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学中合作学习之浅见
2018-02-01刘瑜��
刘瑜��
摘要:合作学习是主要学习方式之一,合作学习开展是否有效,关键在于学生的合作兴趣是否高涨,合作过程学生是否参与,评价方式重过程还是结果,评价的结果看知识还是能力。本文就从这四个方面——兴趣的激发、过程参与、过程性评价以及结果看能力等,谈谈初中历史教学中合作学习的自我看法和观点。
关键词:初中历史;合作学习;兴趣;参与;过程;能力
对于合作学习的探究,成为新时期、新课改下的主要研究课题之一,对于合作学习的见解,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下面,笔者根据自己的初中历史教学实踐,谈谈合作学习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应注意四点——兴趣、参与、过程、能力等的看法和体会,以期共享。
一、 设立富含兴趣的合作目标——合作有效性的前提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应设计富含兴趣的任务和问题,以引起学生们合作、探究的兴趣,学生们对任务、问题有兴趣,合作学习的实施和开展才会有意义。
如对于川教版的七上的“秦汉时期”的《秦朝的统一》以及《秦末农民起义》的教学时,对于“秦朝的灭亡”教师可以渗透其中。教师在课堂之初,通过陈胜、吴广的误期所受的军罚的故事,而提出“秦亡的密码是什么?”这个问题的提出,较之于“秦朝灭亡的原因是什么?”、“秦朝为什么昙花一现、快速灭亡?”更富含“趣味性”,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密码”一词,是问题趣味性的亮点所在。于是,开展合作学习,人人为秦朝灭亡寻找密码的积极性大增,促进合作的有序进行。
当学生自主、合作,找到秦亡的主要原因:秦始皇的沉重的赋税、繁重的兵役、严苛的法律等,秦二世的“指鹿为马”社会矛盾快速激化,加速了秦亡的历程。教师在此基础上,再次提出问题,促使学生合作探讨:面对“无道、暴秦”,怎么办?如何伐暴秦?在学生们探讨出“农民起义”——陈胜、吴广起义以及刘邦、项羽起义等时,教师继续提出:才十多年的时间,那支横扫六国、开创了秦朝大国的军队哪儿去了?强大的秦朝帝国,竟然被农民推翻,怎么会如此不堪一击?当时的横扫六国的秦军,今安在?这个问题,更见出教师的教学智慧,问题的提出令学生感到耳目一新,提高合作兴趣自不待言。问题提出后,教师在学生合作前,可以简单给以提示:当时的秦军按16岁算,但现在2017年,多大了?这样的引导和提出问题,学生的合作、探究,基于教材,但又有延展性,趣味十足,极大程度上激发学生合作的兴趣、学习的主动性,好的目标问题,是有效课堂成功的关键。
二、 合作学习重参与——有效合作的关键
合作学习开展的过程中,经常看到一些学生无动于衷,突出表现在学困生身上,他们不参与,不乐于参与,似乎合作对他们来说无关紧要,于是,出现合作只是“优生的一言堂”的不良现象。改变这种现象的主要策略就是促使每一个学生积极参与,保证他们都有事干,都有合作的任务,不让他们闲着是合作有效的保障。
那么,合理分组是前提。如果小组人数太少,合作难以有效开展;如果人数太多,合作时,不可能人人参与,有些学生没机会表达,会逐渐丧失合作的兴趣。笔者认为合作学习小组以4-6人为宜,在开展合作学习时,组长召集安排活动,分别担任记录、讨论、搜集、制作、发言等,在合作中,每一个成员为了共同的任务而尽心尽力,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
三、 评价合作学习重过程——合作学习有效性的核心
合作学习,重在参与,因此,评价小组合作学习,应从参与的过程中评价,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的参与,还主要表现在合作任务给出后,每一个成员都积极、主动参与其中,都勇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以川教版的《抗日救亡运动》的第一个子目——“九一八事变”的复习巩固环节的合作为例,教师给出巩固性的提纲——“九一八事变”的时间、制造者、经过、结果、原因……让组长检查该组成员的掌握情况,组长就可以带领组员以抢答的形式开展,并对组员的回答情况,进行合理的计分。这样,促使每一个学生对合作不排斥,积极融于合作学习中。
四、 合作学习重能力的提升——合作学习的宗旨
一般情况下的合作学习,仅仅局限于知识的层面,如课前布置的预习任务,课堂上检查,教师以呈现知识点的形式,让小组合作、讨论出答案,就意味着“合作”了。如《社会主义的道路的探索》时,教师给出问题性提纲:
(1)中共八大召开的时间;
(2)十八大提出主要矛盾;主要任务;召开的意义。
……
这样的合作,对于能力的提升,意义不大。教师应设计探究性的问题和任务,如呈现十年建设后的颁奖晚会的情景,呈现“十年建设时期的模范人物”的视频材料,让学生结合课本,分组为这些模范人物写简明扼要的颁奖词。这个合作,不仅有趣、促使学生参与,更利于综合发展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合作学习的开展的有效,既要体现知识目标,也要注重能力目标,既要关注学生的参与的兴趣、也要关注学生的合作的情感体验,关注合作意识的培养。
参考文献:
[1]陈都山.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策略初探[J].中国校外教育(上旬刊),2015(1).
[2]吴玉星.初中历史课堂“自主合作学习”有效性探究[J].新课程导学,2014(27).
[3]陈飞.新课改视角下初中历史“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初探[J].考试周刊,2014(97).
作者简介:刘瑜,江苏省徐州市,徐州市西苑中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