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充市有机农业发展主要措施和成效

2018-02-01彭昌家高英李峰元杜佳蔚罗军卢宁

四川农业与农机 2018年6期
关键词:南充市有机农产品

□彭昌家 高英 李峰元 杜佳蔚 罗军 卢宁

1.南充市植保植检站 2.南充市农业信息服务站 3.南充市蚕业管理总站

有机农业是指遵照特定的农业生产原则,在生产中不采用基因工程获得的生物及其产物,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饲料添加剂等物质,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原理,协调种植业和养殖业平衡,采用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技术,维持持续稳定的农业生产过程的一种农业生产方式。

南充市为提高农产品质量,于20世纪90年代开始着手有机农业试点示范。2014年以来,先后制定了《南充市有机农业强市建设方案》《南充市有机农产品地方标准》《南充市有机产品认证管理办法》和《有机农业知识手册》等,有机农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并取得明显成效。为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农民持续快速增收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加快建设有机农业强市,南充市从以生态农业为基础,着力打造有机农业强市;以环保督查为契机,切实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以区域品牌为抓手,推动农业品牌化发展入手。笔者探讨了南充市有机农业发展采取的主要措施和取得的成效,以期为南充、四川乃至全国有机农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1 以生态农业为基础,着力打造有机农业强市

近年来,南充市充分发挥自然资源优势,在发展生态农业的基础上,实施有机农业强市战略。2013年,聘请四川农业大学编制有机农业强市相关规划,加强有机农产品基地建设,优化生产、加工、仓储、物流、销售等产业结构和布局,促进有机农业快速发展。具体举措是突出五大工作重点,建立完善“五大体系”。

1.1 狠抓基地建设,建立生产体系

落实河长制,加强城镇生活污水、垃圾和人畜粪便无害化处理,大力推行种养配套和资源循环利用模式,使有机农业发展环境不断得到优化。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积极推广以作物秸秆、畜禽粪污、豆科作物、种植绿肥和有机废弃物为主的土壤培肥方式,稳步提高耕地质量。从源头抓起,严格监管有机农业投入品经营、使用,严控禁用物质流入有机生产区域。依托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等项目,培育有机生产经营主体,初步形成了以企业为主体、以基地为依托、使环境有保障的有机农业生产体系。

1.2 强化技术支撑,完善标准体系

南充市支持企业开展有机种植、养殖技术研究,与中国农业大学和中国农业科学研究院等科研院校开展校(院)地合作;同欧盟认证公司、国际有机运动联盟开展国际合作,为有机农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在生产中全面落实“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倡导“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的新理念,推行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理化诱控等措施。制定有机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42项,发布26项,填补了省内空白(全省现行的有机农业相关技术规程27项)。

1.3 注重质量提升,建好监管体系

2013年,南充市成立了以南充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牵头、13个部门协作的有机农业强市建设联系会制度。2016年,南充市农牧业局成立了南充市有机农业发展中心,各县(市、区)也成立了相应机构。按照《有机产品认证管理办法》《有机产品认证实施规则》《有机产品》等国家标准,坚持企业自愿申报、有机工作机构初审推荐、认证机构审验颁证制度,组织企业开展有机认证。市、县两级配齐配强质量安全监管、农业行政执法力量,配合认证机构搞好认证监管,强化日常监测和专项检查,对环境不达标、生产不规范、质量不合格的经营主体,认证机构不予认证。同时,南充市政府制定了相关奖补政策,对违规企业坚决取消享有有机产业发展相关政策和待遇,确保有机农产品质量和有机产业健康发展。

1.4 严格过程管理,建设追溯体系

严格要求生产企业强化基地标识管理,制作并公示基地位置图、生产地块平面图等资料,在有机生产基地醒目位置设立统一格式标识牌,标明基地名称、地块编号、主要品种、基地面积、责任人等信息。督促生产主体建立生产档案,做好农事记录和投入品台账。生产主体在基地建立档案室,统一存放和管理基地有机生产记录及档案,做好销售记录,建立产品营销档案,完整保存基地销售历史记录,规范使用有机标识,确保有机农产品生产信息全面、完整、可追溯。

1.5 着力市场开拓,健全营销体系

建立有机农产品专业交易市场,鼓励企业在经济发达地区和重点城市设立有机农产品中央厨房、专销门店和展示体验店,支持有机生产企业参加国内大型展会,利用互联网平台开展社群营销,采取VIP客户订单销售等方式,有效拓展有机农产品市场和破解销售难题。鼓励企业在有机农产品色、香、味、形、质等方面加强技术研发和精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条,提升综合效益。目前,全市共有15家企业、48个产品、3.56万hm2基地通过绿色食品认证;有2.09万hm2基地、254个产品通过有机认证(含转换),有机认证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6.7%;发展以生态有机为主题的乡村旅游基地34个,有机产业和生态乡村旅游年收入超过100亿元。有机农业已成为全市现代农业千亿产业集群发展的核心动力,成为促进现代农业发展新的增长极。西充县获得“全国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县”,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盟在此授牌成立“亚洲有机农业技术研发中心”,西充县先后获得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县、首批国家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全国绿化模范县、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县,走出了一条“生态为基、绿色崛起”的县域经济底部崛起之路。全市力争在“十三·五”期间有机农产品认证达3.33万hm2,超过耕地总面积的10.0%,有机产业年产值突破200亿元,打造“中国西部有机绿谷”。

2 以环保督查为契机,切实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2017年以来,全市以中央环保督查为契机,大力推行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转变发展方式,积极创建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绿色农业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

2.1 加大农业环境整治力度

编制了《南充市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十三·五”总体规划》,对农业面源污染进行了综合治理。中央环保督察期间,全市视挑战为机遇,变压力为动力,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农业环境问题,现场调查情况,及时解决问题,办理信访案件,群众满意率达100%,中央环保督查交办案件办结率达100%,是全省唯一无退件的市。全市畜禽禁养区关停搬迁992家养殖场(户)、有效治理完成746家养殖场;关停环保不达标问题屠宰场267家,屠宰场全部实现机械化屠宰、冷链化运输、冰鲜化上市;取缔网箱养鱼4 518口,主要流域水质得到明显净化。

2.2 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推行农业生态循环利用,合理布局种养业,形成产业相互融合、物质多级循环的农业产业结构;科学布局并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构建优势特色产业体系,形成区域产业特色。发展一批“生态养殖+沼气工程+绿色种植”循环农业发展集中区,实现优势产业基地规模化。种植业改“一年多熟”为“新两熟”制,改“粮食净作型”为“粮经复合型”,改“高产高效化”为“绿色生态化”,优化粮经饲协调发展作物结构,形成适应市场需求的品种结构和生产生态协调的区域结构,实现高产、优质、高效生产。实施百万亩生态粮油基地建设工程,落实“两区”划定工作,开展绿色高产高效创建,加快玉米“粮改饲”结构调整。2018年全市将新建成晚熟柑橘基地3.0万hm2,着力打造“中国晚熟柑橘之乡”。畜牧业推进“优质生猪产业工程”,夯实国家优势商品猪战略保障基地;发展现代畜禽种业,加大良种繁育和品种改良力度,提高畜禽良种比例。适度调整畜产品结构,降低粗放型普通畜产品比例,引导畜牧业差异化发展,提高绿色、生态优质畜产品比例,增加特色畜产品供给。水产业合理确定湖泊、水库等公共水域内养殖规模,稳定池塘养殖,大力发展稻田综合种养。

2.3 加快实施生态修复工程、循环利用工程和环境保护工程

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改善农田基础设施,建设高标准农田绿色示范区。加快建设生态固埂、生态渠系、生态消纳池和生态缓冲隔离带,加强耕作层保护、土壤酸化改良、种养循环利用。通过种植绿肥、增施商品有机肥、秸秆堆沤还田等方式,改良土壤质量。到2020年,全市将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面积达26.67万hm2,年提升8%,土壤有机质含量将达到19 g/kg。

2.4 大力推广种养结合健康养殖模式

依托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县项目,以种定养,种养配套,建成高坪本味、顺庆金科等一批种养循环畜禽养殖示范场,促进种养业可持续发展。实施畜禽粪污综合治理工程,建设有机肥厂和大中小型沼气池,促进畜禽养殖废弃物“统一收集、专业处理、综合利用”养治分离模式的应用,开发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2.5 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围绕生态粮油、特色水果、蔬菜和中药材、现代蚕桑、现代林业、现代畜牧等主导产业,建设现代农业产业融合示范园区,规划建设一批初加工、采后加工、精深加工项目,提高农产品加工能力,延伸产业链条。发展休闲度假农庄、农业主题公园、旅游观光园区、农业科普园区、农业体验园区、农耕文化创意园和森林康养园等农旅结合项目,争创一批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和乡村旅游强县、特色小镇、精品村寨、星级农家乐、乡村旅游酒店及精品特色业态经营点。通过举办桃花节、橙花节、采果节、郁金香旅游节、蛴蟆节、放牛节等民俗文化和农业节庆,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建设农产品电子商务、物流配送和综合服务网络平台,开展“互联网+现代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开发农业社会化和农产品个性化需求定制服务,发展科技与人文等元素同农业融合的智慧农业和大数据农业,及以农田艺术景观和林业园艺为核心的创意农业,增加农业综合收入。

2.6 加强新型经营主体培育

围绕区域特色优势产业,按照招大、引强、扶优原则,实施技改扩能、招引新办、兼并重组,推进龙头企业集约集群集聚发展,培育一批年销售过亿元的“旗舰型”龙头企业。引导农村能人、业主大户、农技人员、基层干部、外出务工人员、大学生、龙头企业、供销社等主体领办创办生产、加工、营销、服务、资金互助、旅游文化等实体型农民合作组织;鼓励农户采取联办方式,以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农机具所有权和资金、技术等入股创办专业合作社。引导土地、林地、水面等生产要素向种植、养殖能手适度流转,培育生产经营业主大户。鼓励种养大户和新型职业农民成立家庭农场,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推进“农业高校+现代农业示范区+返乡务农”的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模式,从思想观念、从业技能、综合素质等方面迅速提高新型职业农民整体素质和增收能力,为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壮大提供人才支撑。

2.7 注重政策激励,强化组织保障

南充市成立以市长为组长、相关部门一把手为成员的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示范区创建协调小组和农业生态环境保护领导小组。各县(市、区)成立相应机构,落实专人负责、明确目标任务,狠抓落实。市政府每年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奖补农业可持续发展推进较快的县(市、区)。中央、省、市级相关项目资金优先支持通过验收的县(市、区)。各县(市、区)政府是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的创建主体,具体落实农业可持续发展主体责任,创新和争取对示范区创建的政策扶持及工作支持,鼓励各地加强政策创设,引导各类资金投入农业可持续发展示范区建设,确保示范区建设取得实效。市、县两级将创建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示范区作为今后一段时期农业农村工作的重点来抓,纳入年度目标考核。

通过建设可持续发展农业示范区,到2020年,全市每公顷化肥与农药用量分别降至720.0 kg和2.4 kg,废弃物、秸秆与畜禽养殖粪污综合利用率分别达到74.1%、89.0%和80.0%,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与农村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分别达到80.0%和90.0%,“三品一标”认证农产品达到62.0%,产业融合园区(含农业景区)达到150个,力争为全省、全国提供生产、生活、生态共赢的典型示范。

3 以区域品牌为抓手,推动农业品牌化发展

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培育特色优质农产品品牌;根据丘陵地貌特征和地理气候环境条件,走“质量效益型”农业发展道路,注重培育产品特色,提高产品质量,确保南充产品技高一筹,质高一级,价高一等。

3.1 精准培育创牌主体

围绕特色优势产业,遴选适应消费需求的农产品,招引一批创牌经验丰富引领带动力强的知名企业创建品牌,培育一批有潜力的本土龙头企业参与品牌创建,发动一批利益联接机制健全的农民专合组织融入品牌发展,引导企业联合创牌,发挥企业创建品牌的主体作用。

3.2 精心打造产品“特色”

抓好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和病虫害绿色防控工作,发展无公害、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培育产品在色、香、味、形、质方面的特色和优势;发展以特色优质农产品为原料的精深加工,开发佐餐、休闲、方便和旅游食品,以特色优质农产品支撑品牌创建。

3.3 持续强化“质量”保障

开展无公害、绿色、有机和地理标志产品的农业标准化认证工作,建立以有机农业为引领、绿色食品为主体、无公害农产品为基础的农业标准化生产体系,实行品牌和品质双提升战略,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建立企业自检、官方抽检和第三方检测“三位一体”的产品质量检测认证体系。完善标准化生产体系和可追溯制度,组织第三方机构进行权威监测认定,提供检测报告,颁发质量证书,提升农产品社会公信力,增强消费者对品牌农产品的消费信心。

3.4 切实抓好市场营销

根据产业实际和未来发展,重点培育“张飞牛肉”“充国香桃”“尚好桑茶”“果城香米”“营山黑山羊”等农产品品牌,利用国内外大型活动和展会平台予以重点推介,组织品牌企业采取“走出去”策略,变传统营销为上门推销和体验营销。瞄准中高端市场,实行个性化订单生产,建设专业市场、设立营销专柜等品牌专销渠道,提升品牌形象。建立“红榜黑单”诚信制度,打击假冒伪劣产品,杜绝以次充好等不诚信行为。建立品牌农产品品质保险机制,当消费端出现质量问题时,由保险公司给予相应赔偿,进一步增强消费信心。

3.5 打造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

编制了《南充市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战略规划》,策划了“南充嘉作”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目前,对45个大类产品已全部予以申报注册,对区域品牌商标实施了版权登记保护。积极组织“三品一标”认证、产品溯源体系完善、产品获得省级以上名特优新称号的企业优先贴牌使用区域公用品牌。重视地域特色明显的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申报注册工作。截至2018年5月,南充市已申报了25个地理标志产品,并通过举办特色优质农产品迎春展销会、支持企业在沿海发达地区、重点城市举办品牌发布和产品推介会,对区域公用品牌进行了宣传和推介。

猜你喜欢

南充市有机农产品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有机旱作,倚“特”而立 向“高”而行
南充市嘉陵区:当好农民工的“娘家人”
南充市顺庆区:从严推进就业培训领域系统治理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南充市:党建引领 促进社保高质量发展
有惊无险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九十九分就是不及格——有机农业,“机”在何处?
有机心不如无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