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学语言的特性

2018-02-01胡宝慧

山东青年 2017年10期
关键词:文学语言

胡宝慧

摘要:20世纪80年代以来,文学研究的“文化转向”一直暗藏着关于语言的解构策略这条线索。我们阅读文学,都是从语言的体验和确认中开始,然后走向语言的非语言性品质。本文从“语言是什么?”这个问题分析了文学语言的相关特性。

关键词:语言论转向;文学语言;文化转向

关于文学,有两个著名的定义:一是文学即人学;二是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人存在于语言中?这至少是20世纪西方发生“语言论转向”以来,一直得到人们部分接受的一种观念。但人在语言中是怎样的一种存在状态呢?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异彩纷呈,它帮助我们更多地了解语言的品质以及一个个体的自我。而“语言是什么?”这个问题揭示了“相信语言”的理论品质。

语言是什么?

一般来说,提出一个问题就已经预设了一种回答,这可能是由人的“思维的双重性”所引发的。思维的双重性在最好的情况下,表现出一种既肯定又否定、既否定又肯定抑或肯定的否定、否定的肯定这样的辩证逻辑。对“语言是什么?”的回答在理论色彩上是相信语言的,而相信什么呢?这个问题有三种预设:一是语言客体论(工具论),它相信通过语言能够寻求到意义、真理、理念或者“逻各斯”;二是语言本体论,它相信语言就是本体,它规定人的思维并能从中获得意义;三是语言主体论,它相信意义是“对话”与“协商”的结果,因此那种意义也是“主体间性”的意义。

语言客体论的历史源远流长,这方面的例证不胜枚举,比如“在心为志,发言为诗”。它像形而上学一样,也预设世界存在一个中心、真理或终极价值,人们通过语言去呈现那个最后肯定存在的东西。值得注意的一点地是,语言客体论也预设着一旦我们获得了“真理”,语言就是无足轻重的了。比如,《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庄子·天道》说:“道不可言,言而非也”;席勒说:“灵魂开口说话,啊,灵魂就不再言说”;维特根斯坦说:“理解我的命题的人应该抛开这些命题,正如爬上梯子后把梯子跑掉”。[1]在文学批评中,语言客体论指向批评的读者维度,它探求作者写了什么,文本是关于什么的。它是饱含着意识形态的工具性批评,这种批评模式能够生产出许多极富原创性和启迪性的批评,但也能够制造出大量乏味和脱离文学的批评。

语言本体论在伽达默尔的哲学解释学中表现地尤为突出,他说:“我们的整个世界经验特别是解释学经验都是从语言这个中心出发展开的”[2]。但哲学解释学具有双重性:它一方面是对语言本体论最集中、最充分、最全面的表述;另一方面又使语言本体论发生了一种转向,即从本体的语言转向了主体的语言。这是物极必反式的、或者说既建构又解构的双重运动。因此,语言本体论在文学批评实践上的表征,并不是解释学文论或解释学批评,而最充分地体现则是俄苏形式主义、英美“新批评”和法国结构主义。这些批评模式以文本为旨归,认为所有的文本都是一个同质性结构的意义共享系统的部分,作者的意图不等同于文本的全部意义,因为意义也是由控制作者的语言系统决定的。作者和读者之间也不再是建立在文本基础之上的分享情感、观念和真理的神秘关系;相反,作者是在自觉或不自觉地实现着一个先验的同质性结构,而读者的阅读也是努力去找到这个结构。

语言主体论相信语言的“主体间性”,或者说语言的诗性品质。人以语言的方式拥有一个世界,语言又规定了一个我们无法逾越的世界,我们只有在语言中才能体验到一个诗意的“此在”(Dasein)──感性个体的存在(Sein)。海德格尔认为人与世界的关系就是在语言中显现其意义并为语言所敞亮的关系,也就是说,语言的“内部”向着他的“外部”无尽开放,人存在于语言之中也就意味着人超越于语言之外;因此,要“学会在语言之说中栖居”。[3]语言主体论的文学批评表征是接受美学和读者反应批评,它站在读者的立场上,把文学作品看成是由一部分语言构成的、期待读者加入并使之具体化的诗性结构:“读者+文本”=“意义”。事实上,文学作品的完成离不开读者和文本接受史的参与,而读者对语言的感知在自己的世界里会形成各不相同的审美世界。

语言客体论、语言本体论和语言主体论除了都相信语言以外,它们还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会给“语言是什么?”下一个定义。而根据潘文国在《语言的定义》一文中的总结,从19世纪初至今160多年里,中外学者对语言的定义就有68条,[4]这至少说明任何一个定义都是在排斥一些因素的前提下成立的,而那些被排斥的东西,会随着语境的动态变化渗透进“同一”中;与此相反,一个定義中被容纳的东西,也会随着语境的动态变化而溢出原来的框架。

[参考文献]

[1]王岳川.后现代主义文化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88.

[2]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M].洪汉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584.

[3]孙周兴.海德格尔选集[M].上海:三联书店,1996:981-1004.

[4]潘文国.语言的定义[C]//戴昭铭、陆镜光.语言学问题集刊(第一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17-35.

[5]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M].高名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29-36.

(作者单位:甘肃农业大学人文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endprint

猜你喜欢

文学语言
让文学语言 鲜活灵动起来
让文学语言鲜活灵动起来
文学语言研究的一部力作
——评陈学广《文学语言张力论》
现代网络文学语言的审美维度研究
新旧时期文学语言探索的方式对比研究
新经济时代文学语言与自然语言理解研究
20世纪现代汉语文学语言整合现状简析
台湾当代小说语言流变寻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