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核电产业将呈“新三角”格局
2018-02-01邢晓婧
本报记者 邢晓婧
中国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国资委)1月31日宣布,经报国务院批准,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中核集团)与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中核建集团)实施重组,后者整体无偿划入前者,不再作为国资委直接监管企业。
美国《华尔街日报》称,为激发企业活力,提高竞争力,中国政府致力于推动国企央企整合,中核与中核建作为央企中排名前列的军工企业,二者重组消息传闻已久。去年3月包括中核科技在内的两集团旗下上市公司就曾发布公告称,控股股东正筹划重组事宜,方案确定后尚需获有关主管部门批准。中核集团与中核建集团合并后,中国的核电行业将形成“新中核”、中广核与国家电投三足鼎立的格局。可预见,合并后的“新中核”在中国核电“走出去”战略中,将具有更加明显的优势。
如何看待中核集团与中核建集团的重组?此举将对核电产业有何影响?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1月31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称,中国核电产业不仅关注国内市场,还关注包括“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在内的国际市场。重组有利于增强国企综合实力,提升竞争力,有助于开拓国际市场。重组之后形成“新三角”格局,使得核电产业比较整齐,未来发展也会比较顺畅。
有声音认为核电价格或因此有所下降,林伯强对此持不同看法,他告诉《环球时报》记者,“核电产业对技术要求很高,一般来说,竞争不会很激烈”。
中核集团与中核建集团的合并是国企央企改革的最新举措,至此由国资委直接监管的央企减为97家。此前,中国已有南车北车等多组央企进行整合。林伯强认为,合并重组是央企未来的发展趋势,在不垄断的基础上整合企业,国际上很多国家也采用同样做法。国资委减少直属企业数量、集中力量将企业做大做强的目标非常明确,地方省份也可能紧跟国资委脚步进行相应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