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庄子的理想人格及其现代价值

2018-02-01武自青

山东青年 2017年10期
关键词:自由庄子价值

武自青

摘要:理想人格是庄子人生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精神境界上的完美典型,也是人生理想的最高体现。庄子笔下塑造了一系列经典理想人格形象,例如“至人”、“神人”、“圣人”等。通过对这些理想人格进行分析,形成对庄子理想境界的清晰认识,其中所蕴含对自由的追求和崇尚自然的情怀对于当今社会来说仍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对于培养人们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庄子;理想人格;自由;价值

一、庄子《逍遥游》中的理想人格

“理想人格是某种人生哲学中体现人生价值、完成人生目标的人物形象,是一种人生哲学理论宗旨的标志。”①庄子在《逍遥游》中多次讲到“至人”、“神人”、“圣人”,從这些论述中,可以看出庄子对人生中理想人格的追求,即:“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②徐复观高度评价庄子的“三无”思想:“‘至人无己三句话,乃庄子的全目的、全功夫之所在。《庄子》全书,可以说都是这几句话多方面的发挥。”③

(一)至人

“至人”的形象最初出现在《逍遥游》中:“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④郭象注至人无己:“无己放顺物,顺物则至矣。”⑤显然郭象注重的是人与物的关系。指出至人只有从形象世界的束缚中超脱出来,从而获得解脱和自由,才能达到忘我,与万物冥合为一体的境界。陈鼓应则认为“所谓‘无己,意指没有偏执的我见,即去除自我中心,扬弃为功名利禄束缚的‘小我,而臻至与天地精神往来的境界。”⑥事实上,庄子从内,外两个方面来描述“至人”的理想人格。外在方面由于受到来自物质世界等诸多条件的束缚,导致“有待”;内在方面则是由于自身肉体和精神的限制,导致“有己”。庄子认为唯有“至人”能够做到“无待”和“无己”。因为有内,外两方面的执着,人才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相反只有做到内外皆无我,如同佛教所说的“去我执”,才能解脱,达到至人逍遥自在,随遇而安的境界,实现其理想人格的目标。

(二)神人

庄子对“神人”的形象是这样描述的:“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其神凝,使物不疵疠而年谷熟。”吾以是狂而不相也,连叔曰:“……之人也,之德也,将旁礴万物以为一,……孰肯以物为事?”⑦通过这一系列对神人的容态及其精神境界的描写可以看出神人是庄子理想中至人的完美体现者,拥有最美的外表和最好的品质。神人在容貌方面如出水芙蓉,洁白无瑕;在饮食方面,神人甚至不食五谷,吸风饮露,食五谷杂粮本是人最基本的生存之需,而神人却不为柴米油盐之类的琐事所烦忧,不为物所累,追求的是不以物为事,与天地万物合二为一的精神自由。郭象注 “无功”即“顺而不助,与至理为一。”⑧表示神人能够做到不为外界所干扰,使万物顺其自然的本性,规律发展,而非揠苗助长,违背其本性。体现的是庄子对人为的否定,同时也是其无为思想的延续。神人不以物为事,顺应万物的自然之性从而与天地万物融为一体的精神境界充分体现庄子对理想人格的追求。

(三)圣人

在《逍遥游》中有一段描述尧让天下与许由的故事,许由拒绝说:“子治天下,天下既已治也,而我犹代子,吾将为名乎?名者,实之宾也,吾将为宾乎?”⑨这段话说明了“名”与“实”的关系;名是实的影子,是由实际的行动派生出来的附属品,因此是次要的存在。如果一个人只有名而无德无能,那他只能是徒有虚名。世人执着于功名利禄,根源就在其心被名所累,这也是世人贪婪的欲望驱使的。庄子借此表现许由的“无名”,即思想修养接近完美的“圣人”能够达到忘我的境界,不追求名誉与地位。

庄子心目的“圣人”与儒家所尊崇的“圣人”是截然不同的两种人。儒家所追求的“圣人”特征是“内圣外王”。所谓“内圣”,是指主体的内在道德修养已达到尽善尽美的程度,表现在仁义礼智信等各方面;所谓“外王”是指把内在的道德修养推广到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活动之中。儒家提倡的理想人格是各种社会角色的承担者,其所需要关注的是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这是庄子所反对的,他注重从个体的角度出发,从“圣人无名”的描述中可以看出,“圣人”其实是成功摆脱了外在功名的困扰而超越成为一种理想人格的。正如“道隐于小成,言隐于荣华”⑩人如果只是安于这些微不足道的“小成”,那么,作为个体的人就无法了解事物的真实情况,只有摆脱了外在形式与名利的困扰,才能够触摸到理想人格的边缘,才有形成理想人格的可能

二、庄子理想人格的现代价值

(一)对自由的追求

庄子的理想人格充分体现其对自由的追求,这种自由是个人的自我超越,是能够按照自己的自由意志思考的真情自由,而不是今天人们所说的社会自由,选择自由。庄子主张以“无”去除我执,打破以自我为中心的成见,以尊重、包容的态度来接纳天地万物。在纷扰的人世间通过“无”的完全净化,以旷达自在,处世不争的人生修养逍遥悠然于人世间。

庄子扬弃世俗所追求的功名利禄等价值,可以说是唤醒了世人对生命价值的转换和重估。他对自由的追求,为人们在物欲横流的物质世界外提供一方净土,为人们摆脱社会的各种束缚提供一种指引,一种启迪。同时也重新树立一个新颖的生命价值,以道家“无”的思想作用消解人对生命的执着,把人以自我为中心作为衡量万物的标准中超脱出来,从宇宙的宏观视野中去展现生命的价值和人生的意义。

(二)崇尚自然的情怀

庄子对自然的崇尚是一种真实的、亲切的歌颂。道家主张自然无为,认为教条式的道德伦理化,隐藏包装着过度的虚伪和造作,并不能给人们带来真正的自由,反而成为束缚人们获得自由的枷锁。自然即是道,道即无,所以要去除执着,回归自然的本性,也就是开放真实的自我存在。今天社会竞争激烈,物欲横流,人们不妨学习庄子超然物外,尽情享受大自然赐予的美好,从而脱离世俗中生死名利的纠缠,顺其本性,悠然自得。庄子所塑造这一系列理想人格形象为人们的心灵世界开拓出一个更宽广的精神生活领域,突破了物质世界各种束缚,使人们始终相信人生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endprint

三、对理想人格塑造的现实意义

庄子关于“至人”、“神人”、“圣人”等理想人格塑造的典范,对于培养健康的心理、人格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当今社会,一些人受到利益的驱逐,错误地向功利主义、拜金主义靠拢,丧失其独立人格,而全然忘了自己应该拥有的人文精神方面的追求。因此,庄子所崇尚的理想品格,在今天对于人们具有警醒作用,提醒人们任何时候都不要忘了自身的意义和价值。由此可见,其人格理论在今天仍然具有现实意义,对当代人格的建构具有借鉴意义,使当代人的人性更纯洁、人格更完美。总之,人要注重自己精神世界的构建,积极追求自身存在价值的实现,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来促进理想人格的培养。

四、结语

文章通过对庄子理想人格思想的闻释,具体分析了“至人”、“神人”、“圣人”三种人格思想,从而揭示了庄子理想人格所蕴含对自由的追求和崇尚自然的情怀对现代的参考价值。人们可以以庄子塑造理想人格的路径为指引,明确人生的目的和价值所在,追求崇高的精神境界,培养健康的情趣和人格,提高自身的内在修养,淡泊名利,宁静致远,以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

[注释]

①崔大华:庄学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149頁。

②郭象:庄子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12页。

③徐复观:中国人性史论(先秦篇)[M],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351页。

④郭象:庄子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11页。

⑤同②

⑥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M],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7页。

⑦郭象:庄子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15-17页。

⑧郭象:庄子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12页。

⑨郭象:庄子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13页。

⑩郭象:庄子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34页。

[参考文献]

[1]崔大华:庄学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2]郭象:庄子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版。

[3]徐复观:中国人性史论(先秦篇)[M],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

[4]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M],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

(作者单位:西南政法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重庆 401120)endprint

猜你喜欢

自由庄子价值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美国垄断不了“自由”“民主”
小黑羊的价值
放大你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