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市空气环境质量现状及对策
2018-02-02张延利
张延利
(江苏润天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江苏宿迁 223600)
引言
宿迁,江苏省地级市,位于长三角北翼,介于北纬33°12'17''~34°24'38''、东经 117°6'19'~119°12'50''之间,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是沿海地区向中国西部辐射的重要门户城市。坐拥骆马湖、洪泽湖,享有“华东净土、江苏氧吧”之美誉。近年来,宿迁市仅仅围绕“江苏生态大公园”和生态经济示范区发展定位,持续加强环境污染整治,环境质量持续向好。
1 宿迁市空气环境质量状况
1.1 空气环境质量状况
根据宿迁市环保局发布的《宿迁市2017年环境状况公报》、气象局发布的《2017年宿迁大气环境气象概况》中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宿迁市环境空气优良天数为227天,占比62.2%,130天空气质量超标,其中轻度污染100天,中度污染25天,重度污染 5 天。PM2.5 年均浓度为 55μg/m3,其中 1、2、11、12 月的PM2.5浓度较高,空气质量较差,全市未出现酸雨,达到国家大气十条和江苏省年度约束性考核目标。市区平均霾日为143.5天。其中,1-4月、6月霾日较多,超过了15天,3月达到了21.8天。5-9月份全市首要污染物为臭氧。
与2016年相比,全市空气优良天数由2016年的262天下降到了2017年的227天,全市空气优良占比下降了9.4个百分点。PM2.5年均浓度由2016年的56μg/m3下降到了2017年55μg/m3,下降 1.79%。
1.2 大气污染物排放
2017年,全市二氧化硫排放量为2.34万吨,较2016年减少了5.97%。氮氧化物排放量2.58万吨,较2016年减少,4.41%。无论是二氧化硫还是氮氧化物均实现了连续多年的下降态势。
2 宿迁市空气环境影响成因分析
2.1 产业结构有待优化
2017 年宿迁市三次产业结构分别为:11.2∶48.0∶40.8,与国内平均水平:7.9∶40.5∶51.6 差距较大,与世界平均的 5∶31∶64 也有较大差距。工业化占比较重,第三产业占比有待进一步提升。从全市工业布局的现状看,“企业围城”现象较为突出,除骆马湖所在的西北方向外,其他方向均有工业集中区。钢铁、化工及平板玻璃等行业能耗高、污染重,对市区空气环境影响较大。
2.2 能源结构有待调整
宿迁市作为江苏省经济发达省份的欠发达地区,无论是城市化还是工业化都还处于快速发展时期,每年的能源消耗量呈现出较大幅度的增长。燃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未彻底改变,以燃煤为主的工业烟粉尘排放量在全市空气环境中的影响依然较大。
2.3 城市建设及其他因素
近年来,随着宿迁市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房屋拆迁、建筑工地、道路施工等,以及全市大小2000余家餐饮油烟所产生的扬尘,也是加剧全市空气环境污染的重要因素。2017年,全市私人汽车保有量达44.85万辆,升至苏北第三。此外,黄标车和不合格车辆等直接排放的机动车尾气加剧了城市PM2.5等含量。城市周边的秸秆焚烧也是全市空气污染的重要因素。
3 全市空气环境污染治理对策
3.1 优化产业结构调整
宿迁市在制定全市发展规划时,要把环境纳入其中的重要考虑因素,不断优化全市产业结构,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如,加大第三产业发展力度,积极采取市区退二进三战略。优化城市工业企业布局,搬离市区主城区内的工业企业,做好环境准入与产业政策配套,积极引入高附加值企业,加大落后产能淘汰力度,加大钢铁、水泥、化工、铸造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从税收补贴等鼓励采取清洁生产工艺。坚决淘汰高污染、高能耗型企业。采取信用评价机制,将市控281家重点企业评定为绿、黄、红、黑等级企业,并将企业信用评价结果纳入征信系统,加强重点企业污染防治监督力度。
3.2 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鼓励使用清洁能源,积极优化全市能源消费模式。如,针对全市的重点工业企业要做好“三废”治理,尤其是要加大化工废气污染防治。与市区各相关部门签订煤炭消费总量控制,严格实行目标责任考核制。加大空气污染防治资金投入力度,加强日常空气环境监测。加强日常督查,严禁秸秆禁烧等,加大锅炉等行业燃煤的淘汰力度,大力实施燃气集中供热,优化燃气管网覆盖范围。
3.3 积极转变发展理念
坚持“五大发展”理念,继续坚持围绕“江苏生态大公园”和生态经济示范区的发展定位,坚决贯彻在发展中保护和在保护中发展的工作策略,加大城区绿化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城市道路基础设施,提升交通通行效率。鼓励市民乘用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加大不合格燃油整治力度,销售的汽、柴油要严格按照国Ⅴ标准。加强环保宣传力度,增强市民的环保意识,自觉抵制各种污染空气行为,养成节能环保绿色消费习惯,倡导低碳生活。此外,还要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如出台《大气污染防治实施方案及考核办法》、《高污染燃料禁燃区整治工作实施方案》等,加强大气污染防治顶层设计和规划,提升大气污染防治的科学性。
结语
污染防治被列为三大攻坚战,空气环境污染防治应根据各地空气环境质量现状,分析各地导致大气污染的不同原因基础上,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地措施予以应对,因城施策,一定能够打赢“蓝天”保卫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