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干净忠诚有担当的共产党员
2018-02-01姚李平
姚李平
古往今来,担当价值千金,担当任重千钧。担当,关系到个人、家庭、单位、国家,也涉及到民族和经济、政治、文化、军事、外交等方方面面,存在于人类文明和社会发展的历程当中。担当的内容非常广泛,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大至国家、民族,小到行业、单位,需要把握并解决的问题普遍存在,时代对担当的呼唤绵长而深切。人生需要担当,有担当的人生才能尽显大气与豪迈;家庭需要担当,有担当的家庭才能拥有和谐与融洽;单位需要担当,有担当方能成就“经世之事业”;社会需要有担当的脊梁,有担当方能谋取天下的福祉。担当不仅是修身齐家的需要,更是治国平天下的需要。
党的十九大报告上,习近平总书记一共九次提到“担当”一词,可见,“担当”成了总书记反复推崇并身体力行的一种领导行为。他反复强调“要在大是大非面前敢于担当,敢于坚持原则”,“要有担当意识,遇事不推诿、不退避、不说谎,向组织说真话道实情,勇于承担责任”。早在2010年,作为当时的中央党校校长,习近平同志就说过:“看一个领导干部,很重要的是看有没有责任感,有没有担当精神。”他说:“坚持原则,敢于担当,是党的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他多次强调:担当就是责任,好干部必须有责任重于泰山的意识,坚持党的原则第一、党的事业第一、人民利益第一、敢于旗帜鲜明,敢于较真碰硬,对工作任劳任怨、尽心竭力、善作善成。“疾风识劲草、烈火见真金。”为了党和人民事业,我们的干部要敢想、敢做、敢当,做我们时代的劲草和真金。
深刻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大报告精神,我们每个党员必须认真思考为何敢于担当、为谁敢于担当、为什么不敢担当、如何善于担当、怎样为担当者担当等问题。当前,我国已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开启了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新征程。在全面深化改革中推进伟大的事业,必然是一个攻坚克难的过程,尤其需要我们每个党员有直面矛盾的能力,有敢于担当的精神。
一、担当源于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纵观历史,担当精神深深根植于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肥沃土壤。霍去病的“匈奴未灭,何以家为”;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古圣先贤的经典名言和壮丽篇章,生动地诠注了中华民族担当精神的深刻内蕴,为后世提供了思想源泉,树起了行为标杆。
中国共产党人吸收了民族优良传统的精华,继承延续了担当精神的因子,并在实践中不断发扬光大。中国共产党把中华民族的担当精神上升到新的境界,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
十八大以来的五年里,我们党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
二、担当是检验党员是否合格的标准
能否担当,往往取决于一个人的知识储备、理想信念、道德修养、价值追求等情况,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鲜明反映,也是一个人品格、素质、责任的综合体现。因此,勇于担当,争做新时代尽责有为的好党员。
黎马嫩诗人纪伯伦曾说:“信仰是心灵的绿洲。”习近平总书记更将共产党人的信仰,形象地称为“总开关”,多次指出: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理想信念坚定,骨头就硬,没有理想信念,或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时刻坚守信念,解决好“总开关”问题,出轨越界、跑冒滴漏的事才会得以避免,在各种诱惑、挑战面前才能保持“金刚不坏之身”。
习近平总书记在系列讲话中提出了“20字好干部要求”: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勤政廉洁,描绘了“好干部”的生动形象,赋予了“好干部”新的时代内涵。作为党员干部,能不能担当、敢不敢担当、善不善于担当,是党对我们人格和能力的检验。
当今社会,各种价值观念、利益取向、生活方式相互渗透、相互激荡,令人目不暇接。在这种纷繁复杂的环境中,我们党员要始终保持坚定的信仰,做到心明眼亮,显得至关重要。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保持坚定的政治立场,才能做到不为名所累、不为利所缚、不为欲所惑。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三、担当是人民的期望
古人云:“天地生人,有一人当有一人之业;人生在世,生一日当尽一之勤。”对于我们各级党员干部来说,担当是职责所系、使命所在。党员干部,不管职务高低,都要肩挑更重的担子、背负更多的责任,所作所为都要对得起组织的重托、岗位的职责、群众的期盼、自己的良心。现实生活中,有的怕得罪人,做老好人,不愿担当;有的胆小畏难,遇事避难,缩手缩脚,不敢担当。凡此种种,都与我们倡导的担当精神格格不入。无论是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还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執政地位,都需要培养一大批敢作为、敢担当、关键时刻站得出来的优秀党员。
立足中国、着眼世界是习近平谈担当精神的一个特点。在他看来,担当精神不只是为了“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奋斗”,更是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担当是人民的期望,“敢于担当责任,勇于直面矛盾,善于解决问题,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
担当精神给人民以信心,给世界以希望。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服务的担当精神赢得了中国人民的尊重和爱戴,中国政府做负责任大国的担当精神赢得了世界各国对中国的理解和支持。习近平总书记之所以一再强调担当精神,是因为只有做到担当,才能“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历史”。
我们党的事业需要敢于担当的干部,人民群众呼唤敢于担当的干部。如果全党同志人人尽职尽责,人人争作贡献,人人为党分忧,那么,再大的困难我们也能战胜,再大的奇迹我们也能创造,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定能梦想成真。
同志们!使命呼唤担当,使命引领未来。我们要不负人民重托、无愧历史选择,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以党的坚强领导和顽强奋斗,激励全体中华儿女不断奋进,凝聚起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作者单位: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湖南 益阳 41300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