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伍炳彩运用升阳益胃汤验案举隅

2018-02-01黄乙真伍建光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8年1期
关键词:病位升阳小便

黄乙真 伍建光

(1江西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院2015级硕士研究生 南昌 330004;2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心血管科 南昌 330004)

伍炳彩教授从事中医教学、临床、科研50多年,经验丰富,在临床上对辨证为脾胃气虚、湿郁生热的病证常使用升阳益胃汤治疗,收效良多,现举其验案两则如下,以资共享。

1 理论分析

升阳益胃汤出自《脾胃论》肺之脾胃虚论,主治脾胃之虚,怠惰嗜卧,四肢不收,时值秋燥令行,湿热少退,体重节痛,口苦舌干,食无味,大便不调,小便频数,不嗜食,食不消。兼见肺病,沥淅恶寒,惨惨不乐,面色恶而不和,乃阳气不升故也。从五行关系上分析,肺属金,脾胃属土,中土脾胃虚损不能衍生肺金,即土不生金,故肺卫不能实,然脾胃受损多与肝经病变有关,即《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中“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即肝木能克脾土,而肺金原克肝木,现肺金不实则肝木反侮之,由此而知,脾胃中虚可由肺、脾、胃、肝四经功能失调共同造成[1]。该方由黄芪、人参、白术、黄连、半夏、甘草、陈皮、茯苓、泽泻、防风、羌活、独活、柴胡、白芍、生姜、大枣组成,据罗美《古今名医方论》卷2:“脾土虚弱,不能制湿,故体重节痛;不能运化精微,故口干无味;中气既弱,传化失宜,故大便不调,小便频数也。洒淅恶寒,肺弱表虚也。面色不乐,阳气不伸也,是方半夏、白术能燥湿;茯苓、泽泻渗之;二活、防风、柴胡能升举清阳之气;黄连疗湿热;陈皮平胃气;参、芪、甘草以益胃;白芍酸收,用以和营,而协羌、防、柴胡辛散之性。盖古人用辛散,必用酸收,所以防其峻厉,尤兵家之节制也[2]。”

2 验案举例

2.1 验案一

2.1.1 临床资料 赖某,男,53岁,2009年10月23日初诊。主诉:食纳少5年余。症状:食纳少伴肠鸣,稍食则腹胀、腹泻,易疲劳,口黏,口苦,夜寐差,小便黄,大便稀,舌红苔白腻,脉细弦。胃镜显示:浅表性胃炎。辨证为脾胃气虚、湿热夹杂,方用升阳益胃汤加味,药物组成:黄芪10 g,法半夏6 g,人参6 g,炙甘草 3 g,独活 3 g,防风 6 g,白芍 6 g,羌活 6 g,橘皮6 g,茯苓 6 g,柴胡 6 g,泽泻 3 g,白术 3 g,黄连 3 g,夜交藤3 g,用方15剂。2009年11月13日复诊,服上药后诸症稍减。刻时:食纳少较前好转,饮水后肠鸣,偶有腹泻,夜寐较前改善,口黏,小便正常,舌红苔稍黄腻,脉细弦。处方:守方+桂枝10 g,共20剂。2009年12月27日三诊,诉服上药后食纳增加,夜寐可,腹泻减,腹胀减,疲劳减,稍口黏,小便稍黄,舌淡苔薄黄,脉细弦。守方再服15剂,诸症消失。

2.1.2 讨论 该患者食纳少5年,胃失水谷之物所养,故胃气亏虚、胃阳不足;患者稍食则腹胀、腹泻,根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 胀”,可知该患者脾虚气陷,清阳不升,气机下陷;患者肠鸣、腹泻,根据《灵枢·口问》:“故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耳为之苦鸣,头为之苦倾,目为之眩。中气不足,溲便为之变,肠为之苦鸣。下气不足,则乃为痿厥心悗。”故知患者脾胃之气虚弱,中气不足;口黏,舌苔白腻,此为湿邪内蕴,小便黄则为有热。故本病病性为本虚标实,病位在脾胃,本虚为脾胃气虚,标实为有湿、热之邪,法当益胃升阳、清热除湿。方选升阳益胃汤,因患者夜寐差,故加夜交藤养血安神。二诊时患者有饮水后肠鸣,此为“水走肠间,沥沥有声”,其病机为脾阳虚弱,水谷不化饮留于胃肠,故加桂枝,合茯苓、白术、甘草为苓桂术甘汤以温阳化饮。因患者食纳少5年,胃气虚弱,故全方中药药量均为小剂量,意在药轻以减轻对胃的刺激。

2.2 验案二

2.2.1 临床资料 杨某,男,67岁,因胸闷至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心内科住院。症状:胸闷,乏力,汗出,稍动则汗出明显,烦躁,胸前不适感,喜揉按,右侧肢体麻木,口干喜温饮,口黏,食纳尚可,自觉吞咽困难,胃脘部烧心感,腹胀,腰酸,小便黄,稍有灼热感,大便偏稀,舌黯红,舌苔黄厚腻,舌底瘀斑,脉沉细稍弦,寸脉浮,尺脉弱。该患者既往有高血压、脑梗死、2型糖尿病病史,冠心病支架植入术后。处方:升阳益胃汤合旋覆花汤合栀子豉汤,药物组成:生晒参10 g,白术10 g,黄芪20 g,黄连8 g,法半夏6 g,甘草 6 g,陈皮 10 g,茯苓 10 g,泽泻 10 g,羌活 6 g,独活 6 g,柴胡 10 g,白芍 10 g,防风 6 g,旋覆花10 g,茜草 10 g,苏木 10 g,焦栀子 6 g,大枣 1 枚,用方10剂。服药后患者诸症均有改善,守方15剂,症状减轻。

2.2.2 讨论 脉浮为有风,口干喜饮、小便灼热为有热,据前人所云:左手麻木为有血瘀,右手麻木为有痰湿,该患者右手麻木为有痰湿,患者舌质黯红,舌底瘀斑属于瘀,患者口黏,大便稀,为有湿,患者易烦躁,与情绪有关,因肝主情志,故病位在肝。《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云:“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另该患者有湿邪为患,根据“诸湿肿满,皆属于脾”,故病位可涉及脾,患者腰酸,尺脉弱,腰为肾之府,尺脉候肾,故病位在肾,患者为冠心病支架植入术后,胸闷,病位在心,胃部烧心感,腹胀,病位在胃,本病属本虚标实,本虚在肝心脾肾胃,标实在风、热、痰、瘀、湿,故本病涉及多个脏腑,病性虚实夹杂,根据多脏腑共同出现病变,应先调理脾胃的原则,故治以健脾祛湿,方选升阳益胃汤,因患者胸闷,胸前喜揉按,根据《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中“肝着,其人常欲蹈其胸上,先未苦时,但欲饮热,旋覆花汤主之。”故加旋覆花汤,再合以栀子豉汤清心除烦。

3 体会

总结以上两则验案可知,患者皆为病程久,病症复杂,病机皆为湿热困扰脾胃,导致脾胃气虚、湿热内生。伍炳彩教授运用升阳益胃汤以脾胃气虚、湿郁生热为主要病机,以食纳差、饮食无味,腹胀、食不消化,疲劳乏力,口干,小便黄或有灼热感,大便稀,舌苔腻为主要临床表现。故临床上见脾胃气虚、湿郁生热之证,均可灵活运用升阳益胃汤,或有良效。另外伍炳彩教授治疗涉及多脏腑功能病变的病人,凡是有脾胃功能损伤的,均先治其脾胃,后疗他脏。

[1]王志平,王倩,王昭.浅谈升阳益胃汤的临床应用[J].光明中医,2014,29(1):185-186

[2]罗美.古今名医方论[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7.76

猜你喜欢

病位升阳小便
为什么人紧张的时候就想小便呢?等
大便便和小便便
中医对痛风的认识
疏风升阳治失眠
消渴病合并抑郁症之病位探析
找棵树
升阳益胃汤的临床应用
金杰教授运用升阳益胃汤治疗经验
《伤寒论》之病位研究
吃一堑 长一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