的工具”。何伟将公司整体定位为:围绕着海洋的科技与文化打造产品。“未来我们会设计一些与文化、教育相关的产品。我们希望让更多的人有机会去了解、认识海洋,用科技的方式去开拓海洋的资源,并使这个开拓传承下去,同时保护海洋资源。”
创业打拼让何伟看到了更大的世界。大学期间,何伟参加了许多科技比赛,也获得了不少奖项,还创立了三维设计协会。回首当年在“教研室”“学生三维设计协会”“机器人创新基地”三点一线的生活时,何伟感受颇多。在教研室攻读大量的专著,机器人创新基地的活动和比赛项目让他更注重团队协作和创新精神,学生三维设计协会,由他一手创办,成为校园里的活跃组织,队伍不断壮大。这些经历让何伟开阔了视野,认知水平和专业技能得到很大提升。参赛经验让何伟对研发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和热爱,并将科技事业认定为奋斗目标,成为支撑他创业的主要原因。
全心投入
走出校园后,何伟发现在校园积累的这些还远远不够。所以,何伟建议如果大学生有创业的想法,最好先到大公司里积累一下经验,了解整个行业的体系和产业的结构。“如果没有足够的资源和能量去应对创业中出现的种种意想不到的问题,甚至在耽误学习的情况下去创业,我个人不支持。”
创业初期,何伟饱尝打击。由于缺乏经验,对创业这件事想得过于简单,早期约见的投资人并不看好他们的项目,要实现市场化运营,融资的压力很大。在产品所需的物料购买上,因为公司创立初期规模小,难以争取大公司、代工厂的信任,所以合作往往难以达成。
不过何伟一直记得第一次踏入教研室,导师龚春林副教授的话:“如果你想在航天领域做出成绩,就必须每天投入12个小时的工作时间。”有投入不一定有收获,但没有投入就一定没有收获。
团队在公司成立不久后,决定研发数字图传,那时绝大部分无人机都还是模拟图传,在资金很少的情况下,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因为刚起步,资源很少,何伟只能求助朋友,“许多朋友、师兄师弟、同学在周末的时间过来加班,帮助我们。”
经济高速发展的深圳,素有“创客之城”之称,既为何伟提供了较为公平的市场化竞争环境,同时也带来更多来自全球化的压力。“无论是西安、深圳还是美国硅谷,不管选择在哪里创业,最大的问题都是来自全球化的竞争,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责任编辑:张蕾磊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