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审美品读与教学实践
2018-02-01王懿璘
王懿璘
摘要:语文课堂教学不仅局限于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基本感悟与认知能力,更需注重优秀文化对学生的熏陶感染。本篇着重以散文教学为例,倡导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应拘泥于对学生的阅读引领,更需有真正意义上的“传道授业解惑”,于文本有品读、有审美、有认知。这便需要教师具有一定的文学理论素养,提升必要的文学创作实践能力,在学习和创作中逐步收获自身独到的文学解读能力,从而服务于教学实践。
关键词:文学理论;散文审美品读;教学实践
一、文学理论的缺失
日常生活中所谓文学阅读,即直面经典文本,赏心悦目,由文本带给读者以审美享受,是一场精神的游历,人人皆可有属于自己的文学阅读,不需文学理论专业素养的支撑,仅是个人对艺术自发的感受。
在教学实践中,通常由教师引领学生进行一场文学的阅读,一次精神提升之旅。但由于课业负担以及自身经历条件所限,教师时常疏忽對于自身专业文学理论修养的自觉训练与提升。文学文本赏析常凭个人自发感性认识以进行审美解读。让自己与学生共同通过赏读,为艺术所感染,不自觉的达到如痴如醉的境界。
但文学审美感受若是仅凭感官感受却未必可靠,就算一时直观感受可靠,也不定能有正确的审美品读,更无法形成正确可靠的教学传导与实践。教师对于教学理论的缺失缺乏必要的警惕,甚至逐渐成为较为普遍的现象。带着自身的读后感,“循循善诱”脱离文本,远离时代背景,架空文学理论,漫无边际,仅追求“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作为普通读者,也许足够,但身为教师之于学生,便难以提升学生文学欣赏的情趣与智趣。
二、文学理论在阅读实践中建构
文学理论以文学文本为总体对象,其理论具有普遍性。但若空谈理论,则易至高度形而上学的方向发展,使理论愈加哲学化。于我们教学实践而言,文本解读学却有其独到的实践性。文学理论面对大众文学作品,具有总体的普遍属性,但文学理论活用于具体某一文本,它所面对的是万千文本中的个案,其指向性应为该文本鲜明的特殊性。文本解读不应以独立作家来划分,应以作品的特质来划分,针对同一作家的不同作品,亦应有不同的独属于这个案作品的审美解读。
在教学实践中,无论师生皆不可能做到将一切作品读完,我们力所能及的是探索品读眼前这一篇作品的内涵与奥秘,极尽所能分析体悟探究思考。最理想的文学理论建构,是在一篇又一篇的文学作品赏读过后,推敲琢磨,在不断的文本品读中,归纳提炼升华,没有大量文学文本解读为积累奠基,文学理论也无从产生。在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海量文学阅读,以形成初步的文学理论观,亦可有针对性的先行阅读某一名家的大量作品,不依靠直觉而是通过仔细的研读、精细的个案分析推演至作家作品的普遍概括,面对单一文本,聚焦焦点,关注文本独一无二的特点,推演至作者,在撰写不同文本时的共性与个性。从而达到从一滴水滴中看见大海高级的文学解读。
三、文学“创作论”于教学实践中的运用
文学文本解读学是教师需掌握的一门功课,其基础便是创作论。既在文本阅读解读中,并非被动地接受成品,而是追随作者体验的创作的过程。于文本作品而言,如果教师仅限于对课本中所呈现的文本成品进行鉴赏,这样不易打破学生心理对陌生文本的封闭性,更不能起到引导学生穿透文本内核,理清结构层次,达到学习主体学生与文本内核主体灵与肉的高度契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尝试引导学生进入作者的文本写作过程之中。作者的写作过程囊括了作者主观价值、情感态度与原生素材的博弈过程,整个过程即艺术的创造与升华过程。学生在阅读实践中进入作者的创作过程,方能探索文本艺术背后的深度奥秘。这就要求教师不仅满足于引导学生以读者的身份旁观者的角度去阅读揣测,选择以作者的身份进入文本参与创造实为更高阶的方式。
克罗齐说:“想要了解但丁,我们必须把自己提升到但丁的水准。”文本的生命不能仅凭作者一人支撑延续,需与读者携手共进,文本方能得以世代相传。读者的想象与情感源源不绝,每一篇文本的生命亦是生生不息,随着时间的流失,时代的变迁,作品背后所承载的艺术价值并非一成不变。一切艺术作品皆是如此,没有读者的创造,便失去了对于作品真正的欣赏。教师在阅读实践中可引导学生不仅以读者的身份和作品对话,更要在实践中不断尝试以作者的身份同名家对话,摆脱“读”的被动,进入“畅谈”创作的主动境界。
四、古代散文审美品读与教学实践
中国古代散文名篇《晏子使楚》选入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部编版教材,在教学实践中,绝大多数教案所提供的教学方法首先从字词的认识起始,紧接着通读课文,熟知文章大意,并用自己的语言尝试讲述故事内容,最后以改编课本剧结束了本篇散文的教学。对于一般读者而言,阅读古代散文的最大障碍是陌生的字、词以及期间蕴藏的典故,面对熟悉的词也有可能遇到古今异义上的困惑。但读懂了这些词,却并不意味这真正理解了古代散文的妙趣,妙处不在表而在里,多层次深入思考领悟古代散文宏观与微观的内核,方为经典品读的正道。
教师教学中应关注到《晏子使楚》是一篇论辩性散文,春秋士大夫的基本素养便是善辞令,常用自己的语言艺术,化干戈为玉帛,以达到调和气氛,缓解国家间焦灼关系的目的。在教学实践中,针对晏子与楚王的辩论,引导学生品读辩论的语言艺术魅力。在两人争锋相对的情况下,不直接利用言语反驳,而是肯定对方的观点,并巧妙的将其导向荒谬,化被动为主动。
齐楚同为大国,楚王理应善待齐国来使,怎料楚王开了个小洞,不让晏子从大门进入,不仅调笑了晏子的身高,也侮辱了晏子的人格。而晏子所采用谈话方式不是勃然大怒破口大骂,而彬彬有礼的对楚王的手下说道:“出使狗国方从狗洞入,今臣使楚,不当从此门进入。”此番外交辞令妙在不采用相同的侮辱性语言,展现了齐国宽容有礼的大国风范。与此同时,明确阐释了自己拒绝入此门的态度和缘由,将“狗门”和“狗国”相联系,含蓄讽刺了楚国,并让楚国自行选择,承认自己是“狗国”或是让晏子从大门进入,诡计以失败告终。这便是晏子依靠自己出色的语言艺术赢得了外交的胜利,这急智的辞令在教学实践中应引导学生着重品读,感悟晏子现场即兴应对不失礼节的才智和“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言语魅力。
五、现当代散文审美品读与教学实践
中国现当代散文相较于西方文学,缺乏系统性的理论。中国现当代散文没有现实主义、浪漫主义、象征主义、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之分,亦没有流派的划分,故现当代散文与主义和流派无关。没有西方的理论辅助,亦缺乏系统理论的支持,现当代散文多从自身经历和现实现状中进行概括,以“叙事抒情”以及“真实简明”为特性,散文创作是一种表达内心真实体验,抒发真情实感的文学样式。在教学实践中除了品读散文所抒发的情感之外,亦需赏悟散文中情与感、情与理、虚与实之间的矛盾冲突,从而把握散文情感的审美价值。
语文教材中现当代抒情散文名篇《背影》可谓尽人皆知。但就是这样一篇散文佳作,在入选教材时却受到质疑,有读者认为《背影》中的父亲违反交规,形象不佳,已不再适宜学生阅读。这便出现了实用理性与美学情感的冲突。在教学中,学生若仅从实用理性角度推敲《背影》的价值,显然有失偏颇。本篇若从审美情感角度赏析,确是美文无疑,故合乎情不一定合乎理,从中便可发觉,大多数学生在美学修养方面是有所欠缺的,对于散文,不能仅凭实用价值得出父亲“买橘子”的行为纯属多余,让朱自清自己买,既省时省力也不违反交规,可谓一举两得,但过于理性的文本解读便丧失了散文以情动人的审美价值,父亲的费劲与笨拙真是诗意情感流露的体现,教师若能对《背影》进行正确的引导和解读,必能对学生的审美启蒙产生一定的冲击性。
在现当代散文教学中语言文字的表达方法亦值得斟酌品味,《背影》的语言表达与朱自清的其他作品《匆匆》、《荷塘月色》等相比,没有那么多华彩的句式,瑰丽的辞藻,大幅抒情渲染。作者通篇运用较为朴素的语言,全文近乎皆是普通叙述,甚至在情感震撼之处也鲜少运用直接抒情直抒胸臆,作者散文愈加成熟的文字功力,应在教学实践中引导学生反复揣摩深入探讨,这朴素自然的文字中蕴含的审美智趣与情趣。
六、外国散文审美品读与教学实践
外国散文与相较中国散文,更具有写实性,其创作角度与语言表达方式皆有一定不同。《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获过美国普利策新闻奖,被誉为“新闻写作中的不朽名篇”,是可引入語文教学的佳作。本篇新闻其实并非完全用事实说话的新闻性文章,文章主要阐述了作者的主观独特感受,以事实为依托激发自己的主观情感,故本篇文章文体应归为文学性散文。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通过反复研读,引导学生领悟本文主旨是表达作者自己的特殊感受,文章充满主观个人化色彩。奥斯维辛所有的景物是旧的,但作者的情感是崭新的。全文作者注重运用细节描写“一排排高大的白杨树长势喜人,在门前不远的草地上,还有儿童在嬉笑打闹。”这绝不是纯粹的写景纪实,一字一句中萦绕着生命的气息,饱含着生命的欢乐,预示着生命的诞生,抒发了作者生命是不可战胜的内心呐喊。教学中对此文本,若仅仅以纪实新闻的角度教学,了解奥斯维辛的故事,则与本篇散文的教学背道而驰。若能在教学中不断提点学生注意文章的细节描写,从细微之处引发深思探究,“女孩的照片”、“孩童的嬉戏”皆是充满希望的生命之光,却诞生于这片充斥着残忍与死亡的土地之上,让学生在阅读中提升心灵对文学作品的敏感度,透过文字品读作品背后的审美价值。
七、结语
散文的审美品读与教学实践的融合之路漫漫,作为一线教师还需不断学习与实践,本文以文学理论的缺失起始,探讨教师如何建构必要的文学理论体系,让自身的文学解读不再人云亦云或主观武断。教师可不断学习运用文学文本解读基础——创作论,让课堂教学真正起到对学生的启发和引领作用。接着着重阐释在教学实践中,针对古今中外的散文名篇,分类阐释了散文教学应区别于其它不同文体的教学,散文阅读不能仅停留于表层理解而未及作品内核,学生的散文教学应真正落到实处,通过学不断提升学生的散文审美素养,从而指向发展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孙绍振.孙彦君.文学文本解读学[J].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
[2]孙绍振.孙绍振解读经典散文[J].中华书局,2017.
[3]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J].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