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效引导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2018-02-01邱瑜萍��

考试周刊 2017年91期
关键词:有效引导自主学习

邱瑜萍��

摘要:新课程倡导“以人的发展为本”,在数学课堂上,教师应正确处理好“学”和“导”的关系,做到“学导结合,有效引导”。本文结合教学实践,从“目标导向、方法导学、激励导评”三个方面,探索數学课堂上有效引导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有效引导;主动发展;自主学习

能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教育,才是成功的教育。为此,新课程倡导“以人的发展为本”。为了能在数学教学中真正落实这一理念,在数学课堂上,教师应正确处理好“学”和“导”的关系,做到“学导结合,有效引导”,从而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一、 目标导“向”,激发学生主动参与

目标具有导向和调控功能,每一节课在开展学习活动之前要让学生明确目标,使学生对自己学习时要达到的目标有一定的自我意识,形成主动发展的内在动因。主要做法如下:

1. 在谈话中明确目标。

引入新课后,让学生围绕课题谈谈“我已经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学生尽情发表意见后,教师有选择地筛选出本节课将研究的问题,作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这样的学习目标来自学生的探究需求,他们迫切地想找到答案,当然也就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了。

2. 任务驱动。

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可以借助“小博士”、“智慧老人”、“喜洋洋”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卡通形象,在一上课就提出本课的学习任务,使学生明确要学什么和达到什么要求。这样既为学生指明学习的方向,又贴近学生的心灵,使学生感到学习是一件非常有趣而富有意义的事,从而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

3. 创设问题情景。

创设生动活泼的情景,提出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即学习探究的目标),以此激发学生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即达到目标)的浓厚兴趣,调动他们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例如教学“比例尺”(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时,教师先向学生展示一幅《中国行政区域图》,先让学生畅所欲言,尽情地表达他们的所知所想,然后再适时地提出问题:“为什么我们能准确地把广袤的国土画在这小小的一张纸上呢?”学生立刻被这个问题吸引住了,在这个问题(探究目标)的指引下,他们整节课都在积极地思考,主动地探究,学习效果不言而喻。

二、 方法导“学”,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课堂教学要真正落实“以人的发展为本”这一理念,使学生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就要求教师在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过程中,把关注的目光更多地放在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上。唯有如此,才能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学会学习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学生的主动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因此,教学中,教师要重视结合教学内容进行学法指导,培养学生学习方法、应用方法的意识,达到“以有效的方法指导学习的过程,以动态的过程促进方法的掌握”的良好效果。

2011版《数学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新增了“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的要求。根据这一要求,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进行数学思想方法、分析方法和解题方法的指导,如分类、转化、假设、类比、一一对应、数形结合等方法,使学生在学习时有“法”可依,有“法”可用,并在运用这些学习方法的过程中不断积累学习活动经验,使得学习走向自主和轻松。

例如学生在学习分数乘除法应用题(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时,往往容易把两者混淆起来。为解决这个问题,教师要仔细地分析学生解题时容易出错的原因,找到问题的症结:由于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尚处在发展阶段,因此大部分学生对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较难理解。那么,如何帮助学生突破这一难点呢?这时就可以从方法的指导入手,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借助具体问题情景,采用对比分析的策略,抓住分数乘法、分数除法本质上的数量关系来分析、解决问题。

1. 指导学生借助直观形象来理解两个量的相比关系,获得感性认识,使学生能找准比较的标准量。做法是:引导学生对本班学生的年龄、身高、体重、男女生人数进行比较,学生通过一系列形象具体的比较,理解了“两个量进行比较时,比较的标准不同,比较的结果也就不同”,从而帮助学生正确找到单位“1”,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2. 指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弄清量的对应关系,使学生能正确地理解数量关系。针对学生难以理解单位“1”的量与相比较的量两者的对应关系这个难点,引导学生进行“座号——姓名——座位”的对应练习,使学生理解对应关系,然后及时引导学生借助线段图分析分数乘除法应用题中两个量之间存在的对应关系,帮助学生正确理解题目的数量关系,在问题迎刃而解的同时,又使学生学会“抓住解题关键”的学习策略。

显然,这样的学习既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引领作用,同时又能激发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建构,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

三、 激励导“评”,促进学生情感发展

新课程强调每一门课程都要促进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全面发展。教学时,教师要密切结合教学内容、教学环节以及学生在每个环节参与学习的状态等因素,引入激励机制,重视引导学生进行学习评价,使学生在掌握知识与技能的过程中同时促进情感的发展。

教学中教师要积极捕捉每一个适于激励与评价的有利时机,注意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同时注重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学会自我评价,建立自信心。

例如,当学生达到学习目标时,教师就对他们自主完成学习任务的出色表现给予情感上的激励,使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又如,在“课堂总结”这个环节,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学习评价,引导他们回顾学习的全过程,启发他们从掌握新知的情况、参与学习的精神面貌、与人合作的品质、自主学习探索的能力等方面对本节课的学习活动做出恰当的评价,使学生在评价中进一步完善认知,促进自我意识的发展。此外,教师还要把激励与评价贯穿于学习的全过程,随时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及时对他们表现出来的可贵的创新精神与良好的学习品质给予表扬,进一步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从而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摆正自己作为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角色,以有效的“导”引领学生自主的“学”,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作者简介:邱瑜萍,福建省泉州市,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实验小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有效引导自主学习
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引导”策略与应用研究
高中数学课堂教师有效引导的探索
有效引导开启物理精彩课堂研究
有效引导:小学数学教学实践新视角
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翻转模式在“液压与气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
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索
元认知策略在大学非英语专业自主学习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