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垃圾渗滤液特点与处理技术研究

2018-02-02金洛楠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18年12期
关键词:浓缩液厨余填埋场

金洛楠

(杭州市城乡建设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0004)

引言

垃圾渗滤液是一种高浓度有机废水,废水中的COD及氨氮等浓度高,水质变化大,污染物种类繁多。虽然目前渗滤液的主流处理工艺基本实现规范化,但各地区渗滤液处理设施的建设和实际运行情况参差不齐,中央环保督察和“回头看”揭露出来一大批渗滤液处理的问题。本文主要分析垃圾渗滤液的特点与处理技术,给相关人员做一定的参考。

1 垃圾渗滤液特点

垃圾渗滤液的水质主要取决于垃圾处置方式及垃圾分类、资源化利用情况。其类型主要包括填埋场渗滤液、焚烧场渗滤液、中转站渗滤液以及各类垃圾资源化项目,如餐厨垃圾、厨余垃圾资源化项目产生的沼液等。不同类型渗滤液其水质差别较大,具体如下。

(1)填埋场渗滤液受填埋物种类、填埋方法、填埋场规模以及填埋周期、天气变化等各种因素的影响,水质变化较大。据某填埋场多年检测,其调蓄池水质CODcr为3000~12000mg/L,NH3-N为2000~3500mg/L,C/N比较低。另,资源化项目沼渣的填埋对渗滤液水质可产生一定的影响。

(2)焚烧场及中转站渗滤液为新鲜渗滤液,其水质相对稳定,污染物负荷高,CODcr达40000~60000mg/L,NH3-N为800~2000mg/L,具有较高的C/N比。其中,中转站由于混入冲洗水较多,且垃圾未经过厌氧发酵,其水质指标较焚烧场渗滤液低。

(3)餐厨垃圾、厨余垃圾资源化项目渗滤液。餐厨、厨余垃圾资源化项目渗滤液一般与填埋场或焚烧场渗滤液一并处理。据某项目检测结果,其出水含油,餐厨垃圾CODcr 3000~8000mg/L,NH3-N为 1000~2000mg/L,厨余垃圾 CODcr高达 20000~30000mg/L,NH3-N 为 1000~2000mg/L。

2 垃圾渗滤液处理技术

虽然近年来对垃圾渗滤液处理新技术的研究层出不穷,但成熟应用于工程的技术路线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2.1 UASB厌氧+MBR+纳滤/反渗滤技术

该工艺为目前国内处理垃圾渗滤液的主流工艺,采用生化处理与膜分离技术相结合,在国内有大量应用。当处理焚烧厂垃圾渗滤液前端采用厌氧,当处理填埋场垃圾渗滤液一般不设厌氧。

该工艺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应用于填埋场垃圾渗滤液时碳源不足。该工艺生化部分要求CODcr/TN在6~8,而一般填埋场垃圾渗滤液从调蓄池取水,经调蓄池厌氧后,部分碳源被消耗,CODcr/TN很难满足要求,需外加碳源。

(2)存在25~30%的浓缩液。浓缩液若回喷填埋场处理,造成库区内水位增加,以及渗滤液原水TDS的增加,从而影响渗滤液处理系统的正常运行;浓缩液若回喷至焚烧炉,对炉内温度产生不利影响。

2.2 DTRO技术

采用两级DTRO对垃圾渗滤液直接进行污染物的物理分离。DTRO碟管式反渗透膜技术较之传统的RO膜拥有对预处理要求简单、不易发生膜堵塞等特点。一般对不具备生化条件地区、生化性极差的垃圾渗滤液,或者临时应急项目较为适用。

2.3 GZBS技术

“GZBS工艺”为高效生化处理系统+二级(Fenton+BAF)。高效生化系统是利用Bacillus菌作为优势菌种替代传统活性污泥法,Bacillus菌固有的特性,解决了垃圾渗滤液泥水分离困难、高氨氮、高浓度等问题。Fenton氧化法是利用Fenton试剂在反应过程中产生具有极强氧化能力的羟基自由基来氧化难生化降解的污染物。曝气生物滤池(BAF)集生物降解、过滤、吸附于一体,实现有机物和总氮的去除。

该技术特点:(1)生化系统CODcr/TN要求相对较低,满足4~5。(2)有机污染物完全分解,不存在浓缩液。

该技术虽然已有多个成功案例,但由于涉及专利技术,需要有经验的专业运行团队,因此,还未得到广泛的认识。

2.4 蒸发法

蒸发技术是一种利用物理分离原理实现污染物与水分离的处理技术,蒸发处理后,垃圾渗滤液分离成相对洁净的液相液和含有污染物的固相,液相经处理后排放。该技术具有水质水量变化适应性强、产生浓液相对少,一般在2~10%。该技术多应用于规模较小的工程。

结语

综上,通过分析渗滤液的特点与处理技术,能够帮助相关工作人员更好的了解垃圾渗滤液的特性及选用更为适宜的工艺路线。

猜你喜欢

浓缩液厨余填埋场
中药醇沉前浓缩液质控指标的完善及标准建立——以党参醇沉为例
厨余垃圾处理厂污水处理系统关键问题探讨
厨余垃圾干式厌氧工程接种过程研究
多功能区固废填埋场建设案例分析
厨余垃圾水热炭化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血液透析浓缩液保护盖的制作与应用
厨余垃圾变废为宝 有机肥市场方兴未艾
新型GCL复合垂直防渗技术及其在填埋场的应用
多级物料膜处理垃圾渗滤液NF浓缩液的工程应用研究
探究新时期垃圾渗滤液浓缩液处理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