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信部原副部长、北京大学教授杨学山:工业互联网姓“工”不姓“互”

2018-02-01逄丹

通信产业报 2018年38期
关键词:视野教授工业

逄丹

“工业互联网的使命究竟是什么?互联网思维适用于工业互联网吗?制造业由大变强过程中的互联网作用是什么?”在2018中国(绍兴)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论坛的主旨演讲环节,工信部原副部长、北京大学教授杨学山首先抛出三个问题。

杨学山教授提出这样的思考源于,在过去的几个月,工业互联网领域发生了两件值得业界高度关注的事情。第一件事情,3个月之前,GE出售Predix平台,但三大业务板块的工业机理模型和工业APP仍然保留。第二件事情,10月8日,工业富联破发。

杨学山认为,发展好工业互联网,要高度重视它和互联网的两个重大区别。互联网重在共享,工业互联网重在专享、等价交换;互联网处理比特,工业互联网处理原子。

“两件事情的发生,提醒我们确实需要认真思考工业互联网的发展模式。只有我们真正了解了工业互联网是什么,为什么,怎么让它真正为工业发展和互联网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发挥作用,我们才算抓到了点子上。”杨学山教授表示,工业互联网从业者必须考虑开头抛出的三个问题。

对于三个问题,杨学山教授给出了自己的回答。

工业互联网的使命是什么?他诙谐地讲道,2年前,在萧山召开的工业大数据会议上,我说,工业大数据,姓“工业”,不姓“大数据”;今天,在这里,我要说,工业互联网姓“工业”,不姓“互联网”。

因此,工业互联网的使命是为了实现工业现代化的发展目标,是为了制造业由大变强,是为了中国工业真正走上高质量发展之路。这个过程中,使用互联网和带动互联网发展都是副产品,不是主题。

“这是我们在发展工业互联网,至关重要的认识论。”杨学山教授强调。

互联网思维适用于工业互联网吗?凡是涉及信息比特的工业领域,特征是数字化和共享,互联网思维适用。但是,工业的主体是原子,是物質,没有物质产品就不叫工业,所以,凡是涉及物质产品和非共享信息的领域,互联网思维失效。

“如此说来,结论十分简单。那便是,互联网思维在工业互联网的使用,只有小部分适合的,大部分是不适合的。”杨学山教授表示。

制造业由大变强的过程中,互联网作用是什么?是一种基础设施,是一类工具,是配角,不是主角。

如何得出上述结论,杨学山教授从《换个角度来看工业互联网》的演讲中进行了进一步的阐述。同时,杨学山在演讲中全面分享了他对于工业互联网的观点,深入剖析了如何用互联网助力工业互联网发展。

构建制造强国现代工业体系,既要有互联网视野,也要有信息技术视野,更要有工业发展视野,将三种视野深度融合,互相配合,才能实现工业由大变强,才能实现工业高质量发展。

因此,杨学山教授认为,工业互联网不是一个技术、一种模式,需要综合视野、全局战略思考工业互联网的发展。

最后杨学山教授表示,互联网是工业发展的一个工具、一种基础设施,不能替代人类在工业领域其他方面取得的进展,不能由它来解决工业发展面临的所有问题。互联网思维存在特定的适用域,超越这个范畴,真理就变成谬误。

猜你喜欢

视野教授工业
田教授种“田”为啥这么甜
刘排教授简介
居· 视野
工业人
掌握4大工业元素,一秒变工业风!
真相
“工业4.0”之思考
视野
心不在焉的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