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面临的问题与对策微探
2018-02-02纪国林
纪国林
(江苏龙环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江苏常州 213032)
引言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工作中应积极创新,确保环境保护的工作目标能够顺利达成,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建设项目不断增多,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工作也受到了影响,因此我们应积极改进管理模式,制定出一系列科学有效的环境管理对策。
1 建设项目环保管理的意义
1.1 满足施工特殊性的要求
在工程建设中,环境污染不可避免,这对当地的地形和地貌都产生了较大的破坏,甚至消耗了大量的资源。所以必须要积极对环保管理加以改进和创新。在工程建设中,应最大限度减少原材料浪费,严格控制能源消耗,同时还应优化配置资源,将节能环保作为当前经济发展的重点研究对象。
1.2 符合时代发展趋势
现阶段,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全球性的发展战略,其主要是为了将环境污染控制在最低水平。在建筑工程建设和施工中,应最大程度减少破坏自然生态环境的活动,同时还要做好预防措施,积极开展环境治理,从而更好地顺应时代发展的基本要求。
1.3 推动社会的建设与发展
工程建设中,施工机械十分常见,而使用机械施工则会产生较为严重的环境污染,不利于自然环境的保持,而且工程施工中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且使用后还可产生较多污染,对此要加大废物的利用,从而在保护自然环境的基础上,不断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中的问题
首先是工程变更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工程变更次数较多,工程变更的过程中没有及时调整环保措施,并且也没有按照法律的标准来开展环保工作,影响了环境质量。另外施工期间也存在着较为明显的环境管理问题。在工程施工时,施工人员并未完全按照环保要求采取有效的措施,甚至还出现了较为严重的环境污染事故,不利于后续环保工作的正常进行。
其次是未严格按照要求落实监控计划,环境信息公开制度有待完善。由于建设项目环评报告对项目整个周期的环境监测都有着非常严格的要求,而一些项目并未按照要求执行计划,所以环境的综合评价及环境监督部门执法检查工作遇到了较大的障碍。同时考虑到企业的形象和利益,在环境保护管理方面存在着较为明显的不足,没有十分细致地研究国家相关法律的要求,且在环境信息公开建设方面处于被动的位置,无法满足国家对建设项目环保监管的基本要求。
最后是环境应急预案不具有较高的可操作性。建设项目环评报告及其批复当中,已经对整个项目建设周期内的环境应急提出了十分全面的要求,但是很多预案并不具备很好的可操作性,不能按照要求来完成应急物资配备工作,而且也没有开展应急演练,尤其是环境风险等级相对较高的建设项目,其没有按照国家相关制度和法律的要求开展应急管理。
3 完善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的对策
3.1 积极开展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工作
应严格遵照国家和地方的基本要求,积极进行建设项目,尤其是重点项目的环境影响后评价工作。各企业应依据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建设项目的变更状况、环保措施的落实效果以及最新环境法律法规的基本要求,进行环境影响后评价工作,并采取科学有效的整改措施,第一时间消除隐患,从而使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工作可满足基本的要求。
3.2 加大建设项目环境现状管理力度
始终坚持环境质量不跨越底线的原则,并对建设项目周边的生态环境进行严格的监测,获得准确的监测数据,尤其是项目建设中的环境监测历史数据。之后再对环境质量的现状建立台账,与此同时开展动态的生态管理,从而提高环境质量的监管力度。
3.3 积极落实建设项目环境监控计划
建设项目环评及其批复中的环境监测计划是管理过程中应遵循的规章制度,并且也是后期工作中应关注的重点问题。企业要结合计划的要求做好相关工作。在日常工作中,可充分遵守计划的要求,做好环境监测工作,将缺失的历史数据补充完整。
3.4 做好环境应急管理工作
环境应急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内容,其涉及的范围也相对交广,企业需结合环评及批复的基本要求,整合建设项目环境应急的基本管理情况,做好应急物资配置、应急预案的彩排以及应急技术的创新等工作。
3.5 加强地下水和土壤环境管理
充分结合环评报告和批复的相关要求,整合项目地下水和土壤环境的监测数据,同时结合相关规划要求,积极开展地下水和土壤环境的质量调查工作,将其录入到环保管理信息系统当中,继而创建更为科学和完善的地下水及土壤环境的监控机制建设,使地下水和土壤污染修复工作顺利进行。
结语
现如今,我国越来越关注生态建设,尤其是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工作,虽然这一工作已经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是我们也应该注意,其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这就要求我们正确认识其中的问题,并采取针对性对策,全面优化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的综合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