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等教育大众化环境下的声乐教学研究

2018-02-01钟玉长

艺苑 2017年4期
关键词:高校教育声乐教学

钟玉长

【摘要】 高校声乐教育作为普及化的教育内容在面对新形势下的教育大众化所带来的教育覆盖面的增加,需要作出适时的转变,以跟上教育普及化和受众广泛的要求。本文将通过对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历程的梳理,归纳出大众化发展的特色和教育改革的方向,从而印证出声乐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 高校教育;大众化发展;声乐教学

[中图分类号]G60 [文献标识码]A

目前,高校声乐教育在课程设置、声乐基础方面存在一些与大众教育方向上的脱节,这需要引起我们的注意。在高等教育领域,大众化的发展迄今已有十余年的历史,从世纪之初到现在,入学率以及生源数量都在逐年增加,这也使得高等教育的面向更加广阔。在这一阶段进行顺应时代的教学改革,使教学内容摆脱高屋建瓴的精英化方向从而打造具有普遍性和基础教育的适用性的教育模式,将是未来高等教育主要的发展方向。

一、大众化高等教育发展下教育目的的转变

(一)教育公平的体现

随着世界范围内的大众化普及化的教育改革,高等教育除了在“量”的层面发生根本性变化之外,在“质”的领域也悄然发生着变化。多数学校已经从教育教学方法、教学目的方面做出了探索和实践,以此来提高教学质量,使高校人才教育的培养落实到位。[1]126-127这种教育公平的体现,也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学生的范围,让更多的基础能力及个人素养不同的人共同接受教育。而在声乐教学中,教育公平需要体现在教师对全体学生的关怀,学生的适应能力及学习能力固然有高有低,但教师不能因此而厚此薄彼,需要以公正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并且将这种人性化的声乐教学,贯彻到整合高等教育之中,关注学生现实人生的同时,还要重视学生现实生命存在的价值与质量。

(二)教育方针和方法的转变

大众化的高等教育发展是教育导向的转变,同时也是教育受众面的转变。在声乐教学中,高校声乐教学在大众化的发展趋势之下应当首先考虑学生的自身条件,其根本目的是以人体为乐器,通过练习来掌握发声和演唱技巧。在普及化和大众化的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声乐教学应当更加注重个体差异,做到因材施教。也就是说,声乐教学在此环境下想要实现全面协调的发展,就必须坚持科学化,具体需要坚持四个原则:一是坚持思想性、科学性与艺术性相统一的原则,二是坚持统一要求和因材施教相结合的原则,三是坚持创新精神的培养与技能的传授相统一的原则,四是坚持循序渐进和系统性相结合的原则。参照《声乐教学大纲》的要求,对学生进行统一要求,同时,应该对演唱能力、生理条件、接受能力以及音乐素养等条件都各不相同的学生在教学之中对教学的进度、内容以及深度上作出适当地调整。在声乐教学中,教师必须要加强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在对学生的声乐技巧及声乐知识进行传授的同时,也要对学生的身心健康予以关注,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做事,进而培养出具有高素质、高水平的新型声乐人才。同时,需要将声乐教学的特征与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进行联系,即通过量变的积累完成质变,因此,对于学生基础知识的夯实和摆正学生一步一个脚印的学习态度也很重要。而高等教育的对象相对特殊,他们都有着蓬勃的朝气,对于这些有理想有活力的年轻人,教师应该营造出一种轻松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在声乐学习中进行创造和创新,让他们勤于思考、敢于思考,并对他们的各方面能力进行深度挖掘。

二、声乐教学对人的塑造作用

(一)声乐教学是艺术价值的传递

所有的艺术形式其本质都是在于对“美”的表达和追求,声乐教学就是通过教学的方式使学生通过音乐来获得对“美”的体验和对“美”的价值认知。声乐与其他艺术表现形式一样,是人的感情的传达,通过感情表达来传递美感,而传递美感的媒介就是声乐。例如通过声乐学习之后演唱一首声乐作品,演唱者可以根据歌词来揣摩作品中所表现的情感,并通过音乐和声音表达对这种情感进行诠释和表达,进而感染他人。这种通过艺术形式的表达使其能够产生感染力并且使演唱者和听众产生共情的方式,就是“美”的过程。而对于“美”的塑造和探索就是声乐教学当中艺术价值的传递,也是培养学生审美观的形成。声乐所具有的艺术价值从来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在许许多多细微的情感表达之处来进行体现。学生通过声乐学习来完成审美情绪的熏陶和陶冶。

(二)声乐教学是实用价值的要求

在中國古代的儒家经典中就有对于“礼乐”教育的描述,同时“乐”作为“六艺”之一成为古代读书人学习的必要内容,由此可见,在古代声乐教学对于人的发展具有非常大的影响力和实用意义。在现今时代,音乐素养作为社会性人群的一项基本技能和修养更多地体现在了生活和工作之中。高等教育中除了专业性的声乐教学是以就业和专业化为导向之外,其他声乐教育作为学生的一项必备的艺术修养,也需要进行声乐基础化的教学。通过系统化的声乐教学,可以使更多的学生了解到声乐相关知识,提高他们的艺术修养,进而提高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艺术品位和生活品味。非专业的声乐教学相比专业的声乐教学,也具有较高的艺术修养培育的价值。[2]

三、声乐教学改革——基于大众化高等教育的环境影响

经过上文对中国现行高等教育中的大众化趋势描述以及大众化发展下的普及化教育前景的分析,可以相对清楚地了解到高等教育在教学体制方面需要面临的转型方向和教育方针所需要根据时代变化所作出的改革。在高等教育中声乐教学也需要根据大众化的教育环境进行教学体制和教学方法的改变。

(一)高等教育阶段声乐教学所面临的问题

1.课程设置缺乏针对性

声乐教育在高等教育大环境朝向大众化和普及化发展时,教育目标的设定是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在课程设置当中,需要注意声乐学习和全面发展,进而通过授课内容、教学环境以及学生的自由练习来共同完成教学目的。然而在现实情况当中,大多数院校在进行声乐教学时,并没有构建其适合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环境,学生在日常学习当中没有自由练习所需要的乐器、时间和场所;同时,由于教师团队中的个体差异,教学内容的侧重点也不统一,并且部分教师的教学水平不高,对于知识点盲目灌输,缺少科学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不能做到因材施教。面对教学受众规模的不断扩大,会更加凸显其教学方法缺少针对性和目的性。在我国目前音乐教学的发展来看,声乐教学的地位相对较低。endprint

2.教材不统一

目前高等院校进行声乐教学时所选用的教学模式是沿袭其他音乐学院的教学模式,缺少自身实际情况的认知,无法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和教学需求进行教材编写,导致学生在学习时所选用的教材也五花八门。

3.缺乏艺术素养的培育

在声乐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一般以理论化知识为主,而忽视了对学生声乐素养的培育,无法使学生对艺术教育产生兴趣,同时无法令学生在学习当中感受到音乐艺术的魅力。在大众化的高等教育环境当中,这种教育理念的陈旧会使得教学无法适应时代发展。[3]144-147

(二)针对高等教育大环境朝向大众化发展趋势,声乐教学改革发展的策略

1.声乐学习条件考量

在高等教育招生扩大化的环境之下,对于声乐专业学生遴选的标准也需要有具体的要求。相对专业化的声乐艺术学习,为了达到学习目的所要求的艺术标准,对于声乐专业学生的学唱条件应该进行详细的分析。首先,声乐专业的学生需要具有音乐学习方面的领悟力,具有较为良好的乐感;其次,自身的声带条件需要符合声乐演唱的要求,并且还需要兼具健康的共鸣器官;第三,身体条件也是考量的重要标准,声乐学习对于身体条件的要求十分严格。与此同时,声乐专业学生还应该对声乐学习和音乐艺术有着浓郁的情感和热爱,以及优秀的理解力和表达力。具有以上具体要求才是大眾化的高等教育下适合声乐学习的学生素养。

2.声乐的专业性要求和艺术水准

著名的声乐教授金铁霖先生曾经对声乐学习的过程进行划分,他认为声乐学习的过程可以分为自然、不自然和科学自然三个阶段。其中自然阶段是刚刚接触声乐学习的同学根据本能的音乐感觉和自身嗓音条件进行的模仿演唱,在演唱过程中缺少对音乐的认知和对演唱水平的要求;不自然阶段则是声乐学生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打破了自身原有的平衡感从而限制了第一阶段的自由演唱意识,这一时期由于有了声乐知识和技巧的运用,而相对不成熟的声乐技巧会使学生在学习中不断产生对学习内容的怀疑,而随着不断深化的学习,不自然阶段的迷茫和怀疑逐渐被科学的发声和演唱方式所取代,进而进入到科学自然阶段。在教学当中,声乐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具体情况认真负责地分析,并根据实际情况给出相应的指导意见。

3.声乐教师团队专业化发展

在大众化的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由于招生规模和建设投资的加入,使得声乐专业的学习人数也随之增多。作为艺术门类,声乐教学需要秉承着因材施教的基本方针,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给出不同的学习指导意见和教学方法,并根据其具体情况帮助其完成声乐素养上的提升。当规模不断扩大之后,对于教师教学素质和教学专业化的要求也逐渐增多,专业化的教师团队打造、有意识地在教学活动中凸显因材施教,是未来声乐教学所要面临的问题。[4]32-33在发达国家的大众化环境中,声乐教学人员都是具有高度专业化的,多数都是从专业的音乐院校毕业,本身具有较高的声乐理论水平,而这些教学人员又经常会有在歌剧院进行演出的机会,甚至一部分教学人员兼具着歌唱演员的身份。因此,对于我国声乐教师团队专业化的发展也应该从选聘着手,并给予教学人员更多的演出机会。

结 语

综上所述,大众化和普及化的高等教育模式是相对于精英教育的少数化教育模式而言的,其发展目的在于高校教育的分层分类和教学内容的多样化,这是新时代教育的发展目标同时也是市场经济下产业结构调整的发展需求。声乐教学面对大众化发展,其所作出的转变也应该依托内容多样化和分层分类来进行,通过改革实现教学与环境发展的对接。

参考文献:

[1]冯子勤.对高等教育大众化环境下的声乐教学的思考[J].大众文艺,2013(7).

[2]李佳.河北省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声乐课教学探索[D].河北师范大学,2011.

[3]李抒丹.新时期文化视域下高等民族声乐教育教学的多元化——探索高等音乐院校音乐教育专业声乐教学的改革研究与实践[J].艺术研究,2015(1).

[4]武静.高等院校音乐教育专业声乐教学现状及对策[J].黄河之声,2016(22).endprint

猜你喜欢

高校教育声乐教学
高校人文社科类实验室发展现状分析
高校设计教育网络平台的服务系统设计研究
高职音乐专业声乐教学中纳入流行唱法之可行性评价
舞台艺术实践在高师声乐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论流行歌曲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应用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电子商务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