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巨大纵膈肿瘤患者术中双侧膈神经损伤1例护理

2018-02-01

上海护理 2018年3期
关键词:纵膈脱机腹式

姚 雨

(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江苏苏州 215000)

纵膈肿瘤指源于纵隔的肿瘤,包括胸腺瘤、支气管囊肿、畸胎瘤、淋巴肉瘤、食管囊肿、恶性淋巴瘤及脂肪瘤等,良性较多[1]。开胸手术患者常因手术后疼痛、创伤较大等因素,造成术后呼吸变浅变快,故术前加强腹式呼吸功能锻炼尤为重要。男性呼吸一般以腹式呼吸为主,而巨大纵膈肿瘤术中双侧膈神经损伤更会导致腹式呼吸消失,导致重度呼吸困难、肺不张、低氧血症及高碳酸血症等严重的临床症状[2],致使患者短期无法脱离呼吸机。南京军区总医院心胸外科于2015年8月1日成功救治1例男性巨大纵膈肿瘤术中双侧膈神经损伤的患者,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20岁,患者主诉“间歇性胸痛10余天”,以“前纵膈韧带样纤维瘤”于2015年8月1日收治入院。经术前综合评估后于8月4日在静吸复合全麻下行手术切除术,术中见巨大肿瘤约10 cm ×12 cm,右侧侵犯右上肺邻近肺组织,包绕上腔静脉,无名静脉完全被肿瘤侵犯,切除后见无名静脉内有明显瘤栓形成且管腔完全闭塞,上腔静脉被压变形且有瘤体生长侵犯,管腔变细,直径为0.5 cm。肿瘤侵犯心包上半部分,双侧膈神经被瘤体侵犯包裹,遂行“前上纵膈占位切除+右上肺楔形切除+无名静脉、上腔静脉人造血管置换术”。术后第一天,患者出现心跳增快、呼吸急促、咳痰困难,腹式呼吸消失,予呼吸机辅助通气40 d,经预防感染、呼吸机辅助呼吸、呼吸功能锻炼、营养支持、心理干预及皮肤压疮预防等护理,患者逐步脱机,恢复良好,于2015年9月24日治愈出院。

2 术后护理

2.1 生命体征的观察 密切观察患者的神志及体温、血压、心率、呼吸的变化。尤其注意呼吸的改变,观察患者腹式呼吸是否消失。2.2 术后呼吸功能锻炼

2.2.1 术后强化胸式呼吸功能锻炼 呼吸方式主要可分为腹式呼吸、胸式呼吸和胸腹联动式呼吸,且男性以腹式呼吸为主。该患者因巨大肿瘤切除造成不可逆的膈神经麻痹,导致腹式呼吸消失,通过对该患者进行以胸式呼吸为主的呼吸功能锻炼,使患者由常规的腹式呼吸型态逐步过渡到以胸式呼吸为主,补偿因膈肌损伤后腹式呼吸的不足。①在该患者术后早期,无自主呼吸时,采用A/C容量控制模式,设定FiO2:45%,潮气量:500 mL,PEEP:3 cmH2O(1 cmH2O=9.807 kPa),呼吸频率16次/min。在病情平稳的状态下鼓励患者进行主动呼吸功能锻炼:协助患者取端坐卧位,指导患者深吸气和呼气,呼吸频率控制在16~18次/min,同时让患者手持沙袋双手举起,做前、后、上、下扩胸运动,锻炼呼吸肌[4],每天上、下午各锻炼2次,每次15 min,以患者耐受为主,以后逐步增加锻炼时间。②自主呼吸恢复后,调整呼吸机模式为SIMV+PSV模式,呼吸频率由16次/min逐步递减至5次/min。指导患者与呼吸机同步呼吸,采用束腹胸式深呼吸锻炼:用1根腹带缠绕患者腹部,松紧度适宜,让患者闭口经鼻深吸气,在吸气末屏气1~2s后缩唇缓慢呼气4~6s,每日3次,每次10 min,第2天开始增加5 min,以后逐步增加锻炼时间。在此期间如患者心率>110次/min,呼吸频率>30次/min,潮气量<250 mL应立即停止锻炼。③患者脱机后采用渐进式直立活动,第1天,上午抬高床头45°,软枕支撑双腿,坚持1~2 h;下午抬高床头65°,软枕支撑双腿,坚持1~2 h;第 2天,抬高床头65°,患者脱机后调整为坐姿,双足垂于床下,每天4次,时间以患者能耐受为宜;第3天,将患者移至床旁椅子上,上、下午各一次,每次 1~2 h[5],在此期间以患者耐受为主。通过强化呼吸功能锻炼,该患者逐步由腹式呼吸顺利转换成胸式呼吸,并于9月15日成功脱机。

2.2.2 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 ①保持患者床头抬高30~45°;②每日用0.02%呋喃西林溶液冲洗口腔2~3次;③督促接触患者的医务人员遵循洗手指征,接触患者前后洗手;④每天主动、被动肢体活动或躯体运动,上下午各一次,每次15 min;每天抬臀50~100次;每1~2小时翻身1次,并建立翻身登记卡;⑤加强气道湿化,湿化装置温度设置在37℃,气体相对湿度95%~100%,24 h湿化液量250~500 mL,根据分泌物的黏稠度随时调整湿化强度;⑥每4小时用气囊压力表监测气囊压力,使气囊压力保持在25~30 cmH2O,压力不足时使用最小闭合容量法注气;⑦用声门下可吸引导管直接吸出气囊上的分泌物;⑧呼吸机湿化罐内的液体24h更换1次,呼吸机管路每周更换,集水瓶处于管路最低位,冷凝水及时倾倒;⑨每天进行DVT评分,该患者DVT评分为2~3分,属于DVT发生风险的中至高危级别,故采取压力梯度治疗仪每天2次治疗,同时使用弹力袜防止静脉血栓;⑩每周1次对下呼吸道分泌物进行培养加药敏,该患者9月1日培养提示铜绿假单胞菌感染,遵医嘱给予头孢他啶抗感染治疗。为了避免因医务人员手卫生、无菌操作执行不严格导致的感染风险增加,分泌物喷射对周围环境造成的污染,对该患者采用密闭式吸痰。9月10日复查培养提示无致病菌生长。

2.3 呼吸机依赖的干预 呼吸机应用早期待各项体征平稳后,还应鼓励具有活动能力的患者主动进行肢体功能锻炼,进行主动性试脱机训练,逐步下调呼吸机参数,帮助患者及早脱机,缩短机械通气日数[6]。早期脱机开始时仅限在白天进行,脱机时间每天2~3次,每次30 min,以后逐渐增加脱机时间,直至连续2天患者无异常,由日间脱机逐步延长至夜间脱机。该患者8月10日在生命体征平稳、精神症状良好的情况下尝试脱机,10 min后出现心率加快、血压升高、血氧饱和度降低、呼吸频率增快,立即汇报医师,遵医嘱给予呼吸机辅助呼吸。8月13日、17日再次尝试脱机,分别于30 min和2 h后出现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出虚汗等现象,提示脱机失败。通过反复的呼吸功能训练及脱机,患者于9月14日成功脱机。

2.4 营养支持 由于长期行机械通气治疗,加之术后处于应激状态,使患者营养需求增加。根据患者病情,术后第1天采取完全胃肠外营养,术后第2天行胃肠外营养加肠内营养,遵医嘱给予能全力500 mL经加温后输入,25 mL/h遵循“浓度由低到高、容量由少到多,速度由慢到快”的原则[7],逐渐增加肠内营养的摄入,减少肠外营养的供给。术后第6天行气管切开术,当日鼓励患者饮水,第二天进食流质,逐步增加经口进食,营养液逐步减量。在进食过程中观察患者腹胀情况,保持气囊充盈度、床头抬高30~45°,防止误吸发生。该患者于术后第15天完全经口进食。

2.5 心理干预 患者常因呼吸机带机时间长,对治疗效果信心不足,表现为表情痛苦、烦躁不安,不配合护理治疗。故该患者由监护室经验较丰富的护士负责,根据年轻人的教育层次、家庭背景以及心理承受能力针对性地给予心理疏导,给予通讯设施、报纸杂志、播放轻音乐,鼓励较年轻的护士与之聊天。家属作为患者主要的社会支持系统,对患者的康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8]。对此,该患者在住院期间,家属可间断地陪护,并告知患者检查指标逐步好转,脱机时间逐步延长,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6 皮肤护理 因患者缺氧、高代谢、限制性体位、出汗等易发生压疮,因此,皮肤护理尤为重要。对该患者每天进行Braden评分,该患者Braden评分为14~18分。制订皮肤压疮管理办法[9]:①气管切开处采用口罩带+橡胶止血带固定方法,松紧度以一指为宜;②保持切口处皮肤清洁干燥,规范固定导管;③保持皮肤、衣裤、被褥清洁干燥,每日上午床上擦浴,下午三点温水泡脚;④使用减压床垫,骨隆突处给予减压贴保护;⑤使用R型垫每2小时翻身一次;⑥每班交接皮肤情况,做好相关记录;⑦采用集线器包裹监护仪导线,定时巡视防止导线压于患者身下;⑧避免测血压袖带直接与皮肤接触。该患者在住院期间未发生压疮,并于2015年9月24日治愈出院。

3 小结

该例患者在巨大纵膈肿瘤切除术中双侧膈神经受到损伤,出现腹式呼吸消失,重建胸式呼吸是护理的重点;由于患者呼吸机带机时间较长,预防呼吸道感染对患者的恢复是非常重要的;同时应增强营养,注意皮肤保护,通过全方位的整体护理,促进患者康复,缩短住院时间。

[1]苏宜江,朱亚玲,张家麒.原发性纵膈肿瘤的外科治疗[J].铁道医学,2011,29(3):200-201.

[2]李玉杰,谢卫民,两侧颈廓清术后致两侧膈神经损伤的探讨[J].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2003,17(12):763-764.

[3]邱素英,吴美华,黄林琴,等.呼吸功能锻炼对食管癌手术后肺部并发症的观察 [J].中国医药导刊,2010,12(9):1467-1468,1471.

[4]华辉.集束干预措施在ICU呼吸机依赖患者中的应用[J].创伤外科杂志,2014,16(5):459,471.

[5]Hermans G,Agten A,Testelmans D,et al.Increased duration of mechanical ventilation is associated with decreased diaphragmatic force:a prospective observational study[J].Crit Care,2010,14(4):R127.

[6]莫韵妹,冼燕珊,李绮慈,等.改良呼吸操在COPD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研究[J].护理学报,2014,21(13):20-22.

[7]朱红,叶向红,方红梅.喉癌术后患者人工气道的系统化管理[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5):439-440.

[8]杨倩,孙洋洋,张桂,等.呼吸科重症监护室患者家属需求调查分析与干预措施[J].医学研究生学报,2013,26(10):1071-1074.

[9]林月娟,谢丽琴,陈幼荫,等.4R危机管理理论在ICU患者皮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20(11):1319-1322.

猜你喜欢

纵膈脱机腹式
浅快呼吸指数相关指标预测脱机结局的价值分析
20 m 跨径直腹式小箱梁的开发应用
常做腹式呼吸和提肛助顺产
你了解纵隔肿瘤吗
改良程序化脱机在老年患者呼吸机撤离中的应用
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监测在机械通气患者脱机过程中的意义※
纵隔型肺癌的X线及CT表现分析
子宫纵膈会影响怀孕吗
食管鳞状细胞癌淋巴转移规律与放疗临床靶区勾画设计的相关性
两种不同脱机方法在ICU老年机械通气患者拔管中的应用