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药结合治疗产后抑郁症的临床观察
2018-02-02邓岳红
邓岳红
(海南省第三人民医院,海南 海口 572000)
产后抑郁症是指发生在产褥期的抑郁,属于产后精神障碍的一种,以悲伤、抑郁、哭泣、沮丧、失眠为特点,患者抑郁烦躁、出现幻觉、自残、自杀,多在产后2周发病,4~6周时症状明显[1]。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及生活结构的改变,产后精神健康愈发被重视,由于产后抑郁症具有隐蔽性,若得不到充分认识并积极采取治疗,则该病危险性高,因此防治产后抑郁具有重要意义。产后抑郁的发生与神经递质的分泌异常密切相关,阿米替林作为神经递质调节药物具有公认的抗抑郁作用;中医药对于抗抑郁治疗具有其独特的优势,且不良反应小,可有效降低西药的不良反应,从而提高疗效[2]。本研究选取产后抑郁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阿米替林联合逍遥散加味对患者抑郁症状、焦虑症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旨在探讨阿米替林联合逍遥散加味治疗产后抑郁的安全性及有效性,为临床提供可靠依据。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6月在我院就诊产后抑郁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均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3]关于抑郁症的诊断标准。纳入标准:①中医辨证属郁证,属肝气郁结型,精神抑郁,情绪低落,胸胁胀痛,痛无定处,纳呆少寐,脘闷嗳气,大便不调,苔薄白或薄腻,脉弦;②抑郁发生于产后;③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18分。排除严重肝、肾功能异常者,严重自杀倾向者,对阿米替林等药物过敏者,中途退组者或未按规定服药者,入选时服用其他抗精神病或抗抑郁药物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2组:对照组年龄25~38(30.9±5.8)岁;病程(3.9±1.2)个月(3周~6个月);阴道分娩30例,剖宫产20例;初产26例,经产24例。观察组年龄26~39(30.3±6.2)岁;病程(4.0±1.1)个月(3周~6个月);阴道分娩29例,剖宫产21例;初产25例,经产25例。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阿米替林(常州四药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2023764)25~50 mg/d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逍遥散汤剂,方剂组成:柴胡8 g、茯苓15 g、白芍15 g、白术20 g、当归12 g、炙甘草5 g、薄荷5 g、烧生姜10 g,每日1剂,水煎取汁浓缩至200 mL,分2次服用。2组均连续用药8周。
1.3观察指标 ①抑郁症状[4]: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治疗前后抑郁症状进行评价,量表共包括20个项目,总分越高则表示抑郁程度越严重。②焦虑症状[5]: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对患者治疗前后焦虑症状进行评价,量表共包括20个项目,总分越高则表示焦虑程度越严重。③生活质量[6]:采用简明健康调查量表(SF-36)评价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包括情感职能、活力、社会功能、生理职能、生理功能、精神健康、躯体疼痛及总体健康8个维度,各维度评分越高则表示生活质量越好。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用例数(%)表示,组间比较用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P<0.05代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2组治疗前后SDS评分、SAS评分比较 2组治疗前SDS、S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治疗后SDS评分、SAS较治疗前及同期对照组显著降低(P均<0.05)。见表1。
表1 2组治疗前后SDS、SAS评分比较分)
注:①与治疗前比较,P<0.05;②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2组治疗前后SF-36评分比较 2组治疗前SF-36各维度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治疗后SF-36各维度评分较治疗前及同期对照组显著增高(P均<0.05)。见表2。
2.3不良反应 2组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
3 讨 论
产后抑郁症是产妇在分娩之后出现的抑郁症状,多见于产后2周,表现为沮丧、焦虑、孤独、自责、处事能力下降、不能履行母亲的职责[7]。其发病机制目前尚未明确,西医认为产后抑郁多认为与机体神经递质的分泌异常有关,相关研究表明与谷氨酸(Glu)、5-羟色胺(5-HT)、单胺氧化酶(MAO)、多巴胺(DA)、去甲肾上腺素(NE)、乙酰胆碱(Ach)等神经递质分泌异常有关[8-10]。因此,调节上述神经递质分泌对治疗产后抑郁具有重要意义。
表2 2组治疗前后SF-36评分比较分)
组别n生理功能治疗前治疗后生理职能治疗前治疗后躯体疼痛治疗前治疗后总体健康治疗前治疗后观察组5045.24±3.9563.16±4.02①②28.86±3.5444.04±3.21①②37.57±3.7849.96±3.55①②40.58±3.1255.85±3.77①②对照组5045.95±4.4648.24±3.5627.95±3.2432.54±4.2237.84±4.1549.55±4.3640.84±3.5542.78±3.96
注:①与治疗前比较,P<0.05;②与对照组比较,P<0.05。
阿米替林作为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剂,可通过特异性抑制突触前膜对神经递质5-HT的再摄取,增加突触前膜间隙5-HT浓度,从而达到有效的抗抑郁作用;通过突触间隙的5-HT浓度增加,转运蛋白上的基本位点和异构位点同时作用的情况下,可特异性结合神经细胞突触前膜多巴胺受体[11];抑制神经细胞突触前膜间隙中5-HT和NE表达水平,提高5-HT和NE等神经递质的再摄取,促进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复常,从而达到改善抑郁和焦虑症状的目的,另外还可以调节神经递质5-HT分泌,有效缓解抑郁症状,同时间接参与改善认知功能[12]。
中医妇科并没有产后抑郁的病名,根据患者的出现的临床表现,认为该病属于“郁证”范畴,肝气郁结者为多,其病因不详,多认为与心理、生理、社会等因素具有密切的关系,对此疾病的治疗除了西药治疗之外,中医治疗具有重要的优势,可有效降低西药治疗的不良反应,诸如头晕、头痛、口干、便秘、排尿困难、心动过速、恶心等症状。我院根据产后抑郁患者分娩后耗气、伤津、失血的生理特点,以及产后肝气郁结的病机,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逍遥散协同治疗,逍遥散加味既有柴胡疏肝解郁,使肝气得以调达,为君药;当归甘辛苦温,养血和血;白芍酸苦微寒,养血敛阴,柔肝缓急,为臣药。白术、茯苓健脾去湿,使运化有权,气血有源,炙甘草益气补中,缓肝之急,为佐药。用法中加入薄荷少许,疏散郁遏之气,透达肝经郁热;烧生姜温胃和中,为使药。全方共奏疏肝理脾、益气养阴、温胃疏散的功效[13],有效提高了治疗效果。
本研究结果显示,采用阿米替林联合逍遥散加味治疗疗效优于单纯阿米替林治疗,可有效改善产后抑郁患者焦虑、抑郁状态及生活质量,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与深入机制探讨。
[1] 吴江平,梅士娟,许前珍,等. 545例产妇产后抑郁相关因素调查[J].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6):889-891
[2] 陆颖,胡卫红. 产后抑郁症的病因与治疗进展[J]. 神经病学与精神卫生,2009,9(4):363-365
[3] 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 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M]. 3版. 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323-325
[4] Taylor R,Lee C,Kyne-G rzeba lski D,et al. The effect of blood glucose control situation on the pregnancy outome in gestation idiabetes mellitus[J]. J Modern Clin Med,2010,36(2):114-115
[5] Wessel G Annelies R,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comparing two temporizing management strategies,one with and one without plasma volume expansion,for severe and early onset pre-eclampsia[J]. BJOG,2011,112(10):1358-1368
[6] Chen YY,Wang YJ,Huang Y. Observation on therapeutic effects of abdominal acupuncture plus body acupuncture for moderate depression[J]. J Acupunct Tuina Sci,2012,10(1):14-17
[7] 汪崇琦,黄泳,李赣龙. 电针结合帕罗西汀对抑郁症患者HA-MD量表各因子分值的影响[J]. 上海针灸杂志,2010,29(3):154-157
[8] 张伟. 产后抑郁症相关因素及综合干预研究进展[J].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10,16(5):477-478
[9] 庞桂萍,陈怡,陈兴阳,等. 心理治疗对产后抑郁症的疗效观察[J].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20):3176-3177
[10] 刘芳,李乐之. 不同心理治疗方法对产后抑郁症干预效果的Meta分析[J].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10,19(10):923-926
[11] 石巧妹. 帕罗西汀联合心理护理干预治疗产后抑郁症30例疗效观察[J]. 海峡药学,2013(5):25-26
[12] 李正梅,刘雪琴,陈玉平,等. 分娩后初产妇及其配偶抑郁情绪状况的研究[J]. 实用医学杂志,2010,26(17):3244-3246
[13] 季铁铮. 逍遥散合痛泻要方治疗肝郁脾虚型功能性腹泻38例疗效观察[J]. 中医药导报,2010,16(3):3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