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德富芦花笔下的自然

2018-02-01张若瑾

北方文学 2018年36期
关键词:文学思想审美意识自然

张若瑾

摘要:德富芦花是日本著名的社会派小说家,散文家,也是明治时期最畅销的作家。芦花的作品尤为重视自然,他对自然的描写因清新鲜有而广受好评。芦花由于运用写生方法简洁描绘自然,给人以生动形象之感。其作品中也有不少自然描绘蕴含着作者特殊的情感,抒发作者的情怀,暗含作者的思想。芦花笔下的自然究竟扮演了怎样的角色,作者又在其中注入了怎样的情感与思想是本文探讨的重点。

关键词:自然;文学思想;文学情感;审美意识

芦花于明治元年十月二十五日出生于肥厚国苇北郡水俣(现熊本县水俣市),父亲一敬,母亲久子,他是家中的次子。本名健次郎。明治二十年因感情缘由中途退出同志社。二十二年赴东京加入兄长苏峰的民友社,致力于文学创作修养。三十六年离社自立。三十八年,在富士山顶晕倒而人事不省,以此为契机,经历了内心变革。三十九年赴圣地朝拜,并访问了托尔斯泰。四十年,迁入东京府下千岁村粕谷,开始过上自封为“美的百姓”的生活。昭和二年九月十八日在伊香保病逝。(1)

《不如归》是芦花最初的成名作,文章开篇写浪子于主人公新婚旅行时的情景,芦花如是描绘到:“这两片丰柔可爱、大可盈抱的云,慢慢地离开了赤城山顶,在万里无遮的大空中像双飞的金蝶一般发出光辉,悠悠然地向足尾山方面移行。不久夕阳西沉,寒风乍起,这两片云就褪成蔷薇色,向上下分飞,在夕暮的天空中越离越远地飘浮了一会儿;下面的一片渐渐地小起来,不知不觉之间消失得形迹全无;残存的一片变成了灰色,茫茫然地在空中榜徨。”(2)这并非单纯的自然描写,也揭示了主人公的命运,这两片云正是两位主人公的象征。其中夹杂着作者的同情与无奈,笔下的自然也染上了一层淡淡的哀伤,借自然描绘娓娓道出二人人生轨迹逐渐走入灰暗之中的彷徨,仿佛隔着时间的长河隐约听到了芦花的一声轻叹。

《不如归》中展现了芦花初期的自然观,在讲述主人公悲伤命运时也不乏有作者对人生、自由以及生死的思考。武男陪伴病中的浪子海边漫步之时,芦花笔下的海是“风平浪静”的,“一波碧海泛着点点白光,一望无际的大海没有一丝波澜”,“山海都沐浴在春日的阳光中静静沉睡”(3)等词句,这时的海是平和的存在,犹如浪子的心声,包裹在柔光中的海洋温和寂静,浪子的内心在丈夫的陪伴下也归于难得的平静,丈夫的温柔与关爱安抚了她的内心,眼中的风景也一片祥和。

芦花笔下的自然不但道出主人公的心境,也有抚慰人心的力量,让浪子在自然的包围中忘却俗世,重拾爱的力量。文章结尾一段海的描写“风吼、海啸、山鸣、一片浩荡的之音充斥天地”(4)浪子在自然之力的感召下选择了自尽,然而在芦花笔下却有着不同的定义,是浪子抵抗现世,追逐自由之举,投身于包容万物的自然,从封建社会桎梏中获得解脱也是芦花独特的自然审美意识与表现力。

《自然与人生》是芦花散文创作达到顶点的作品集在《自然与人生》中作者探求自然与人生的连接之处,从自然中“寻找”人生的答案,就如芦花自己讲述的一样“自然为主,人为客”。芦花笔触细腻,用作家特有的敏锐感知力体会着身边的自然,他筆下的自然生动细致,有如溪水流淌般静静地沁入心脾的,又有如汹涌的波涛一般呼啸而至的,他时而低声絮语娓娓道来,时而高歌呐喊直击人心。芦花于自然是热爱与敬畏并存的。

芦花是一位扎根于人道主义进行创作的作家,他站在弱者的角度,抨击社会的不公。笔者认为芦花笔下的自然正体现了他人道主义。尤其是随笔集《蚯蚓的呓语》,对自然的描绘越是悠然自得,乐在其中,越是无声地批判了城市的虚伪浮躁,一切的欲望几乎都来自金钱与权力,在粕谷农村的生活,去除浮华安于平淡,远离尘世喧嚣与争斗。成为美的百姓的芦花正是亲自践行反淫奢,身体力行地站在弱者(大众人民)的角度,证明返璞归真,融入自然才是真正美好的生活。

芦花笔下的自然在其作品中扮演各种不同的角色,芦花借自然表达主人公的情感,借自然表达自身对主人公抱有的心情和寄与的希望,芦花也借自然之手纠正社会的矛盾与不公,批判现世的不足之处。芦花从自己笔下的自然中寻得安慰与解脱,也从中获得新生,并渴望自然也可以解救当时的日本国。他笔下的自然不仅蕴含个人的情感,也体现了芦花的人生观与自然观。欲读芦花,欲读懂芦花,他笔下的自然是必不可少的课题。

注释:

浅井清、松井利彦等编集.《研究资料现代日本文学(第1卷)》[G].明治书院.1980年(昭和55年)3月5日.76页.(笔者译)

德富芦花著.丰子恺译.《不如归》[M].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年4月

德富芦花.日本文学全集6.明治文学全集42.[M].东京筑摩书房.1966年5月.(笔者译)

同③

参考文献:

[1]浅井清,松井利彦等编集.研究资料现代日本文学(第1卷)[G].明治书院,1980-3-5.

[2]德富芦花著,丰子恺译.不如归[M].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4.

[3]德富芦花著,林敏译.自然与人生[M].四川文艺出版社,2012-6.

[4]刘晶.从《不如归》来看德富芦花的审美意识[D].吉林大学,2013-6.

[5]金子孝吉.关于德富芦花对伊香保的自然描写—以《自然与人生》-[面对自然的五分钟]为中心[J].滋贺大学经济学部研究年报,2005 (12):123-148.

猜你喜欢

文学思想审美意识自然
《东汉文学思想史》《谶纬思潮与汉代文学思想》
《红楼梦文学思想的现代阐释》
谈高中美术教学渗透健康审美意识之优化策略
世纪末的赞歌——比亚兹莱插画艺术风格分析
《自然》关注中国科技雄心
浙东“大文学”思想的综合探究
———评郭庆财博士《南宋浙东学派文学思想研究》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