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左传·成公二年》「不介马」中「介」字意思

2018-02-01董翘杰

北方文学 2018年36期
关键词:披甲马甲马尾

董翘杰

《左传·成公二年》记录了历史上著名的鞍之战,一直以来学者们「不介马而驰之」一句中「介」字的字义存在争议。其中主要论调有二:一为「介」训「甲」。「介马」即给马披上甲,此说从杜预所论:「介,甲也。」(1);二为「介」是「」的古字或假借字。如《说文·马部》:「系马尾也。」段玉裁注:「,系马尾也。此当依《玉篇》作「结马尾」。《广韵》作「马尾结也。结卽今之髻字。」(2)现概述其观点如下:

一、「介」训「甲」意作为马披上甲之观点

杨伯峻在《春秋左传注》谓:「介,甲也。『不介马』谓马不披甲。」(3)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介,叚(假)借为甲。」(4)如《诗经·郑风·清人》:「清人在彭,驷介旁旁。」杜预在《春秋经传集解》解释:「介,甲也。」罗振玉《增订殷墟书契考释》更形象地指出「介」:「象人着介(甲)形」王力在《王力古汉语字典》一书中认为「介、甲」为一组同源字,「骱、纷、结、髻」为另一组同源字(5)。吕蒙《「不介马而驰之」的「介」字正诂》(6)更指出:「介,见母,月部;甲,见母,叶部。见母双声,月叶通转。『介』字与『甲』字在『铠甲』意义上是同源字。」

二、「介」训「」意即把马尾作结之观点。

此说由段玉裁提出,他认为「介」即是「」的古字,《说文解字》云:「系马尾也。从马,介声。」段注:「此当依《玉篇》作结马尾。《广韵》作「马尾结也」。「结」即现代的「髻」字。段玉裁言:「远行,必髻其马尾。与?音义同。《诗》曰『驷介』。《左传》曰『不介马而驰』。疑『介』即古文『』。从马。介声。古拜切。十五部。」(7)陆宗达、王宁认为「介」是「」的古字;而朱骏声则认为「介」是「马介」的假借字。承培元先生在这观点上进一步阐明,并在《广潜研堂说文答问疏证》文中写「马在辕,无所为甲也.凡言『介马』,『介』皆『骱』之借字也。,马尾结也。谓编马尾为拜(发髻),防疐碍也。」(8)

三、「介」理应训为「甲」之论证

我认为「不介马」当释为「不为马披上护甲」,可从四方面论证:

首先,「介」训为「甲」的例子不胜枚举,《释名·释兵》:「甲亦曰介。」,《广雅·释器》:「介,铠也。」。而在「介」字的运用上,《诗经·周颂·清臣工》:「嗟嗟保介。」郑笺:「介,甲也,车右勇力之士。」《周礼·旅贲氏》:「军旅则介而趋。「《诗经·郑风·清人》:「驷介旁旁」、「驷介镳镳」、「驷介陶陶」《毛诗传》:「介,甲也。」《郑笺》曰:「介,甲也,车右勇力之士。」《楚辞·九辩》「既骄美而伐武兮,负左右之耿介。」王逸注:「恃恬众士被甲兵也。」《集传》:「驷介,四马而披甲也。」《周礼·旅贲氏》:「军旅则介而趋。」杜注:「介,被甲。」《礼记·曲礼上》:「介冑则有不可犯之色。」注:「介,甲也。」

其次,若从《左传》自身对「介」字的运用作出分析,不难发现「介」字确训为「甲」。柳如烟《关于「不介马而驰之」的「介」字》一文中指出,从《左传》本身来看,「介」也都是「披甲」或者「披上」的意思,而从来没有可以解释为「马介」的先例。《左传·宣公二年》:「(灵辄)既而与为公介,倒戟以御公徒,以免之。」杜预集解:「灵辄为公甲士。」(9)另《左传》中亦出现了「介…甲」的结构,例如《左传·定公十年》中「邱人大骇,介侯犯之门甲,以围侯犯。」从一部作品的用词习惯上来看,此处的「介」也应该是「披上铠甲的意思」。

从字型上,「介」在甲骨文中为,是在「人」 的四周加四点指事符号,表示裹在身上的护革。「介」字本就是划线的意思,现在这个意思由「界」字承担了。吕蒙先生认为这只是「介」字的引申意,他援引罗振玉《增订殷墟书契考释》言「像人着介(甲)形」。故「介士」乃穿着甲胄的兵士。刘兴隆《新编甲骨文字典》认为「介」「似一人浑身披甲,会英雄介士意。本动物之鳞甲,即保护层,此指人之衣甲。」。故「介卒」即甲兵;「介胄」解作铠甲与头盔、披甲戴盔;「介人」可意指武士、甲士。

四、春秋时代已有皮马铠甲

那么,春秋时侯已有马铠甲吗?虽《诗经·秦风·小戎》和《诗经·郑风·清人》中早已出现关于「驷介」的诗句,在杨泓《中国古代皮甲——兼谈韩国公州出土唐贞观十九年铭皮甲》一文中,提及了最先发现的是曾侯乙墓的髹漆皮马甲,马甲是以整块皮革模压而成,可套护住马的胸颈。而后来在包山2号墓发掘出相对保存较完整的皮马胄和马甲,足以证明当时具有以皮作的战马甲。及后汪少华的在《中国古车舆名物考·「」与「介马」考辨》(10)中,从文献和考古两方面清楚指出,把马尾作结和结马披甲在古代战车均有存在,而「」和「介马」各有其意,不可混用。

五、不披马甲和不打马尾结哪种影响较大

《左传》记事言简意赅,实难以尽录當時情況。但从字里行间,仍不难作出合理分析。我们不妨把焦点集中在战场上现实的情况,在不披马甲和不打马尾结哪种会带来更严重的后果。诚言,前者甚为重要,马尾本身有保护和平衡之用。商代战车初为双轮独辕,两马并行辕在其中(可能和「骈」字有关),而马尾过长则在驰行中容易和套索纠缠在一起,这样就会导致车子难以转向。再者,当时驭手驾车以辔绳指令马匹,马尾随意摆动,尾梢极易缠绕其上,轻者扯伤马尾,重者则会因马被拽痛而引发事故,说文中「」字的存在可能证明了古人重视这方面的处理。而结扎的方法,可从说文和相关注释中一窥。「系马尾也。」「簪结也。」;《释文》作「马尾髻也」;《说文通训定声》:「结马尾如人之髻。」说明结马尾的方法跟女子盘头的方法大致相同。段注:「案,远行必髻其马尾。」由此观之,马尾打结可能已成惯例。综观自秦陵兵马俑到后世的马陶器等均可见结马尾的样子。但若因马尾緾绕因受木所阻,实不太合理。如真的因马尾之故,将士尽可斩断马尾以解燃眉之急。

相对而言,後者的问题可能更大。楚辞《国殇》中有辞「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单看鞍之战的战争描述(「郄克伤于矢」、「而矢贯余手及肘」)可见当时战场乱矢交坠。试想像若战马在场奔驰,难保不受乱矢所伤。从包山2号墓皮马甲所见,全马要害均覆皮甲,马首更是全皮覆盖,可见设计有其实际应用考虑。若不想「流血及屨」、「左轮朱殷」,为马披甲,实是保险之举。若驾车期间有马因箭伤亡,轻则影响前进,重则马翻车毁。前掌大墓地M41出土战车设有类雨伞的东西,作用應是抵防流矢,这与秦陵兵马俑所见的金属伞功效相同。后世马铠甲的设计一直有所发展,从春秋战国至秦的战车,魏晋的重甲骑兵,以至南宋初年名动一时的金兵重甲骑「铁浮屠」、「拐子马」,足见为战马披甲的重要性。

六、从《左传》文句内容推测当时情况

齐侯一句:「余姑翦灭此而朝食」,足见其轻敌,相信这是《左传》记下这句话的原因。

「不介马而驰之」上承前句,从文理上应是补充文意,以言以行两方面来特显齐侯此性格。然车行不顺,亦是在文中常有所见。每当马车不能前进,就需有人下来推车。郑丘缓自语多次推车,逢丑父因蛇咬伤而不能推动。而古文「舆」字的甲骨文为,金文把「车」的部分明确写出,像四手(众多)合力推车,作动词用意为推车子,拉马车。《汉书·严助传》中「舆轿而隃领,拕舟而入水,行数百千里。」可想象当时战地不平,或场上有尸体杂物,车轮常被卡档,需人下来推车。甚至会有「骖絓于木而止」的情况,就是边旁的两只马被木所卡档不能前进。《史记·齐太公世家》有相近记述,顷公曰:「驰之,破晋军会食。」和《左传》中相同,而马车被止作「战,齐急,丑父恐齐侯得,乃易处,顷公为右,车絓于木而止」,足见如汪少华所言不能把「驂」和「车」偷换为「马介」。

最终逢丑父因不能推车,而不是去斩马尾,齐君被捉,可证车被阻和马尾无关。其实,齐侯「骖絓于木而止」并不是孤例,《桓公三年》:「三年春,曲沃武公伐翼,次于陉庭。韩万御戎,梁弘为右。逐翼侯于汾隰,骖絓而止,夜获之,及栾共叔。」,汪少华引孔颖达「骖马在衡外挽,每絓于木」来解释其因。细观孔氏所言,尚有一句「由颈不当衡故也。」这和驾者技术与外在环境确有关。春秋时代战车操控困难,虽有极高的机动力,但不可预期的因素繁多。稍一不慎,即陷险地。若无万全的准备、视死如归的勇将、天时地理猛人和,要主导战局发局,实不容易。

齐君之失,始在轻敌。相信齐侯从没想到会战败,更不会考虑到失手被擒。「不介马而驰」,可谓把其傲慢轻敌之情跃然纸上,骄兵必败之理,可真一语中的。

总括而言,从字型、辞例、文本句意和当时实际情况而言,「介」字理应训为「甲」。齐侯敢不为战马披甲便出战,以一句狂妄之言:「余姑翦灭此而朝食」和「不介马而驰」仅五字,尽显了一字褒贬之精妙。

注释:

左丘明撰,杜预集注《左传(春秋经传集解)》上册,第684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5用版。

段玉裁撰《说文解字注》第472页,北京:中华书局,2013年7月第1版。

杨伯峻编《春秋左传注》第791页,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3用第1版。

朱骏声撰《说文通训定声》第663页,武汉市古籍书店,1983年6月版

王力主编《王力古汉语字典》第15页,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6月第1版。

吕蒙<「不介马而驰之」的「介」字正诂>乐山师范学院学报,第22卷,第3期,2007年3期

段玉裁撰《说文解字注》第49页,北京:中华书局,2013年7月第1版。

承培元撰《广潜研堂说文答问疏证》第68-69页,光绪广雅丛书本,广雅书局刊民国九年(1920)版。

左丘明撰,杜预集注《左传(春秋经传集解)》上册,第542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5月版。

汪少華《中國古車輿名物考·「」與「介馬」考辨》,華東師範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4年4月30日。

猜你喜欢

披甲马甲马尾
穿裘披甲
披盔戴甲,面对强敌敢于喷血
脱不掉的“大马甲”
脱不掉的“大马甲”
扎马尾
披甲树螽
马尾朝哪等
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马尾神经损伤9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