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鼠大战背后,反思人工林

2018-02-01聂辉

南方周末 2018-02-01
关键词:人工林树皮林场

“调皮”的松鼠,一度成了最棘手的难题。捕杀,赤腹松鼠属于国家保护的野生动物。不捕,松鼠又确实给林场和村民造成了经济损失。

人们绞尽了脑汁,但捕鼠越来越难。这种小精灵警觉性很强,经常更换栖息地,一旦发现有人,就会瞬间逃得无影无踪。

调研发现,人工林采用单一树种的栽种方式和鼠患爆发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

南方周末记者 聂辉

发自四川洪雅

“乖巧,驯良,很讨人喜欢”。小学五年级课本里,法国作家布封笔下可爱漂亮的小动物“松鼠”,而今正成为四川洪雅县村民眼中的公害。

由于持续啃食环剥树皮,造成经济林木枯死和材质下降,这种被洪雅村民称为“刁梁子”的小精灵,正成为村民生计最严重的威胁。

这种在杭州西湖边被奉为宝贝的精灵,在四川的待遇迥异——四川省林业厅2017年公布的全省“发生面积较大且危害较重”的有害林业生物名单,赤腹松鼠名列其中。

活松鼠送到集市上卖给游客,死了的则作为野味食用,或当作垃圾直接扔掉。自从2006年四川省林业厅批复同意以来,洪雅人与松鼠的战争已持续了十年。四川洪雅国有林场的告示一直不断,鼓励村民捕杀赤腹松鼠——村民每上交一条松鼠尾巴,可以到林场领4元补贴。

2017年,洪雅林场收购了一万八千多条松鼠尾巴,但依然难以阻止树皮被松鼠啃食后,经济林不断的朽坏。

“捕杀松鼠是出于经济林保护,我们希望通过人工手段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洪雅林场森林保护科负责人刘晓凤说。

人鼠大战

铁丝焊接的长方体笼子,装上弹簧门,笼子里的吊钩挂上诱饵……去年秋天,洪雅县柳江镇红星村村民程敏家花20元钱买了两只捕鼠笼,挂在自家的柳杉林中,诱捕松鼠。为了提高成功率,他们特意用最易散发香味的苹果做饵,一旦“刁梁子”上钩,碰到诱饵,弹簧门就会自动关闭。

但半年过去,他们失败了。“松鼠越来越聪明,不会轻易进笼子。”程敏说。

用捕鼠笼捉松鼠,过去十年,是洪雅县极力推广的常见方法。2013年以来,洪雅县林业局三次集中采购诱捕器发放给村民,目前已有累计数千个笼子分布在林区。

为了改进效率,村民一度把笼子固定在树上。但现在,习惯了笼子存在的松鼠已经不再上当,一只笼子,一年只能捕到一两只。

人鼠较量,已持续了二十年。在林场里待了二十多年的玉屏山管护站技术员陈兵亲历了全程。

一开始,人们想到的是弹弓。但松鼠一般在树顶活动,难以打中。

上世纪90年代,洪雅村民动用了火铳。但刚刚见效,就遇上越来越严的枪支管理制度,最终只能弃而不用。

2003年,洪雅林场目禅寺工区曾一度投放毒饵“溴敌隆”毒杀赤腹松鼠,效果不错。但因对环境和其它生物有不良影响,也被洪雅林场叫停。“有一定的毒性,对森林生态不利。”洪雅国家级森林病虫害中心测报点负责人纪岷解释。

人们绞尽了脑汁,但捕鼠越来越难。春秋两季和早晚,是赤腹松鼠最活跃的时刻。但这种小精灵警觉性很强,经常更换栖息地,一旦发现有人,就会瞬间逃得无影无踪。

在野鸡坪区域,洪雅林场已与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合作,投放赤腹松鼠的不育剂,降低繁殖能力,但目前尚在实验阶段。

人们一度想到大量投放鹰和蛇,这些动物,是松鼠的天敌。玉屏山管护站站长祝大勇介绍,这些年经济林场内鹰蛇越来越少,洪雅林场曾提出在林区内投放,但专家经过论证后觉得,投放松鼠天敌的可控性较差,因此不得不放弃。

最可靠的,还是人。

迫不得已,2006年开始,洪雅林场决定以经济手段,鼓励护林工人和周边村民参与灭鼠。村民捕杀一条赤腹松鼠,可以尾巴作为物证,领取4元钱的补贴。

对年人均收入14501元的村民而言,4元一条的价格,并不算低,“松鼠肉卖给肉铺,一只也能挣十几块钱”。

效果昭然。2017年这一年,光玉屏山管护区两万多平方米的面积,就收购了两千多条松鼠尾巴。整个洪雅林场,一年收购了一万八千多条松鼠尾巴。

洪雅林场森保科负责人刘晓凤介绍,近几年每年能收到约两万条尾巴,村民捕捉到的松鼠数量整体稳定。

2013年,林场捕杀赤腹松鼠一万六千多只。2014年,林场捕杀了20348只赤腹松鼠。如此持续多年,这几年,赤腹松鼠的危害才略有缓解。

“面积最大, 分布最广, 危害最严重”

赤腹松鼠已成了洪雅人工林区危害最严重的生物。“面积最大,分布最广,危害最严重。”洪雅林场玉屏山管护站站长祝大勇如此形容,松鼠危害已成林场“无烟的森林火灾”。

松鼠在洪雅成灾,是从1997年开始的。1997年,当地大面积退耕还林,山上都被种上了柳杉和杉木等经济林。在人工林区,因为树种单一,柳杉和杉树的树皮,成了赤腹松鼠唯一可靠的主食。

“松鼠附身在树枝上,用牙齿切入树皮,一点点撕扯树皮。”程敏见过,一只赤腹松鼠很快就能剥下一米多长的柳杉树皮。

赤腹松鼠啃食柳杉树皮,有时为了取食,有时只是玩耍、磨牙或寻找筑巢材料。赤腹松鼠将窝搭在茂密的树冠内,除了树枝、野草,它还用柳杉和杉木树皮作为建材。

程敏家的八亩山林,全部栽着柳杉和杉木,每年都会有近百棵被松鼠啃食。这些小家伙最喜欢啃食的,是生长三五年的柳杉。

被啃掉树皮的柳杉,枝头的树叶很快会泛黄落掉。洪雅林场有11个管护区,玉屏山管护区的鼠害最为严重。在玉屏山管护区,受松鼠危害最严重的区域,道路两旁几乎没有树皮完整的树木。祝大勇估算,应该有近三成的树木被破坏。

据洪雅林场森保科科长刘晓凤估算,松鼠给林场造成的危害,每年直接的经济损失就得超过千万元。正常成材的柳杉可以卖到800元每立方米,遭松鼠啃食的柳杉售价只有100元,而且很难出售。

大量人工柳杉林受害,甚至威胁到洪雅林场人工商品材基地建设。被啃掉树皮后,这些本该成材的树木逐渐枯死和变形,基本也就成了废材,只能砍了烧柴。

作为全国著名的柳杉、杉木人工商品材基地,光98.8万亩的洪雅林场里,人工林就有18.5万亩,其中柳杉占90%,杉木占10%。

这些“调皮”的松鼠,一度成了最棘手的难题。

作为主要的森林鼠害,赤腹松鼠同时却又是林业中的“三有”动物,“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野生动物”。——捕杀,赤腹松鼠属于国家保护的野生动物。不捕,松鼠又确实给林场和村民造成了经济损失。在防控松鼠问题时,林场遭遇两难。

经林业部门批准,当地展开了捕杀行动,活捉的松鼠卖给游客,杀死的松鼠就成了人们的下酒菜。

肉铺老板也将收购的松鼠肉烟熏,在集市上标价每只松鼠25元出售,“每个月都能卖出四五只,主要卖给喜欢吃野味的老客”。在旅游旺季,洪雅县柳江镇的部分餐馆也为游客烹饪松鼠肉。

林场收购松鼠尾巴,只是作为村民捕杀松鼠的凭证。松鼠尾巴味道难闻,收购后大多被统一销毁。

一位林场森保科工作人员称,曾有外地的老板提出收购松鼠尾巴意愿,但因为赤腹松鼠属于国家保护野生动物,没有物流公司愿意运输,该项合作最终作罢。

人工林树种单一是诱因

不唯洪雅地区,在四川德阳、成都、乐山、雅安等地,赤腹松鼠亦早泛滥成灾。出现赤腹松鼠大量啃食树皮的地方,几乎都是柳杉、杉木、银杏等成片的人工林。

人工林内树种单一,正是鼠患严重的一个重要原因。早在1990年,浙江省浦江县人工林就曾遭遇赤腹松鼠的大面积危害。浦江县林业局调研后认为,人工林采用单一树种的栽种方式和鼠患爆发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

洪雅国家级森林病虫害中心测报点负责人纪岷介绍,松鼠是杂食性动物,一般以果实、种子、昆虫、鸟卵等为食。天然林中生态链完整,松鼠食物来源丰富。其天敌也较多,主要有鼬科动物、猛禽及蛇等。天然林的环境中,松鼠的种群一直维持在合理的范围之内。

但树种单一的人工林,打破了生态链之间的平衡,原生物种逐渐衰减、退化,动植物种类单一。一方面造成松鼠的食物来源减少,松鼠不得不选择啃食树皮。同时,由于天敌减少,松鼠的繁衍速度加快。

“松鼠没有吃的,自然就会啃树皮。”在经常打猎的柳江镇村民罗老五的记忆中,大面积人工种植柳杉之前,玉屏山上还有很多地方是未开垦的荒山。山中灌木和杂草没腰,经常可以在树林里遇到野兔等小动物,每次“跑山”都能收获满满。

现在的山上,除了坟场附近,到处都是齐刷刷往上长的柳杉和杉木。站在林子里几乎看不到天空,林下也是光秃秃的土地。罗老五每次进山采摘野果都很困难。村民见到过猫头鹰等大型飞禽的记忆,甚至都要推到四五年前。

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末,全国各地封山造林,森林被看作是一种经济资源,经济成为造林的“指挥棒”。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陈幸良介绍,中国天然林破坏后,在大面积建设人工林过程中,为便于管理,获得更多的林木蓄积量和经济利益,栽种树种普遍单一,一度在全国范围内形成“南杉北杨”的格局。人工林林下植被覆盖率低,林中适生的物种变得稀少,生物多样性降低。

这正是问题所在。中国林业大学自然保护区学院院长雷光春提醒,我国人工林在建设过程中,树种单一的情况一直比较普遍,“单一树种种植方便,而且便于管理,能够快速实现造林工程”,但单一树种的人工林中,鼠患和病虫害也一直比较严重。

在自然林中,动植物种类多样,形成了稳定的生态链。松鼠的食物来源丰富,天敌也比较多,“鼠患几乎是不可能形成的”。但由于人工林树种单一,林间密度大,加上人类活动频繁,造成林下植物生长困难,松鼠天敌迁徙。林内的食物稀缺,天敌减少,松鼠很容易泛滥成灾。

反思已经开始。2017年9月,《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13次缔约方大会期间,国家林业局对媒体称,中国的植树造林工作,已经从单一树种的初级阶段,改为树种混交等对生态更加友好的做法。对恢复生态状况比较差的地区,尽可能地让人工林接近天然林,维护生物多样性的功能。

在洪雅,改变正在发生。2017年1月,洪雅县国有林场改制为财政全额拨款的公益一类事业单位。林场由木材生产转变为生态修复和建设为主,由注重经济效益转为注重森林生态效益。

在总结改制经验时,洪雅林场柏木岗工区主任苟兴政分析称,洪雅林场赤腹松鼠等危害严重,野生动植物的种类和种群数量减少,和人工林树种单一的经营方式有很强的相关性。

刘晓凤介绍,改制过程中,林场正通过在局部营造针阔混交林,增加赤腹松鼠食物来源。适当留存部分杂木林,加大对松鼠天敌的保护力度,逐渐恢复原生植被状态,以维护林场内的生态平衡。

“最好的办法,还是生态防治。”刘晓凤感叹。

猜你喜欢

人工林树皮林场
树皮的秘密
The Last Lumberjacks
林场起火了
湖北3家林场入选“2019年度全国十佳林场”
汤原县林业局有林地面积的特点与分析
塞罕坝林场向世界诠释“美丽中国”
小松鼠啃树皮
高峰林场桉树人工林与其他树种人工林之间土壤差异分析及对策
南宁地区灰木莲人工林经济效益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