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生资助育人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2018-02-01丁怡
丁 怡
(无锡汽车工程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 无锡 214153)
1 健全资助机构,逐步完善育人体系
学校高度重视学生资助工作,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资助工作领导小组,完善了由教务处、学生处、财务处、各系部、各班班主任组成的工作组织,形成“全员资助”的氛围,将资助育人拓展为全体师生的共同职责。领导小组下设学生资助管理中心,配有专职工作人员,全面负责国家各项学生资助政策的落实。学校还制定了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办法、奖助学金评选和发放和学校勤工俭学的相关规定等文件,进一步规范了资助工作,做到科学化、精准化。
2 加强队伍建设,确保资助育人实效
学生资助工作的贯彻落实,除了配备专业资助人员外,还离不开一支思想素质好、业务精良、乐于奉献的德育工作队伍。学校定期组织班主任工作“有道论坛”,学习学生资助工作的有关政策,强化思想认识。开展“我的教育故事”演讲,班主任王艳梅老师长期帮助关怀班级学生王某,不仅在物质上解决学生的后顾之忧,还从精神上鼓励学生自立自强,技能成才,为学生的成长撑起一片晴空。她的教育故事演讲感动了在场聆听的每一位老师。学校工会在全体教职工中开展“关爱一个学生,联系一个家庭”—“一帮一的爱生行动”,并列入教职工年度师德考核、德育考核的内容,学校形成人人关心关爱贫困学生的和谐氛围。
3 加大资助宣传,强化师生思想认识
做好宣传工作,是整个资助工作的重要环节。学校充分利用网络、手机APP登各种新媒体平台,宣传国家资助政策。在招生宣传、新生报到、开学军训等环节,印发小册子等资料,向每一位入学学生和家长宣传资助政策知识,不让一个学生因为家庭贫困而掉队。
4 开展育人活动,稳步推进素质提升
学校积极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资助育人全过程。在学校“道业”奖学金评选发放环节,培养学生争先创优的奋斗精神;在国家助学金申请发放环节,深入开展励志教育和感恩教育;在勤工助学活动开展环节,着力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和自强自立精神;在应征入伍学费补偿的工作环节中,培育学生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就业观和价值观。学校每学期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将资助宣传渗透在活动中。如,升旗仪式讲话、主题班会、举办感恩诚信演讲比赛、励志成才征文比赛等,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收教育。此外,学校非常重视对贫困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每个班级都有心理信息员,及时收集信息,开展团体心理辅导活动,让家庭贫困的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自我,勇于悦纳自我,重新找回自信,放飞梦想。
5 整合社会资源,构建全方位立体资助模式
国家资助政策犹如甘霖,滋润瘦弱的禾苗健康成长;好似春风,助力有梦的贫寒学子插上飞翔的翅膀。在国家的资助下,在学校和师长的关心下,他们把温暖化作圆梦的动力,把苦难作为人生的历练,“天道酬勤”,赢得了未来。十多年来,学校涌现出一批自强不息,技能成才的阳光学子,受到各级表彰。如2018年获得全国技能大赛银牌选手牟伦辉同学,就是一位家境贫困,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当他拿到国家资助金时,浑身上下充满了力量,全身心投入到技能学习训练中。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一路过关斩将,终于站在国赛的领奖台上。我校青年教师蔡祥,曾经是一位徐州来无锡学习的懵懂少年,家里经济困难,差点辍学,幸得唐君远教育基金会的资助,从此励志好好学习,后被保送到江苏理工学院上大学。毕业以后,蔡祥秉承了唐氏“爱国重教,培养英才”的宗旨,毅然选择到母校任教,投身教育。
总之,学校通过各种形式和途径,对贫困学生精准帮扶,关心关爱他们,让他们树立自信,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贫困学生的综合能力,让他们的人生从此充满阳光,将来在社会中成为一位具有高技能高素质的人才,为家庭、为社会的发展,担当起应尽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