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意象油画发展研读
2018-02-01谢九生
谢九生
【摘要】 中国意象油画的发展既存在许多的不足与问题,同时又出现了丰富的成果与许多的期望,其成为中国油画不断精进过程中的集中表现,并肩负着历史使命,尤其在架上绘画死亡论与边缘化的近半个世纪的纠结中。因此,作为在本民族文化与艺术的传统基础上,对西方绘画传统的继承与发扬的深层融合而成的产物,意象油画体现出把中国精神与民族气质融入到油画艺术语言中所形成的现代成果。
【关键词】 意象油画;中国油画;意象
[中图分类号]J90 [文献标识码]A
意象油画是藉以人文思想所独有的形式和视阈,于中国延绵不绝的历史演进过程中在世界范围内,既体现出性灵特质、修持与境界,又具有话语权和独特性的形而上的精神创造。而“意象”作为凸显中国文化特质和美学意蕴的概念在中国油画发展的进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也就是说,意象油画出现在中国也许存在着某种必然性,同时,意象油画也是油画“中国化”发展和精进的集中表现,以及体现中国诗性意境特质的油画范式。
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来,中国数代油画家们一直都是在有意或無意地做着油画“中国化”从理论到实践的探索。同时,对中国传统与现代艺术包括文人画在内的借鉴与融合也渐趋明显与自觉,这是油画在中国传统文化与艺术情境下发展的使然。由于人类文化与艺术都不是完全静止与封闭的,不管是强势引进还是被动输出,中西艺术之间的互相交流与影响或改变都是必然存在的。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就是中西艺术传统必然会有趋向于共性方面的内容。而且,西方现代派的艺术理念、语言特质与“意象”有着许多契合之处。因此,意象油画在中西绘画传统方面有许多的优秀成果需要我们不断地学习与继承,要在充分把握好本民族的文化与艺术传统的基础上进行深度融合。
一、中国意象油画发展现状的问题分析
意象性的发展路径似乎顺理成章地成为中国油画的精进与融合道路。由于“意象”具有可变性、主观性与丰富性等等不确定性的因素,中国意象油画的发展在理论与实践等方面呈现出错综复杂的现象。其中,“滥竽充数”者不在少数,而这大致可以概括为“泥沙俱下”和“鱼目混珠”两个方面。
(一)泥沙俱下
从一定的角度来说,“意象油画”是在油画“中国化”发展过程中、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至90年代油画“民族化”与“本土化”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改造与精进。意象油画的理论与实践出现之后,某些肤浅者与急功近利者机械地模仿与复制传统中国画的图式,或以某一成功名家的风格为范式而形成了在理论与实践方面的粗浅与幼稚。这些肤浅者,为了早点形成所谓的个人面貌,在缺乏传统绘画与文化修养的前提上,费尽心机地想要走捷径。而且,由于20世纪西方文化与艺术的强势引进,国人往往忽视对中国传统文化与艺术的学习与修养。
油画界的急功近利者往往是模仿某些得到美术界公认的成功的中国油画家的风格。当然,在早期的学习阶段模仿的痕迹是无可厚非的。但是,一味地模仿,尤其是把别人的风格简单地移植过来而充任自己的是不妥的。这种行为说严重点就是剽窃。意象油画的提出并不是把中国油画限定在某种风格之下,它的范围是自由宽泛与百花齐放的,重点在于每个人的修炼程度。这种跟风现象普遍存在于艺术界,仿佛是一种时尚,从根本上源于急功近利。
这些中国意象油画的“泥沙俱下”的现象的产生可能与意象油画的“非写实性”的特质有着某种联系。同时也可能与从事意象油画实践的相关人员在传统文化与艺术方面的素质与修养不高有关。另外中国特有的学习美术的学生的“低文化分”的考试制度可能也是从业人员文化整体素质不高的因素之一。
(二)鱼目混珠
“意象油画”作为中国油画的代表也必然是油画艺术的一种,也就是要强调它的“油画特性”。因为,西方传统油画的写实技法是需要进行相关的专业技法学习与训练才有可能掌握的,而意象油画的发展过程中写实性绘画的基础是被一般论者所肯定的,也就是说意象油画在一般的情况下需要一个油画基础训练的过程,同时,意象油画介于具象与抽象之间的特性也往往需要写实绘画的营养。而有些不懂油画特性的从业者以为胡涂乱抹的涂鸦就是意象油画,以为只要潇洒地用笔与变形夸张就行了。
因此,意象油画也必须强调油画艺术表现语言本体的纯粹性,回归到意象油画作为油画艺术的本体之中,研究油画语言的最基本的要素:材料、媒介、形体、色彩等等。从一定的角度来说,只有筑基在写实油画的基础上,意象油画才可能开花结果,否则只能是信笔涂鸦。
意象油画的这种本体特性的缺失是中国油画发展过程中很容易犯的错误。“中国画式”的油画就是对那些只是用了油画的粗糙材料而画的却不是真正的油画的肤浅者的讽刺,他们不懂油画的材料与媒介,或者没有光与色。有的也可能把“意象油画”简单化与机械化地理解为“意象”加“油画”,而不是深层次的融合。因为,意象油画是中国油画发展过程中的更高阶段,也就是说不是什么油画都可以被界定为意象油画的,当然这也不是把中国意象油画界定在某一个风格之中的狭隘观点。
二、意象油画的传统渊薮以及与写意油画的关系
作为中国油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意象油画,必然要面对中西绘画的两个传统,这是中国油画无法逃避的,而且中西绘画的两个传统都要达到一定的高度,并进行深层次的融合。同时,西方油画在印象派与后期印象派之后,也主要朝着非写实的道路发展着,而且也出现了抽象绘画。并且,中国油画中的写意油画与意象油画之间所存在的许多的异同点,也是意象油画需要面对的问题。
(一)架上绘画的死亡论与油画的“变实化”发展
对于今天的艺术理论界来说,所谓的“架上绘画的死亡论”或“绘画已死论”已经提出了许多年了。早在摄影术发明的时候就已经有人提出一些论断,认为“逼真”与“视幻”已经由机器代替,传统的绘画手艺似乎已无立足之地。但是,我们反过来看,这些变故其实也促进了西方油画中的现代派与后现代派的发展。19世纪70年代印象派的产生,不仅有摄影术发明等等这些变故的原因,也有受东方艺术的影响的缘故。而自后期印象派开始的西方油画的“非写实”或“变实化”的发展,显示出“意象”与西方现代派的艺术理念、语言特质的某种异质同构的契合。因此,中国意象油画的传统渊薮也必定与西方现代绘画有着许多关联,同时,意象油画的提出与发展的过程中也正是西方“架上绘画的消亡论”或“绘画已死论”流行的时期。当然,就今天架上绘画没有消亡的事实也可以获知,架上与架下可能并不存在优劣之分,两者都是艺术观念得以表达的手段,艺术家可以自由选择。endprint
由此可知,意象油画的发展对于西方油画传统的继承,既有西方油画写实阶段的成果,也有“非写实”或“变实化”发展的精华。虽然,在西方的主流艺术中架上绘画已是边缘,但是,对于中国油画而言,意象油画仍然是中国油画发展的主流形式之一。意象油画强调对西方油画媒介材料的性能特质和艺术语言的表现规律等本体特性,与中国传统艺术的“意象”、“写意”理念的深层次的融合。而这也体现出中国意象油画发展过程中必须深究两个传统的必然性与重要性。
(二)意象油画与写意油画的关系
意象油画与写意油画都强调“意象”,因而从绘画审美的角度而言,两者具有许多的共同之处。但是,意象油画与写意油画还是有一些区别的。两者的关系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般来说,意象油画重意境、倡意趣, 强调对人物、事物或自然景色作意象性的或变实性的重构与表现。而写意油画要求通过书法般的用笔与简练的笔触,“写”出物象的形神,表达主体的“意”,追求“似与不似”的抒写意味。同时,“写意”是对客观物象“有意味”的表现,是艺术家精神品质的抒写与表达。也就是说写意油画的着眼点在于强调“写”。因此,它与中国传统艺术中的书法艺术有很密切的关系。
从广义角度来说,意象油画与写意油画的范围基本相同;而从狭义角度来说,写意油画应该是意象油画的一种,因为写意油画强调的“写”,并不是写实而是“写意象”,“写”只是油画意象表达的一种方式而已。其实,强调油画的笔触与用笔,在西方也有传统渊源。比如,鲁本斯就强调油画的笔触是衡量一个画家是否是大画家的一个标准。因此,西方油画写实发展的阶段是写意油画的“写”的传统基础之一。因为,写意油画与写实油画在强调“写”方面有许多的共性。所以,写意油画与写实油画有很深的渊源。而意象油画则以意象表达为关键,其重点是强调表现艺术家对客观事物的感受与感兴。也就是说意象油画与以主要再现眼中之真实的写实绘画是不同的。当然,写实油画也有主观的感受,但是,这种主观感受是隐匿的,而意象油画相对来说更为主观。
三、中国意象油画发展的精神远方
中国油画的发展,必须要面对两个传统的传承与精进,任何想要绕过与回避的做法都是片面的,尤其对于中国艺术家来说,中国传统绘画的继承显得相当重要。而且,这种继承还不能仅仅局限于绘画艺术,而应该是整个传统文化素养下的综合。同时,意象油画所初步形成的油画语言的不断精进及其与中国画的现代发展之间的互相借鉴也是意象油画发展的精神远方。
(一)传统文化素养下的意象油画
强调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修养似乎是老生常谈的观点。但是,由于中国传统绘画一直就强调综合的文化素养,因此,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来说,意象油画的不断精进和对传统文化素养的重视与否息息相关。“新文化运动”之后,对传统文化矫枉过正,或从政治的角度,强调新社会的先进而否定传统;或从经济的角度,以新社会的蒸蒸日上而厚今薄古。这都是不对的,对待传统要一分为二、去芜存菁,这里关键是如何继承与发扬。
由于意象油画对于意境的强调,而“意境”是中国传统文化与艺术的一个重要范畴,是情与景、意与象、有形和无形、实与虚的统一。因此,重表现和抒情、追求“象外之象”与“景外之景”的意象油画是以创造一种内蕴隽永与余味无穷的艺术境界为目标的。
意境的本质是“生命的律动”,即展示生命之美,是表现造化自然的气韵生动的景象,以及表现宇宙的本体和生命的“道”。而人本身就是宇宙的创化,可以映射宇宙的灵气。这也就是说意境本质上是一种人类心灵的生命律动,以及体现“绘画即人”的艺术本真。因此,意象油画的理论与实践者必须强调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与提高。
(二)意象油画艺术语言的不断精进
就今天的角度来看,中国意象油画的发展已经初具规模,这可以从中国油画100多年的强势发展的艺术实践得到证明。尤其在“意象油画”这个概念提出后三、四十年的当今画坛中可以发现,其艺术语言也已经初步形成。一方面,中国油画界对于西方油画的学习与模仿已经有100多年了,虽然模仿的痕迹与观念仍然存在,但是,包括意象油画在内的中国油画已经具有了某种不同于西方油画的特质。另一方面,传统文化与艺术血脉的延续在中国的土壤中根深蒂固。虽然全盘西化与彻底打倒的主观意愿还是存在于某些国人的意识之中,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强大的吸收与同化异域文化的能力,使得这个带有简单粗暴的概念嫌疑的意象油画不断发展与壮大。所以,就目前的情状来看,我们不要纠结于这个概念的合理性的问题,而是要思考如何使油画继续发展的问题,也就是说重点是要面对意象油画艺术语言如何不断精进的课题。
要想使意象油画能够不断发展与精进。首先,必须强调在油画色彩本体语言方面的不断挖掘与探索。其次,就是强调艺术家本真地表现自己的真性情与真情感。而且,在中国文化土壤中成长的艺术家只有真诚地表现出本民族的性灵与精神,才有可能不断精进意象油画的艺术语言。再次,与中国传统绘画中国画的互相借鉴与发展,也是意象油画能够或者可能不断发展的因素之一,而这往往表现出对于精通油画与中国画的更高要求。这种要求或现象与中国油画的早期前辈艺术家手握毛笔与油画笔几乎是一样的,只是也许早期是不自觉,而现在是自觉与有意识的追求。
结 语
中国意象油画的发展既存在许多的不足与问题,又出现了丰富的成果与许多的期望。同时,意象油画作为中国油画不断精进的集中体现也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尤其是在架上绘画死亡论与边缘化的近半个世纪的纠结中。因此,意象油画作为在本民族文化与艺术的传统基础上,对西方绘画传统的继承与发扬的产物,体现出数代中国油画家在充分發展个性的基础上把中国精神与民族气质融入到油画艺术语言之中的现代成果。至此中国油画已经具备中国特质而成为世界油画发展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参考文献:
[1]康有为.万木草堂藏中国画目[M].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77.
[2]李永翘.张大千艺术随笔[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12.
[3]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张大千的生平和艺术[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88.
[4]白巍.画坛巨匠张大千[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97.
[5]陈丹王平.国画大师张大千评传[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14.
[6]李永翘.张大千艺术随笔[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12.
[7]李永翘.张大千年谱[M].成都:四川社科出版社,1987.
[8]张素琪.20 世纪 30 年代黄山开发及黄山图创作之研究[D].北京:中央美术学院博士论文,2013.
[9]张心庆.我的父亲张大千[M].北京:中华书局,2010.
[10]宋惠兰,盛兴军,罗宗良.张大千江南艺术创作研究[M].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201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