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种子市场常见问题及对策建议

2018-02-01陈科徐强关祖平杨飞吴学梁曾凡云四川油研种业有限公司

四川农业与农机 2018年6期
关键词:经销商标签经营

□陈科 徐强 关祖平 杨飞 吴学梁 曾凡云/四川油研种业有限公司

1 种子市场的主要问题

1.1 种子贮藏条件差

部分种子终端经销商无种子贮藏库,或直接将种子堆放在露天受风吹日晒,或直堆放在门市角落依窗靠墙受潮发霉,严重影响种子的质量。此外,为了更好地展示种子,经销商在销售过程中将种子包装打开后摊放在框中,易受鼠虫害的威胁,严重影响种子的活力。

1.2 种子标签不规范

目前,种子市场仍有大量种子存在无标签,或标签标注缺失,或标签标注不全,或直接用合格证代替种子标签的现象。也有少数经销商擅自修改种子标签,篡改种子品种名,甚至假冒、伪造登记证等。部分经销商提供的标签为自主打印标识,粘贴位置不规范,部分二次包装种子也未明确标识。

1.3 种子质量不过关

目前,种子市场种子质量良莠不齐,主要表现在:一是陈旧种子和新鲜种子混合,按新鲜种子出售;二是在畅销种子中掺入其他农艺性状表现较差品种的种子;三是将其他品种的种子包装成价格高、农艺性状优良且受广大农民青睐的品种。

1.4 经营人员素质亟待提高

一方面,种子经营人员的专业素质普遍不高,对种子质量的甄别和农作物种植经验知识欠缺,技术指导能力有待提高;另一方面,种子经营人员的业务熟悉程度和安全意识较为薄弱,对《种子法》理解得不够深入。大部分终端经销商在农民上门购买种子时无法帮助农民选择最适合其种植的品种以及进行相关注意事项或知识的讲解,加之受利益的驱使,常误导农民购买价高质低的种子品种。

2 对策建议

2.1 加强种子质量监管

首先,要从源头抓好种子质量监管工作,各级种子管理部门应将种子质量管理工作纳入议事日程,明确职责,多方配合,切实担负起种子市场监管的责任,确保用种安全;其次,应加强宣传引导,加大违法查处力度,定期组织生产者、经营者进行相关法律法规培训,依据《种子法》对违法行为的约定及处罚条例,严惩各种种子违法行为,同时将违法企业的违法行为记录在案,并向公众公示违法事例及处罚措施;最后,应进一步建立健全种子质量监督管理网络体系,将种子质量检验作为一项日常性的工作,由质检部门加强对经销商的日常抽检管理,充分发挥出质量监测机构对种子市场质量管理提供公正技术服务的功能。

2.2 提高经营人员素质

种子质量既是种植户能否取得收成的重要保障,也是种子公司能否持续经营发展壮大的关键,由于种子质量受生产、加工、贮运、销售等诸多环节的共同影响,因此,每个环节都应加强监管。由于销售环节直接面向生产,因此,销售监管显得尤为重要。要引导种子经营者树立种子质量安全意识,从源头到销售,坚决抵制不合格种子,彻底摧毁不合格种子市场流通渠道;同时,对经营人员的专业素质进行提升,实行上岗培训和资格考试,定期开展继续教育培训,保证从业人员具备种子经营的基本技能和指导能力。

2.3 建立健全经营模式

种子上游企业应树立质量过硬的品牌意识,建立“网络终端化”经营模式,增强种子科技服务意识,实现从繁种、仓储、物流、经销到农户种植指导的全程跟踪,以便确保种子质量。逐步肃清种子市场劣质品种,通畅信息和技术,扭转种子市场混乱的局面。

2.4 满足市场需求

随着优质稻产业化开发,一些种粮大户从依托优质米加工企业的订单生产转向自己进行优质米产业化开发,逐步建立自己的品牌,有效地促进了人们对优质米的需求。从种植者生产经营的角度来看,目前市场需求米质优异(国标2级及以上)、垩白率低(垩白低于5%)、产量较高(成都平原单产9 t/hm2以上)、综合抗性强、抗倒伏能力强(株高110 cm以下,茎秆粗壮)、适宜中小机械加工(长宽比2.8~3.2)、整精米率高(整精米率不低于60%)的品种,如泰优390、天优湘99等。因此,需积极加强此类优质稻的产业化发展。

猜你喜欢

经销商标签经营
园林一角与位置经营
这样经营让人羡慕的婚姻
走访逾100家经销商门店,深入一线了解汉川养殖户经销商的真实需求
无惧标签 Alfa Romeo Giulia 200HP
不害怕撕掉标签的人,都活出了真正的漂亮
经销商名录
经销商名录
变争夺战为经营战
标签化伤害了谁
“特许经营”将走向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